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蒙曼老師是我比較喜歡的,她在詩詞大會上的點評不疾不徐、點到為止的作風,與中國古詩詞的風骨十分匹配,體現處一位博學鴻儒的雍容爾雅和自信大方,詩詞大會第八期作為一場講述親情為主題的詩會,她充滿深情地點評了中國古詩詞中寫母子情深的三首詩詞:《凱風》、《蓼莪》和唐代詩人孟郊寫的《游子吟》。
蒙曼老師在詩詞大會上講述《詩經.凱風》。
中國燦若星辰的詩詞中,有很多吟誦母親之情的,甚至用一種叫萱草(又稱黃花菜)的植物,來表達這種感情,如《詩經》中就有“焉得萱草,言樹之輩”的記錄,中國古代游子要遠行時,都在北堂之下種上萱草,以此讓母親看到時,減輕母親對自己的思念,因為把萱草比作母親,所以古代母親居住的地方叫做萱堂,萱草也叫做忘憂草。孟郊有一首不太有名的詩詞《游子》也是用萱草比喻母親:“萱草生堂前,游子行天涯;慈親依門望,不見萱草花”。
蒙曼老師講述孟郊的《游子吟》。
蒙曼老師在詩詞大會第四季中,非常推崇《凱風》、《蓼莪》和《游子吟》三首詩詞對母子情深的表達。
《詩經.凱風》寫到: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意思就是和風吹自南方,吹拂酸棗小樹苗。樹苗長得茁又壯,母親養子多辛勞。《蓼莪》寫到:哀哀父母,生我恤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意思就是可憐父母親,養我真辛勞,父親父親你養我,母親母親哺育我。《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集成,這說明中國古代詩詞很早就有以草木喻己、寫母子情深的文化傳統。
董卿在詩詞大會上出題。
蒙曼看來:《凱風》和《蓼莪》,雖然寫得足夠好,但真正達到高峰的還是孟郊《游子吟》,這首詩詞中那句非常朗朗上口、但又體貼千古人心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簡直令世人驚嘆,以致上面提到的那首《游子》詩完全被人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