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我的照片寄回來吧,不必再給我寫信了,我們好聚好散。”
幾十年前,年輕氣盛的張變蘭,給在北京的初戀肖志林寫去了這樣一封信,她單方面斬斷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盡管心中十分不舍,她也沒有辦法忍受巨大的委屈。
分手之后,屈從于現實的壓力,張變蘭組建了家庭。
2015年,張變蘭的丈夫已經去世,青春也已經一去不復返,她郁郁寡歡,始終無法對47年前的感情釋懷。
大女兒得知此事,全力支持母親化解心中的別扭,并且也積極幫助母親尋找,希望能夠找回那段因誤會錯失的緣分。
時隔多年,物是人非,張變蘭和肖志林還能有再相見的機會嗎?
47年前,他們又為何會選擇分手?
“媽媽,給我講講你們的故事吧。我在你收藏的大鐵盒里看到過他的照片,我知道,他是你喜歡的人,對嗎?”
張變蘭的女兒,問了她這樣一個問題。
這是2015年,此時張變蘭正處于情緒低落的狀態,兩年前,她的丈夫意外去世。從此以后,她就只能獨自生活。
幾個孩子,都以為母親是在為父親的離開而感到悲痛。
但只有張變蘭的大女兒知道,母親低落的情緒中,除了對父親的不舍之外,還有對年輕時一段往事的無可奈何。
她記得,好幾年前,自己無意間看到了母親收藏在柜子里的一個大鐵盒。
鐵盒里放著一張已經泛黃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個目光炯炯的年輕男人。
很顯然,這個男人并不是她的父親。
此時她已經長大,對感情之事有著頗多理解,她也意識到,原來母親有一段始終無法放下的往事。
這么多年來,母親一心一意的照顧著這個家庭,逼迫自己忘記。
但是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記憶,那些與青春緊密相連的時光,又怎么可能輕易忘記呢?
母親沒有背叛家庭,這一點大女兒非常清楚,現在父親已經離開,母親也是時候解開心結,坦然面對過去了。
聽到女兒的問話,張變蘭有了一瞬間的怔愣。
說實話,作為長輩,她實在不好意思在晚輩面前,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愛情故事。
可是有些話在心里憋得太久,現在不說,她也不知道該找什么地方來宣泄。
索性她也不再扭捏,追憶起了青春時光。
“我記得那時候,我才20出頭,比你現在還小一點,我們第一次見面,很有趣。”
1968年,張變蘭所在的太原衛校,需要和當地的軍校舉行一次聯合演藝活動。他們合作的是一首歌曲,《長征組歌》。
那時候,社會民眾的觀念還沒有那么開放,年輕男女聚集在一起,常常會因為不知所措而羞紅了臉。
但張變蘭不一樣,她是個活潑開朗的姑娘,所以言行舉止十分自然,并沒有太過扭捏。
有一次排練時,張變蘭感覺到了什么不同。
一道熾熱的目光,總是會投注在她的身上,她順著這道目光轉過頭去一看,看到了一個年輕英俊的小伙子。
他就是肖志林,在軍校的一眾戰士中也格外突出。
肖志林非常勇敢,他對張變蘭一見鐘情,便大膽的表露自己的感情:
“你長得很好看,唱歌也很好聽,總之就是哪里都好,我總是忍不住看你。”
這直白的語言,讓一向大方的張變蘭也羞紅了臉,從那之后,肖志林就總是在她的面前晃悠。
有時候,他會幫她打熱水;有時候,他會主動給她收拾舒服的空位置;有時候排練晚了,他還會申請送張變蘭回宿舍……
年輕男女的心,就這樣越走越近。
他們二人之間正式確定關系,也是勇敢的肖志林先表白。
他主動約出了自己心愛的姑娘,老老實實說出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希望能夠得到姑娘的認可,能夠使兩個人的關系更進一步。
于是,他們正式從排練的隊友變成了男女朋友,關系越來越親密。
那時候肖志林的戰友總說:
“還是你有福氣,看著你們倆,我們大家都覺得特別甜蜜。以后你們一定要好好在一起,我們呀,就等著喝你倆的喜酒了。”
肖志林也總是樂呵呵的回答:“一定一定,我向大家保證,你們就等著吧。”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他們兩個人的感情故事,在衛校和軍校之間也傳為了佳話。
甜蜜的時光總是飛快流逝,很快,他們二人也面臨著分別。
肖志林先畢業,他被分配到了北京的部隊,兩人也因此相隔千里。
當時通訊技術十分落后,他們就只能通過寫信這樣最原始和最慢的方式來交流感情。
在一段熱烈的感情面前,距離不是問題。
兩位年輕人都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戰勝距離帶來的挑戰和困難,緊緊抓住彼此的雙手。
可有時候,現實并不如理想那樣美滿。
肖志林在北京,張變蘭在山西,異地戀時光就此開啟。
他們依靠書信度過了一年的煎熬時間,終于在一次兩人都有空時,約定了北京見面的機會。
張變蘭帶著滿心的激動和歡喜,興奮的來到北京。
肖志林也特意抽出時間,陪著她東走西逛,吃著大街小巷的美食,聊著對彼此的感情。
沉浸在歡樂氣氛中的他們,絲毫不知道肖志林已經犯下了錯誤。
在未經組織批準的情況下,他絕對不能隨意離開部隊。
后來肖志林被關了禁閉,張變蘭得知此事以后,心里萬分愧疚。
她總覺得是自己給肖志林添了麻煩,因此不斷怨怪自己,內心也越來越低落。
只是他們現在還有著希望,張變蘭希望自己在畢業后也能被分配去北京,那他們的苦也算熬了過去。
但是天不遂人愿,等到她畢業后,接到的卻是農村基層的分配通知。
一個是各方面都更先進的城市,一個是條件落后的農村基層;一個是前途無量的軍官,一個是前途未卜的基層醫生。
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張變蘭沒有辦法用量化的數據去衡量,現實上的巨大差距,更是加劇了她心中的自卑。
每個晚上,她都會一遍遍的問自己:
“我們兩個真的還有可能嗎?現在距離這么遠,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我能知道嗎?異地的考驗,我們還能撐下去嗎?”
每問自己一次,她的心中就多了一分放棄的想法。
真正導致兩個人分開的導火索,是肖志林部隊上關于提干的通知。
根據通知,肖志林至少三年內都不能結婚。
可偏偏此時,張變蘭卻產生了結婚的想法,她想來想去,覺得只有婚姻才能讓自己真正放心。
只要兩個人結了婚,她就不會再給自己增加思想負擔,生活上也能輕松一些。
她非常直接的向肖志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此時此刻的肖志林卻礙于部隊的規定,沒有辦法答應她。
對方的拒絕,讓張變蘭心灰意冷。
在她心中,肖志林所謂的規定和提干的說法,根本就只是逃避婚姻的說辭而已。
她無法忍受這樣的委屈,更無法忍受對方的欺騙,所以選擇快刀斬亂麻。
她給肖志林寫去了一封信:
“煩請你把我的照片都給寄回來吧,也不用再給我回信了,我們就這樣吧,好聚好散。”
其實歸根結底,這件事只是一個誤會,肖志林說出的真實理由,被張變蘭誤會成了逃避結婚而編造的借口。
因為一個莫須有的誤會,兩個年輕人就此分道揚鑣。
張變蘭本想孤身一人繼續生活,可是礙于現實的壓力和家庭的逼迫,她只能選擇嫁人,組建了新的家庭。
關于初戀的這段青春往事,被她永遠珍藏在心底。
身上僅剩的一張肖志林的照片,她也舍不得丟掉,而是偷偷藏在了大鐵盒當中。
一直到2013年丈夫去世,張變蘭才終于允許自己回憶這段感情。
可是越是深想,她就越是放不下,尤其是在情感最為孤寂的階段,她更是無法釋懷。
后來一次偶然的同學聚會上,她才聽人說,肖志林部隊上當年確實有這個規定。
從始至終,橫亙在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只有身份、距離和誤會。
現在的她是一名已經退休的外科醫生,她不再自卑,不再敏感,但是卻再也找不回年輕時的那段緣分。
從同學聚會回家后,她就更加難過,也埋怨自己當年傷害了肖志林。
大女兒察覺到了母親的情緒問題,這才從母親口中聽到了塵封47年的故事。
“我支持您去找他,不管現在他的狀態是怎樣,我也希望你們能坦誠的面對年輕時的問題,最起碼不要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張變蘭也終于鼓起勇氣,點了點頭:
“你說的對,誤會總要解釋清楚。如果他家庭美滿,我肯定不會再去打擾,但如果我們倆有著相同的處境,或許也是老天爺給我們的一個機會。”
在女兒的幫助和聯絡之下,2015年,張變蘭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一檔情感節目,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了大家聽。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想見他一面,至少我也得親口跟他說一聲對不起,跟他說,當年是我誤會了他。”
此時此刻,張變蘭心心念念的肖志林,其實就站在舞臺后方。
等到主持人介紹后,肖志林捧著一束花,出現在了張變蘭的面前。
分開幾十年,兩個人的頭上都有了不少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可再相見時,他們之間的氛圍,還是像初戀那樣美好。
肖志林把手中的花,遞到了張變蘭的手中,他們的雙眼都紅了,眼神始終無法從對方身上移開。
肖志林說:
“你剛才說的話,我都聽到了,我和你一樣,也記掛著你,記掛著年輕時候的故事。”
現在的肖志林,同張變蘭一樣,也是單身狀態。
張變蘭的勇敢,加上肖志林的回應,終于成全了這一段因誤會而斷開的緣分,也讓兩個人的人生得到了圓滿。
每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和心境。
年輕時的張變蘭,因為自卑而產生誤會,也錯過了一段原本美滿的感情。
退休之后的她,早已經能夠理智地看待生活,雙向奔赴的兩個人,也終于走到了一起。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