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點擊頁面左上角藍色審計之家進入主頁,再點主頁右上角'...',然后選擇“設為星標”(賬號旁顯示五角星標記表示成功)
20**年度中央企業內控體系工作報告(模板)
一、20** 年度內控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情況總結
按照《關于印發<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的實施見>的通知》(國資發監督規(2019]101號)《關于做好 2022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資廳監督(2021)299號)等相關要求,總結梳理 2022 年度內控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情況。
(一)內控體系建設情況。
1.內控工作領導體制建設情況。
內控工作組織領導體制特點、優勢及創新情況等,集團及各級子企業黨委(黨組)、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權責、工作方式及責任落實情況,主要負責同志內控工作第一責任落實情況等。
2.內控工作組織架構及履職情況。
內控、風險和合規管理監督職責整合優化情況,內控職能部門與各業務部門協同配合及履職情況,集團及各級子企業內控職能部門統籌內控工作總體情況、人才隊伍建設及考核評價總體情況等。
3.內控制度體系建設與執行情況。
集團及各級子企業內控制度制修訂情況,重點介紹資金、金融、招投標、購銷等重點領域內控制度標準化建設情況;針對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等外部監管規定、缺乏內控要求和風險應對措施、不符合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和授權審批控制等相關內控要求,以及專項風險評估、內控體系監督評價、責任追究制度規定不健全等情形,制定及修訂完善內部制度、優化業務流程及完善控制機制等總體情況,重點介紹1-3項典型經驗;結合國家審計、出資人監督等外部監督發現問題,加強制度建設情況,以及重要業務領域、關鍵環節內部制度完善情況等;通過集中抽查、日常巡查、專項治理、競賽爭優、制度宣貫等方式強化制度執行情況等。
4. 重大風險評估監測情況。
重大風險評估預警監測工作機制特點、優勢及成效,重大風險年度評估和季度監測組織部署、典型經驗及工作成效;年度重大風險事件報告情況,應對處置機制及處置成效等。
5.信息化管控情況。
對信息化管控總體集成優化及整合各相關業務情況,信息系統覆蓋子企業、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情況。全面梳理企業各類各項業務信息化管控情況,排查中發現的未納入信息系統的關鍵控制點、未自動預警等信息系統設置缺陷及改進措施等。
6.境外企業管控情況。
境外企業內控監管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落實境外大額資金支付、財務主管人員委派、關鍵崗位設置輪崗等內控執行情況,落實將境外國別風險納入重大經營事項決策前專項風險評估執行情況,開展境外內控檢查情況等。
7. 整改落實情況。
整改機制建設情況及 2022 年度內控缺陷情況。
中央企業內控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相關情況統計,請按照《2022 年度中央企業內控體系工作情況統計表》填報。
(二)內控體系監督評價情況。
1.內控體系監督評價管理機制。
企業自評價、集團監督評價管理機制和質量控制機制,建立健全內控缺陷認定標準情況等。
2.內控體系監督評價開展情況。
各級子企業(含境外子企業)2022年內控自評價全覆蓋情況、質量控制情況及內控缺陷總體情等;2020-2022 年集團監督評價全覆蓋情況、質量控制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等,其中對境外子企業的集團監督評價組織開展情況要在此單獨總結。
3.內控體系監督評價發現的缺陷情況。
圍繞內控工作管理體制機制、制度體系、監督評價、風險防控、境外內控,以及重點領域內控體系建設與執行等方面,認真梳理 2022 年各級企業自評價、集團監督評價和內控審計發現的內控缺陷,其中對監督評價發現損失金額或風險敞口超過 5000萬元的,影響金額占被評價企業總資產或者凈資產或者凈利潤 10%以上的,同一企業同類問題屢查屢犯、邊查邊犯的,以及制度執行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的重大問題等,應當根據其問題類別作為典型案例單獨列示。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內控審計報告應作為本報告附件報送。
4.監督評價結果運用情況。
近三年內控缺陷和風險問題整改責任機制及整改完成情況,與內控監督評價結果掛鉤的問責、考核機制建設情況,對違反內控制度造成重大資產損失或其他嚴重不良后果的問責及考核情況等。內控監督評價發現的內控缺陷,應按照《2022 年度中央企業內控體系監督評價揭示內控缺陷匯總表》進行填報,境外依法合規經營方面重大內控缺陷及重大經營風險事件在表中單獨列示,其中重大內控缺陷、重大風險事件參照《中央企業重大經營風險事件報告工作規則》相關要求。對于“零缺陷”的中央企業,集團總部在核實相關情況后,在報告中逐一予以單獨說明。
二、2023年內控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安排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部署安排,各中央企業以“強內控、防風險、促合規”為目標,按照本通知要求,明確2023年內控工作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內部制度體系標準化建設、重大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強化內控體系剛性約束、境外單位內控體系建設、內控體系有效性監督評價等方面重點任務、工作舉措等。此外,中央企業研究制定的2023-2025 年內控體系監督評價工作規劃作為 2022 年度中央企業內控體系工作報告附件報送。
三、其他事項
(一)工作亮點。
重點介紹 2-3項內控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典型經驗及重大風險防范化解的典型案例。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中央企業內控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存在的困難,以及對國資委的工作意見和建議。
2023-2025年中央企業內控體系
監督評價工作規劃(模板)
一、工作目標
結合集團“十四五”規劃及企業經營發展實際,圍繞促進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高質量發展、依法合規經營、嚴肅財經紀律、權力運行制約監督等方面,明確集團監督評價三年全覆蓋工作實現的目標。
二、重點任務和措施
結合企業經營實際,圍繞投資并購、財務資金、購銷業務、產權管理、工程承攬等不同業務領域,聚焦內控制度、業務流程、崗位管理、授權管理、權責制衡、監督機制、問責標準等維度,明確集團監督評價重點內容、方式方法等。
三、進度安排
堅持企業層級與評價內容、方式方法相結合,分年度明確集團監督評價對象范圍,確保三年實現監督評價全覆蓋。其中,對于2023-2025 年新并入企業、新型商業模式、新興業務領域要每年必評;對每年新發生的大額資金運作、重大投資決策、重大購銷業務、重大工程項目承攬、高風險金融業務,以及發生重大經營風險事件的子企業要實現年度集團監督評價全覆蓋。
四、組織保障
包括但不限于組織領導、人員經費、內部協同、激勵約束、監督問責等方面。
來源:國資委、快樂內審,審計之家編輯整理。(如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