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一批醫療機構被注銷了!
從被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花名冊來看,小編發現大多為診(療)所、村衛生室,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被注銷,則意味著該醫療機構無法再繼續開展診療活動,這可是關乎咱們診所、村衛生室生存的大事。
為此,小編將會導致診所、村衛生室被注銷的一些情形給大家進行了一個整理匯總。
1、停業(非因改建、擴建、遷建原因)超過1年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 醫療機構歇業,必須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經登記機關核準后,收繳《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機構非因改建、擴建、遷建原因停業超過1年的,視為歇業。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 醫療機構停業,必須經登記機關批準。除改建、擴建、遷建原因,醫療機構停業不得超過一年。
2、不按規定申請校驗
《醫療機構校驗管理辦法》第十條 醫療機構不按規定申請校驗的,登記機關應當責令其在20日內補辦申請校驗手續;在限期內仍不申請補辦校驗手續的,登記機關注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醫療機構校驗管理辦法》第六條 達到校驗期的醫療機構應當申請校驗。醫療機構的校驗期為:
(一)床位在100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以及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專科疾病防治機構校驗期為3年;
(二)其他醫療機構校驗期為1年;
(三)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校驗期為1年;
(四)暫緩校驗后再次校驗合格醫療機構的校驗期為1年。
《醫療機構校驗管理辦法》第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于校驗期滿前3個月向登記機關申請校驗,并提交下列材料(以下稱校驗申請材料):
(一)《醫療機構校驗申請書》;
(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
(三)各年度工作總結;
(四)診療科目、床位(牙椅)等執業登記項目以及衛生技術人員、業務科室和大型醫用設備變更情況;
(五)校驗期內接受衛生行政部門檢查、指導結果及整改情況;
(六)校驗期內發生的醫療民事賠償(補償)情況(包括醫療事故)以及衛生技術人員違法違規執業及其處理情況;
(七)特殊醫療技術項目開展情況;
(八)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3、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準》
一、至少設有診室、 處置室、 治療室。
二、人員
(一)至少有 1 名取得醫師資格后從事 5 年以上臨床工作的醫師;
(二)至少有 1 名護士。
三、房屋:
(一)建筑面積不少于 40 平方米;
(二)每室必須獨立。
四、設備:
(一)基本設備:
診察床、診察桌、診察凳,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出診箱,壓舌板、處置臺、注射器,紗布罐、方盤、藥品柜,污物桶、紫外線燈、高壓滅菌設備。
(二)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
五、制訂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并成冊可用。
六、注冊資金到位,數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確定。
一、至少設有診室、治療室、藥房。
二、人員:
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
三、房屋:
(一)建筑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
(二)每室必須獨立。
四、設備:
(一)基本設備:診查床、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身高體重計、接種包、出診箱,至少 50 支各種規格注射器,藥品柜、有蓋方盤、消毒缸、高壓滅菌設備、污物桶、資料柜、健康宣傳版。
(二)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
五、藥品:
至少配備80種基本藥物。
六、制訂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并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到位,具體數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