中醫講,養肝就是養命,肝好,一切都好!
若肝臟,觸之柔軟,似口唇者,為質軟,常見于正常人。
若觸之似鼻尖者,為質韌,多見于肝炎、脂肪肝及肝淤血者。
若觸之硬如額頭,為質硬,多見于肝硬化、肝癌患者。
肝臟,由軟變硬,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也伴隨著身體的一些異常表現。
“肝”開始硬化,會出現2個異常,切莫忽視
異常1,全身性泛黃
醫學上稱之為“黃疸”,是肝臟惡性病變的體征之一,也是肝硬化的前兆。
主要是,肝臟功能受損,影響膽紅素代謝,導致膽紅素大幅升高所致。
尤其是,眼球、皮膚、尿液異常變黃等,一定要提高警惕。
異常2,出現紅痣
主要表現為:蜘蛛痣、肝掌。
研究發現,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臟組織病變,其中,30%為肝硬化。
在人臉部,頸部,胸部等,毛細血管密集的地方,比較容易出現蜘蛛痣。
此外,手掌大小魚際處,出現紅點,或者異常發紅,出現“肝掌”,也要警惕肝臟病變。
喝酒者,需高度警惕肝臟“硬化”
生活中,經常喝酒的人,需要格外警惕肝硬化。
研究表明,嗜酒者中,約2/3可發展為酒精性肝病。
根據病程,可分為五個階段:
①輕癥酒精性肝病
②酒精性脂肪肝
③酒精性肝炎
④酒精性肝纖維化
⑤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的發生,與連續飲酒時間和數量,有密切關系。
平均每日飲乙醇(酒的主要成分)?80?~?160?g,連續5年以上,可造成肝損害。
喝酒者,判斷肝臟健康,看三處
第一處:眼睛
肝開竅于目,肝臟好不好,可以看看眼睛!
眼睛干澀,則肝血不足。
眼紅有血絲、視力模糊,則肝火旺。
眼睛瘙癢怕光,則肝陰不足。
出現鞏膜發黃,需小心肝炎、肝硬化。
第二處:指甲
“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
肝臟健康,則指甲是淡粉色,有光澤,并且有一定的硬度。
若指甲變黃,則可能肝經內有濕熱。
指甲易斷裂,比較脆,容易劈裂,則肝血不足、筋失所養。
指甲上豎線多,則肝陰、肝血不足,也可能是肝功能出現了異常。
第三處:臉部
肝衰先上臉,肝臟受損,臉部也會出現異常。
臉上出現粉刺、痤瘡,則肝毒過多。
出現紅鼻頭,則肝功能衰退,體內荷爾蒙處于紊亂狀態。
臉色發黑,則肝細胞受到損壞,鐵質流到血管中所致。
出現黃褐斑,則肝郁氣滯。
保護肝臟,減少病變,做好“四個字”
第一字:“吃”——滋養肝
民以食為天,吃得好,身體才能更健康。
保護肝臟,多吃“綠色”蔬果。
肝臟,喜歡綠色,平時多吃一點綠色的蔬菜,有利于肝臟健康。
西蘭花、空心菜、菠菜、芹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還要多吃點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可促進肝細胞自我修復。
第二字:“喝”——排肝毒
多喝茶,少喝酒,促進肝臟排毒,減少肝臟損害。
用藥用植物,泡水喝,是保肝護肝,不錯的選擇。
黃花地丁根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黃花地丁,在春季發芽,不但是好吃的野菜,更是好用的草藥。
其全株可入藥,根莖藥用價值更佳,護肝效果優于葉子。
將其根莖,炒制成茶,每日泡水喝,對于保護肝臟,十分有益。
中醫認為,其入肝經,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與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能夠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蒲公英,還可保肝利膽,促進膽汁分泌,更有利于肝臟的解毒排毒能力。
第三字:“笑”——疏肝郁
肝,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
學會疏解情緒,給肝減負擔,才會保證肝臟的健康。
疏解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更有利于肝氣舒發,增強肝臟機能。
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就要多歡笑,少生氣發怒,不給肝臟“添堵”。
第四字:“推”——通肝經
經常推一推,有助于舒經活絡,打通肝經,護肝事半功倍。
肝經,在人體大腿內側,閑來無事,用雙手掌,經常推一推即可。
坐位,左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后右,各五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