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生態藝術公園,返回東湖綠道,每個路口及驛站都停滿了各類共享單車。風靡一時的共享單車雖然入市不到一年,卻無處不在,東湖綠道當然首當其沖,因為近30公里的綠道禁行機動車。
東湖綠道還有一類單車屬于租賃性質,不像共享單車可隨意停放,有十余個固定停車樁或停車場。雖然它沒有共享單車方便,但車型多,費用當然也貴,1~40元/小時。
由于歷史原因,東湖被人為分割成14個湖區,這里的綠道一邊是筲箕湖,另外一邊是郭鄭湖。湖中道還承擔著“漢馬”一部分賽道,前面是與東湖綠道一起對外開放的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它與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不同,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場地的大樹和水塘格局;但它們相同之處都是東湖綠道與武漢華僑城地塊的交會點。
生態濕地公園水面面積約12萬平方米,串聯起原場地的各個獨立水塘,利用各種濕地植物,引入東湖水,構成完整的濕地水質凈化系統。
走上跨越各個水塘之間的連通橋,整個濕地水面與景觀盡收眼底。
這里有沼澤杉樹林、蘆葦園、彩草園,經過梳理道路,設置觀湖平臺,成為別具一格的生態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引入東湖水,并利用各種濕地植物,構成完整的濕地水質凈化系統,將四類水進化至二類水;在這里既可觀賞水凈化系統的濕地公園景觀,又可眺望大東湖湖景。
生態濕地公園位于整個東湖綠道的“黃金地帶”:西側為東湖的最大湖區——郭鄭湖,東側為東湖生態環境最好、水質最好的湯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