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工程師督導師 劉南江(劉陽春)
心力,就是一個人最原始的生命力。 一個人最直接的外在體現就是,你追求精彩人生的膽量、決心、智慧以及行動力。心力不夠,要么膽量虛高,要么自卑,要么沒有決心要么亂表決心,要么瞎忙要么沒有行動,總之沒有智慧,浪費光陰。
我們知道,人的所有行動,靠神經傳遞指令,神經不傳遞指令,你的四肢、器官就不會動。而人作出一個指令,則是按照神經記憶里慢慢形成的思維模式(習性,經驗等)為依據作出的。那么這個思維模式是怎么樣的?就是因為你在過去經歷一件事時(聽到、看到、感覺到、聞到、嘗到、接觸到)所感覺的是痛苦失敗還是幸福成功的感覺因子。你感覺幸福就認為那件事物是好的,你感覺痛苦就認為那件事是不好的。這種“認為”就是思維模式。而你聽到、看到、感覺到、聞到、嘗到、接觸到事物或者環境就是能量。為什么你會聽到、看到、感覺到、聞到、嘗到、接觸到不好的事物(負能量)呢?原來別人對你有一個定身(你是什么人,對方就說什么話)。這里的別人最主要的是父母。當父母在你小時候不停地向你傳達負面的能量時,你的神經元就不停地被刺激成負面的記憶點,你的心力也就是生命力慢慢就消耗了,變小了,不足了。于是你的生命不再旺盛,你的膽量不再真實,你的決心不再適當,你的行動不再到位,你所有的決定不再科學智慧。
所以我們要改變命運補充心力,就要從刺激神經元開始。新的神經元被刺激出正面的記憶點,激活原始力量,你帶給別人的就是新的正面的形像以及正能量,別人就會感受到幸福成功的感覺,就會對你也作出正能量的回應,你的感染力就越大,你也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成功感覺,于是你就會形成對事物的新的積極的思維,你的行動(選擇)就會發生改變,于是你的命運就改變的,你的整個人生就產生變化。所以補充心力引爆心力的關鍵就是如何在刺激神經元形成新的觸突(記憶點)。
但是,人在懷孕期間1500億個腦神經元被刺激了大約5%,0-3歲被刺激了大約2%,4-7歲被刺激了大約1.5%,8-12歲被刺激了大約1%,13-18歲被刺激了大約0.5%,19歲以后一直到死也只能被刺激大約0.5%,而且還需要那些重大事件才能刺激,比如失戀、破產、重大事故、災難等強大的負面刺激或者中大獎等正面刺激。所以18歲以后,人的神經元的89%基本開始老化、生銹。所以人越年輕,改變命運的可能性越大。只可惜年輕人有大把的光陰可以揮霍,年齡大了思想又僵化,想改變太難作出正確的選擇。
而【心力工程學】采取了特殊的刺激神經的方法,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有趣的測試、訓練,可以讓你刺激神經元,形成新的記憶觸突。
它沒有絲毫的迷信,也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改變思維就可以了的。無數的人看了很多書,以為懂得了道理,很多人以為多傳遞一些貌似有正能量的微信信息文章就可以改變思維,很多人以為多喊口號,多自我暗示、鼓勵、激勵就可以了,可是實際作用呢?不用說,你的行動力和真實的改變就是證明。
本文引用:心力工程師督導師、【心力工程學】創始人、教育部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副會長——劉南江 先生的【心力工程學】理論
1、心力的概念
2、思維的概念、形成和改變方法
3、定身的概念
4、補充心力和引爆心力的概念和作用
5、人生的九個時期(人生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