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率法”通常指的是“放坡開挖”。根據巖土工程性狀控制邊坡開挖的允許坡率,以確保基坑邊坡的穩定。它是基坑支護施工中最為古老的、傳統的、一般來說也是最為經濟的基坑支護方案。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首選選擇此方案。
“坡率法”的適用條件:
①空間條件:首選在基坑周圍具有放坡開挖的空間,又不影響鄰近已有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②巖土條件:巖土體的自穩性能良好。
③地下水條件:地下水位埋深較深,以在開挖深度之下為佳。
④坑深條件:基坑開挖深度適于地下1~2層的工程。
“放坡開挖”當坡高>5米的土質邊坡,宜在坡面的中部設1~2米寬的過渡平臺,并采用上半坡稍陡、下半坡稍緩的放坡原則。
對于土質邊坡或易吸水軟化的邊坡,應將坡頂處做成倒坡,以嚴防地表水浸蝕坡面和流入坑內。坡面應采取固坡措施。其方法有鋼釘掛網噴砼護面;土工織物加筋;砂袋疊置反壓等,同時,留泄水孔,坑底挖排水溝和集水進。
對于風化巖坡面,由于內營力地質作用存在著幾組伴生或派生的節理裂隙或斷裂,呈格狀反接復合在一起,并又在外營力風化作用的再改造的情況下,易導致坡面出現丟塊、滑塌等不良地質作用。因此,一方面采取護面措施,另一方面加強坡頂變形的監測。
當基坑位于地下水位之下時,由于地下水的作用造成邊坡坍塌事故的發生也是常有之事。特別是當邊坡為粉土夾粉細砂薄層或者是砂土層時,易產生“層間管涌”、流砂現象。因此,應在坑外事先采取單井降水或輕型井點降水方案。
當土質較好時,也可采用明溝和集水井排水,但是嚴禁將坑內排出的地下水倒流或回滲坑內現象的發生。
有的邊坡由于種種原因出現邊坡失穩跡象時,可根據場區具體情況采取削坡、坡頂挖土減荷、坡底堆載反壓、坡面鋪壓砂袋等以遏制邊坡的失穩現象的發展,確保邊坡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