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糖尿病友說:“我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發癥。”這句話說到了糖尿病的核心問題。
糖尿病的并發癥分為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急性并發癥包括以下四種: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這些并發癥大都和血糖波動、不恰當用藥、自行停藥、感染、飲食不節、精神刺激、急性應激狀態等分不開,嚴重時均可導致死亡。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較為常見的急性并發癥。當胰島素缺乏到一定程度,人體內的脂肪分解就會加速,脂肪分解導致酮體增加。酮體是一種酸性物質,超過一定濃度就會破壞人體正常的酸堿平衡環境。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血糖增高、血酮體增高和代謝性酸中毒。常見的誘因有感染、胰島素不恰當減量或中斷治療、飲食不當、胃腸疾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創傷、手術、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患者原有的多尿、口渴、多飲癥狀加劇,血糖波動或升高明顯,超過16.7mmol/L,可有惡心、嘔吐、頭疼、腹痛等或脫水癥狀。呼出的氣體中有爛蘋果的味道(酮體的氣味)。一旦高度懷疑為酮癥酸中毒,患者須立即去醫院診治。
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又稱高血糖高滲透壓綜合征,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并發癥之一。臨床特征表現為嚴重高血糖,一般高于33.3mmol/L,但沒有明顯的酮癥酸中毒;血漿滲透壓顯著升高;嚴重脫水和意識障礙。其發生率低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見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病,死亡率很高。
乳酸性酸中毒是各種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導致血液酸堿度(pH值)降低。輕癥患者可有惡心、腹痛、食欲下降、頭昏、嗜睡等癥狀。病情較重或嚴重患者可有惡心、嘔吐、頭痛、頭昏、低血壓、心率快、脫水、呼吸深大、意識障礙、昏迷等癥狀。化驗檢查可發現,血乳酸水平升高,明顯酸中毒,但血、尿酮體不升高。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很高,大多發生在伴有肝腎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尤其是使用苯乙雙胍的患者。
低血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血糖濃度低于正常值的狀態。對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屬低血糖范疇。低血糖的典型癥狀有饑餓感、流汗、焦慮不安、心悸、震顫、面色蒼白。嚴重者會出現腦功能受損的精神、神經癥狀,比如頭暈、意識障礙,或行為異常、多語、興奮、噩夢等。
急性并發癥雖然兇險,但是發生率低。糖尿病并發癥防治的重點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主要依據是尿蛋白排泄率及腎功能進行分期,終末期為尿毒癥期,目前已經成為終末期腎病導致透析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成增殖期和非增殖期,非增殖期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增殖期病變較為復雜,嚴重時可以失明。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分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可出現手足麻木、感覺減退、疼痛、心律失常、性功能障礙等。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是因為糖尿病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發展,危害最大的就是冠心病、腦血管病和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足是在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嚴重者可以導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對危險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約40倍。
糖尿病慢性并發癥與患者血糖升高程度、病程、吸煙、血壓、血脂等指標代謝異常程度密切相關。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的措施有:監測并發癥的危險因素;糾正不良生活方式,提倡低鹽和低脂肪飲食,避免過度精神緊張,適度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根據患病情況采用適合的藥物進行治療。
(作者為北內分泌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