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也是陽氣升發最旺盛的時候。王維的《苦行》——“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就形象的描述了夏至之后的高溫、高熱、高濕天氣特征。
俗話說“冬病夏養”,對于高尿酸癥的朋友來說,陽氣旺盛的夏至是調理和平衡體內尿酸水平絕佳的好機會,如果養護得當,到了冬天就能減少一些疼痛。
但隨著氣溫越來越高,不少人會選擇冰鎮西瓜、冰鎮啤酒、涼菜冷飲等一些寒涼食物來解暑去熱。而且人經常在空調房里生活、工作,長時間處于冷空氣中,也會加劇高尿酸引起的痛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癥。
痛風癥只是高尿酸眾多危害中比較明顯的一種表現,然而高尿酸的潛在性和持續性,帶來的長期危害比痛風更加嚴重!
比如“腎臟“就是深受高尿酸侵害的另一個重災區。大量尿酸鹽晶體沉積在腎臟,引起腎結石和腎間質損害,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腎臟功能不全和尿毒癥。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癥還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代謝綜合征等高危并發癥。
一般情況下,尿酸大部分通過尿液(腎臟)排出去,但是當尿酸含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尿酸鹽晶體沉積在腎臟、關節處,就會引發痛風、關節炎、慢性腎損傷、腎結石、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持續性關節痛等健康問題。
認識高尿酸的危害
1
關節損傷
血液中尿酸含量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會使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處,腳趾、腳踝、膝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會出現急性的劇烈疼痛、紅腫等現象。如不加控制,就會對身體的關節組織造成破壞性傷害,甚至引起慢性炎性,危害全身。
2
“腎功能終結者”
由于尿酸大部分經過腎臟排出,尿酸過高首先損傷的就是腎臟。可引起急性、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石病(腎結石)。長期處于高尿酸水平的人,很可能發展為慢性的腎臟損傷、腎臟形態異常、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
3
阻塞血管
尿酸是一種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人體含有的尿酸是很少的,但如果長期高尿酸的話,就會刺激血管壁,促進血液斑塊生成,從而促使“動脈樣硬化”的發生,嚴重的會引起腦缺血、心肌缺血、血管破裂等。
4
增加“三高”風險
高尿酸容易導致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因為尿酸水平上升,就可能會導致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從而影響到身體中的胰島素功能,進而可能會導致血糖上升。高尿酸通常伴隨“三高”一起出現,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說了這么多高尿素的危害,那什么是高尿酸呢?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高尿酸呢?接下來我們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高尿酸。
醫學上對高尿酸血癥的定義: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大于420μmol/L,即可判定為“高尿酸血癥”。
”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嘌呤多了尿酸自然就多了。那么嘌呤從哪里來的呢?一方面是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會產生大部分嘌呤,但都能自我代謝消耗掉。另一方面則是來自食物中的嘌呤,而備受人們喜愛的海鮮蝦蟹、啤酒等食物中嘌呤含量比普通肉類高出好幾倍。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尿酸超標?
男性尿酸正常值:149~416μmol/L
女性尿酸正常值:89~357μmo1/L
如果超出這個指標區間的話,就是尿酸高了,要注意及時的控制了。一般來說,血尿酸水平降到360μmol/L以下,才算達到了正常指標。只有嚴格的控制尿酸水平升高,才能防止痛風發作,減少高尿酸及并發癥帶來的痛苦。
海鮮類食物的嘌呤含量較高,也是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高嘌呤海鮮”的嘌呤含量表,希望對大家平時的飲食參考有所幫助。
其實光靠控制飲食少吃海鮮多吃蔬菜,來達到降低高尿酸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尿酸結晶無法被完全分解掉,高尿酸帶來的危害依舊存在,痛風、關節炎等健康問題依然無法得到解決。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專門針對降低尿酸、有效分解尿酸的健康茶飲——
青酸茶
由六款傳統草本植物合理搭配,菊苣、梔子、葛根、桑葉、百合、青錢柳。這款青酸茶的搭配能有效分解體內尿酸結晶、降低尿酸水平。
青酸茶中的菊苣,富含菊苣多糖、菊苣根多酚等成分,對改善尿酸水平、降尿酸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而梔子則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尿酸的排泄,從而降低血清尿酸含量,青錢柳,葛根、桑葉、百合則能幫助我們清除體內垃圾毒素,對抗體內炎癥,從而減輕腎臟的運化負擔。
堅持飲用青酸茶,能有效的幫助我們控制尿酸水平,減輕高尿酸帶來的痛風、關節炎癥、腎臟結石癥等健康危害。
另外提醒大家,盡量選擇在晨起或者傍晚比較涼爽的時候,多出門走動,盡量減少待在空調屋的時間,自然風更容易使人神清氣爽,從而減少進食去暑的涼性食物和海鮮類食物,減少攝入高嘌呤的機會,從食物源頭控制高尿酸的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