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天空(原自由天空)一直在帶給我們新概念和新方法,在過去的很長一段實踐內,IT天空為大家奉獻了很多新技術和方法:
1、ES3時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摒棄了“PCIIDE控制器”和“Standard PC”兩大謬誤;
2、SkySRS系列,使得SRS驅動完全開源,改變了以往各封裝工具賣弄SRS驅動的局面,使關鍵性的SRS驅動從此不再神秘;
3、第一個使用Everest(AIDA64)硬件報告智能判定硬件,并在EasyDrv2.0~3.5時期將智能驅動包技術推向巔峰;
4、第一個使用硬件ID方式精細判定硬件,使e驅動v5做到精細解壓驅動與更快的驅動安裝,逐步追趕并超越之前的巔峰;
5、《封裝志》完整詮釋系統封裝與部署技術,將源技術充分的透明化;
6、……
那今天IT天空又帶來了什么,我逐步揭秘:
(希望大家能仔細閱讀本文哦,我寫的很辛苦%>_<%)
一、外置SRS驅動
SRS驅動是“磁盤控制器驅動”的俗稱,它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沒有它系統映像就不能再不同磁盤控制器的計算機中部署。換句話說,目前一個系統映像可以應付95%的機器,絕大多數功勞歸功于SRS驅動。(其他功勞歸功于HAL自動判定技術,雖然WIN7已經不需要了)
而說到“外置SRS驅動”這個概念,我們就要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內置SRS驅動”。
所謂內置SRS驅動,是指在系統封裝后、系統映像制作之前導入系統的,是固化在系統映像中的SRS驅動。優點是,使用這一個系統映像可以部署多種不同磁盤控制器的計算機。“以一敵多”是內置SRS驅動系統映像最大的特點,也是近5年來我們封裝系統時一直在使用的方法。而內置SRS驅動的缺點,隨著近幾年硬件復雜性的增加、不同代主板共存、多版本驅動接管不明確、驅動沖突等問題而逐步加劇。大量SRS驅動同時固化在系統中,硬件接管關系復雜、驅動間沖突可能性高,導致藍屏、宕機、部署時死機、安裝完PNP驅動后死機等問題越來越多。
有人說當年死性不改S&R&S封裝工具經典,不容易出問題;有人說當年風大的驅動包穩定,很少驅動卡機藍屏。但我也請這些隨口說話不經腦子的人們想一想,死性不改當時要面對的硬件有多少種?風大當年要應對的硬件又有多少種?而近不到2年的時間,INTEL先后更新了4代主板、5個主板接口、17種磁盤控制器,AMD更新了2代主板、5種磁盤控制器,NVIDIA顯卡N張馬甲且驅動穩定性逐步向當年ATI發展。現在的硬件環境要比以前復雜的多的多!
為了應對逐步復雜的硬件環境,外置SRS驅動思想逐步產生。外置SRS驅動,即為不固化在系統內的SRS驅動。也就是說,在封裝完系統后不導入SRS驅動,直接做成無SRS驅動的系統映像。而后,結合WinPE、離線SRS驅動導入技術等,實現在系統映像恢復到目標計算機后,再向目標系統導入合適的SRS驅動。
外置SRS驅動的優勢很明顯:
(1)僅導入對應的SRS驅動,神馬同廠商不同版本SRS驅動沖突問題、不同廠商驅動沖突問題迎刃而解;
(2)SRS驅動更新方便,內置SRS驅動的系統映像,在SRS驅動更新后一般都要重新封裝映像,而外置式就不需要。
那怎樣封裝一個沒有內置SRS驅動的系統呢?ES3提供了一個可行方法:
僅需要在封裝時不選中紅框中的選項即可。
二、映像安裝與離線SRS驅動導入一體化
——Easy Image Installer(EII)
剛才已經說到了外置SRS驅動,而要準確的離線導入外置SRS驅動需要有兩樣保證:
1、技術人員對硬件的了解,知道什么主板是什么南橋,并使用哪個版本的SRS驅動(不要望而卻步哦!EII有智能解決方案);
2、強大的WinPE,因為外置SRS驅動的導入是在PE下進行的,那么如果PE啟動不了或認不到系統的硬盤,那PE下系統恢復和外置SRS驅動導入就真是浮云了。
第一條,有Skyfree坐鎮的Easy Image Installer來替我們智能解決,幾乎不需要操作者對硬件有多高的了解,智能判定南橋+預先整理好的SRS驅動,基本上只需要操作者核實一下信息、點擊一下按鈕就可以操作了。
第二條,有Chiannet版主精心制作的“五子登科”WinPE系列,免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據說C版的Win2003 PE + Win7 PE二合一版正在火熱測試中,敬請期待。
好,說這么多,我們就來看看PE下EII執行系統映像恢復和離線SRS驅動導入的全過程:
1、選擇映像
可以通過預設自動搜索指定映像文件,并自動設置其相關信息,很便捷
2、選擇分區
設置將映像恢復到哪個分區、使用什么映像工具,全圖形化操作
3、離線驅動
自動獲取南橋信息,自動判定使用哪個廠商哪個版本的SRS驅動
(如遇問題,可以手動設定,并可由用戶設定關鍵字以修正問題)
4、其他選項
自動重啟很貼心,讓它回復完自動重啟就好了
5、信息總覽
核對信息,確認無誤后開始操作。
鑒于EII的智能性,絕大多數時間只需要核對這里的信息就可以了。
6、映像恢復與離線SRS驅動導入
(離線SRS驅動導入速度非常快,未成功截圖)
三、部署中調用e驅動?!
第一次接到Skyfree打給我電話說這個信息的時候,我也以為我聽錯了。大家目前都是部署前調用e驅動的,不僅目前是,以前也都是。但為什么要部署前調用驅動包嗯?大家可想過?
簡單說,因為系統搜索并安裝驅動是在部署時進行的,那如果要系統能搜索到我們加入的第三方驅動,就必須在部署前完成驅動解壓與驅動路徑寫入注冊表。所以部署前解壓驅動包就順理成章了。
而大家并不知道的是,部署前解壓的另一個原因是受制于技術。(1)當年沒有驅動安裝技術,所以只能解壓,依賴系統來安裝驅動;(2)后來有驅動安裝技術了,但受制于硬件判定不精確,解壓了大量無關驅動,導致驅動安裝速度異常緩慢。e驅動卻不受這兩方面限制。(1),它有精確判定硬件精確解壓驅動的能力,大家都看到了,同樣硬件環境下,e驅動解壓的驅動量小于之前任何版本;(2),得益于更精確的硬件判定和驅動解壓,驅動安裝速度有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e驅動的硬件ID匹配法也受到部署前環境的限制,有些設備之上的設備(例如USB總線之上的網卡),當底層設備基礎驅動未安裝時上層設備無法被發現(USB總線未安裝驅動時無法發現其上網卡)。所以很多用戶都發現了,有時在部署時無法完成安裝的驅動,到桌面上反而能安裝了,就是這個原因。所以部署前對于e驅動來說,不是個非常理想的運行環境,而部署中這個時機,系統已經完成了基礎設備驅動的安裝,此時運行e驅動是很理想的。
那,有些人會立刻就說,部署中調用驅動工具慢!請說這些話的人仔細考慮一下,無論是部署前還是部署中,理論上將解壓的驅動都是一樣多的,那解壓驅動的時間應該一樣長。部署前解壓驅動,驅動安裝是系統負責的,那么系統安裝驅動的時間就會增長(即“請稍候,,,”那個對話框的存在時間會因為部署前解壓了驅動而增長);部署中解壓驅動,系統安裝驅動的時間僅是安裝基礎設備驅動的時間,而不包括安裝第三方驅動的時間,想必部署前解壓驅動的方式,“請稍候,,,”對話框的存在時間肯定要短,e驅動的精細解壓和驅動安裝能力已經大幅提高,驅動安裝時間較系統安裝驅動的時間略長,但不會差別很大。
所以,部署中調用e驅動,只會略微增加部署時間。還有疑問的,查看上三圖右下角時間顯示。
部署中調用的其他優點:
1、USB設備已經加載了,那USB鍵盤鼠標就已經可用了,而部署前不是所有USB鍵鼠都能正常使用的;
2、基礎設備已經加載了,e驅動不會浪費時間搜索基礎設備的驅動,還能更好的發現PNP硬件設備;
3、已實測,NVIDIA驅動造成部署時卡機的問題,可用此方法解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