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冰心有一點,可以將這個時代的所有女子都比下去。那就是她的一生最是幸福,沒有大起大落,有的只是歲月靜好。從少時到成年甚至老年,家庭生活無不和諧美滿。更另人稱羨的是她和吳文藻之間的感情,他們是自由戀愛,他們相濡以沫,他們風雨同舟,他們一起走了將近60年,他們還可以做到死同穴。
陰差陽錯的相識
冰心原名謝婉瑩,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1900年出生,福建長樂人。因為她的爸爸是見多識廣的海軍軍官,她又出生在海邊,所以冰心對大海有與生俱來的喜愛。冰心的母親是福建一家世代為學官的書香門第女子,不僅知書達理,更是性格溫和。這樣的家庭環境,讓冰心在無憂無慮中成長。
1923年冰心以優異的成績,提前獲得燕京大學學士學位以及學校頒發的金鑰匙獎,并獲得了去美國波士頓威爾斯利女子(美國東部)大學留學的機會。1923年8月18日這一天,在開往美國的“約克遜號”郵輪上,冰心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冰心有一個同學叫吳樓梅,正好他的弟弟吳卓是清華的應屆畢業生,也要坐那個船去美國,出發前她就托冰心照顧下他。因為冰心自己去找不合適,就通過許地山去找清華的一個姓吳的,結果找來了吳文藻。
二人很尷尬,為了緩和氣氛,便開始找些話題聊聊天。
在交談的過程中,吳文藻問冰心,有沒有讀過評論拜倫和雪萊的書,冰心回答沒有,吳文藻就直率地說:“你學文學的,這些書你都沒看。這次到美國,你要多讀一些書,否則算是白來了!”
當時的冰心在文壇上也算是小有名氣了,從小到大一直生活贊美聲中,船上的人見到她也無不說聲“久仰”,唯獨吳文藻的話刺痛了她,她便把他作為第一個諍友。
不過吳文藻對文藝可談不上多大興趣。他1901年出生在江蘇江陰縣夏港鎮,十六歲時考入清華大學。這次留學美國,是要到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攻讀社會學。
懵懂的愛情
1923年9月1日,冰心等留學生抵達美國西雅圖,好友之間相互留下通信地址后,就各奔東西。但有一個比較例外,就是吳文藻。別人都是用信件,他就寫了個明信片,讓冰心覺得挺有意思,便給他回了一封信。
同樣剛到美國的吳文藻,接到冰心的第一封信后,感到有些意外。他對冰心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想起自己在船上跟冰心說過的話,便用平時節省下來的錢給冰心買了幾本書,然后寄到波士頓,作為對冰心第一封信的回應。
一來二去,二人便成了文友,對彼此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吳文藻作為一個書呆子,此時也用上了此生他自認為最大的浪漫:他每次都會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紅筆劃出來,并在給冰心的信中,提醒她應該注意這些有標注的地方。而這些用紅筆標出來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寫愛情的句子。于是,兩個看似性格不同的人,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心動和驚喜。彼此愛慕與相思之情,在書信中躍然紙上。但都沒有捅破,冰心是因為女孩子的羞澀,而吳文藻則擔心清貧的自己給不了對方幸福。
1925年,梁實秋等人決定在波士頓公演一部中國戲劇《琵琶記》,并邀請冰心出演一個角色,冰心很是歡喜,特別想和吳文藻分享于是寄了張票給他。吳文藻收到票后,又是高興又是惶恐,遲疑了一番,最后決定以學業忙為由,推辭了。
冰心自是十分失望,但還是期待著奇跡的發生。可喜的是,吳文藻最后還是來了。在猶豫一番后,他遵從了自己的內心,這等于是給了冰心承諾。
情定終身
1925年夏,冰心與吳文藻同在康耐爾大學補習法語。相處之中,他表示愿與她終身相處,冰心經過一夜的反復考慮后,對吳文藻說:“我自己沒有意見,但我不能最后決定,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最后定下來”。面對冰心謹慎的態度,吳文藻表示理解。
于是,吳文藻提筆寫了一封有趣的求婚書,稱“謝先生、謝太太啟”。信中先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論述愛的哲學意義,稍露對冰心的愛慕之意。接著筆鋒一轉,就大談婚姻與家庭的社會學意義,總結和下定義若干,洋洋灑灑,儼然學術論文一篇,一副書呆子氣。就是這么一封乏味的求婚書,居然打動了未來岳父、岳母,他們一致認為此男人傻的可愛,靠譜!
1926年夏,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到燕京大學任教。1928年,吳文藻獲社會學博士學位回國受聘于燕大、清華。1929年6月15日,二人于北大臨湖軒舉行了婚禮,來賓只有兩校同事、同學,待客之物一共只花了34元。事后冰心說:真正的婚姻并不在排場,而在心靈相通,其他都無所謂了。這一年,冰心29歲,吳文藻28歲。
抗戰爆發前,冰心寫過一首寶塔詩:
馬
香丁
羽毛紗
樣樣都差
傻姑爺進家
說起真是笑話
教育原來在清華
這其中有幾個小“典故”。吳先生不知道自己的小孩把“薩其馬”叫成“馬”,進了點心店就向售貨員買“馬”。有一次,冰心與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賞花,被從書房里叫出來的吳先生應酬似地問:“這是什么花?”冰心看著丁香說:“這是香丁。”他竟點點頭說:“啊,香丁。”周圍的人忍不住笑起來。為送父親一件雙絲葛夾袍,吳文藻受命去“東升祥”,居然要買一丈“羽毛紗”。幸虧售貨員與冰心熟悉,打電話問過才算弄明白。冰心父親說:“姑爺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父女相視而笑。
死亦同穴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冰心這位世紀老人的名言,也是她一生所堅持的信念,冰心和吳文藻婚后的生活從容且美滿,他們在一起共同度過了50多年的光陰。即使曾經都住過牛棚,但對方存在就足以擊倒一切的磨難。他們始終相親相愛,相敬如賓。都是一樣的不服老,不間斷地從事著寫作和學術研究,他們的晚年可謂豐富、和諧、充實、快樂。
1985年9月24日,吳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歲,死后兩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并行寫著:江陰吳文藻,長樂謝婉瑩。生同眠,死同穴,這世界上再完美的愛情,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