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幻想——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遇到挫折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脫離實際,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圖以虛構的方式應付挫折,獲得滿足。
2
消極——對現實的退縮與逃避
消極的人往往給人一種不慕名利的虛假印象,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空虛的。這種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去做,即使有再強的能力,終生也將一事無成。
3
自負——無知者的自我膨脹
“過分”自信就會變成“自負”,因為成功而自我膨脹,以至于陷入自負的心理陷阱。自負有時表現為狂妄,自認無所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看不起身邊的人。
4
草率——失敗者的根源
遇事不加考慮,匆忙決定后悔不已,有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我們無法預知明天,所以許多事情的成敗常常取決于我們是謹慎小心還是草率魯莽。
5
傲慢——得不到支持的尊嚴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過分傲慢的人擺出一副“趾高氣楊,不可一世”的態度,這讓他們常常遭到別人的反感,使他們處處碰壁、寸步難行。
6
多疑——無中生有的心靈枷鎖
多疑會讓人們對身邊的每件事情習慣性地往壞和消極方面想,容易對每件事神經過敏,讓別人對自己也產生疑慮,最終會使自己陷入緊張和焦慮之中。
7
奢侈——有錢時擺闊,沒錢時挨餓
奢侈是一種毒藥,一旦沾染,就會不斷蔓延開來,而且傳播速度很快,波及范圍很廣,一個人開始追求窮奢極欲的生活,就走在了通往滅亡的道路上。
8
自閉——畫地為牢,把世界關在門外。
把自己封閉起來,可以躲避風雨,但是陽光也進不來了,就會在抑郁失落中迷失自己,失去方向。正確地估量自己的價值,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9
偏執——偏重于自我的執著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頭腦都應該存有辯證的觀點,死守一隅,坐井觀天,把自己的偏見當成真理,而且至死不悟,這是為人處世的大忌。
10
急功近利——不思長遠的“近視眼”
急功近利的人目光短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為了擺脫眼前狀況,可以不顧未來的利益,只為求得一時的痛快,而不長遠考慮,其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11
貪婪——心靈的貧窮,災禍的根源
古語有云:“多貪不如少用。”人對錢財的欲望應該有一個度,如果超過了度就要想辦法讓自己停下來,不要因為過分貪婪換來后悔莫及的結果。
12
無原則——被丟棄的道德
如果把利益作為做事準則,那么到后來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利益有時侯還會成為別人引誘自己的陷阱,而以利益為準則的人,掉進陷阱的幾率要大很多。
13
嫉妒——詆毀別人的成就,暴露自己的無能。
看見別人過得好,咬牙切齒;而看見別人運氣差,洋洋得意。嫉妒是一種憎恨式的感情,可以讓美麗的人變得丑陋無比,可以讓熱情的人變得冷若冰霜。
14
固執——盤踞于心靈的愚眛根源
固執是堅持成見,不懂得變通。人對事物的認知有極其濃郁的主觀色彩,如果對一個事物的認識錯誤,但是又不愿接受別人意見進行有效的改正,就會錯上加錯。
15
輕諾寡信——輕諾寡信,多易必多難。
不經過深思熟慮就答應別人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這樣的人就不會獲得他人的信任。誠信為立身之本,無信不立,不輕易承諾,答應別人的事就要一諾千金。
16
張揚——淺薄者的朋友
有著張揚性格的人狂妄自大、盛氣凌人、鋒芒太露,言行之間容易招致非議,傷人傷己。“謙受益,滿招損”,要做到淡然處之,以低姿態做人。
17
虛榮——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
愛慕虛榮的人都有較強的自卑心里,他們不知道,內心空虛無知、外表光鮮的人反而招人厭煩。應該通過虛榮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加強學習和改進。
18
拜金——為自己套上黃金的枷鎖
不要被金錢和自己的貪婪迷惑了雙眼,應適可而止。把貪心戒除,知足常樂,解開束縛人的腳鐐。不把金錢看得太重,學會舍得,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機會和命運。
19
沖動——陷于悔恨與自責的漩渦
無論情緒多么沖動,都不能失去理智,更不能不顧一切地采取過激的行為。“事緩則圓”,一味沖動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往往會造成讓我們難以承擔的后果。
20
盲從——失去自我的可憐人
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都是不同,選擇方向也應該不同。因為盲從,我們往往喪失了自我,迷失了自我的個性,喪失了自我判斷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