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死后不甘心大喊九個字,諸葛亮聽后羞愧難當,劉禪聽后淚如雨下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有很多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他們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文人墨客,或者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劍客俠士,亦或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軍事戰神。總而言之,在他們的身上都有一種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無私無畏的愛國精神。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述一位三國時期的牛人趙云,趙云堪稱是三國里面近乎完美的一個人物,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道德人品都讓人無可挑剔。
公元229年,蜀漢最后一位五虎上將趙云病逝,讓無數人扼腕嘆息。不過,通過《三國演義》中我們得知,趙云死后不甘心托夢給諸葛亮大喊九個字,諸葛亮聽后羞愧難當,劉禪聽后淚如雨下,那么問題來了,趙云死后究竟喊了哪九個字?為什么能夠讓諸葛亮羞愧難當?讓劉禪淚如雨下?
數百年以來,趙云的形象一直都是有口皆碑,也是三國演義唯一一個從來都沒有被黑過的人物,趙云最早是在公孫瓚手下任職,后來感覺公孫瓚太過怯懦不能成大事,就又跟隨了雄才大略的劉備。
趙云在跟隨劉備長達30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之戰以及后來的漢水之戰、箕谷之戰等等。劉備、關羽以及張飛的桃園三結義,其實已經默認將趙云當成了老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三國演義》中趙云多次將張飛喚作“三哥”便可想而知。
公元208年,曹操興兵80萬會師南下,劉備因為勢單力孤無奈率兵從新野敗逃往江陵,只因當時劉備執意要攜帶新野數十萬百姓相隨,導致在中途被曹操的追兵偷襲,在長坂坡被曹操打的潰不成軍,危機之下劉備撇下將兒子、老婆僅僅帶了幾個貼身隨從便溜之大吉了。
在敗逃的過程中不見了趙云,眾將領紛紛對劉備說:“趙云北逃,或是投降曹操去了!”而劉備則十分堅定的說:“子龍絕不會棄我而去,爾等休要胡言亂語!”果然,趙云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拼死救出了劉備的兒子阿斗(也就是蜀漢后主劉禪),印證了趙云的忠心。
公元209年,吳國孫權趁劉備在益州幫助劉璋攻打張魯的時候,想要讓自己的妹妹孫尚香攜帶阿斗一起返回江東,希望以此要挾劉備歸還原本屬于東吳的荊州。關鍵時刻,趙云心思縝密提前發現了孫夫人的不軌圖謀,“截江奪斗”再一次讓趙云成為了蜀漢不可或缺的一個重量級人物,同時趙云無意中也培養了和后主劉禪之間的感情。
由此可知,如果劉備能夠多活幾年的話,趙云的前途一定是不可限量,首先他不同于關羽的“傲上而不辱下”,其次也不像張飛的“酗酒鞭笞士卒”,含蓄內斂謹慎低調的性格讓他深受劉備信賴。然而,自從劉備托孤白帝城之后,趙云似乎就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冷落,很明顯這種冷落來自于蜀漢大權獨攬的丞相諸葛亮。
雖然趙云也曾跟隨諸葛亮北伐,可是這位昔日威震敵軍的長坂坡英雄做的都是一些打雜的工作,不是被當作疑兵引誘敵軍,就是負責押運糧草之類的后勤保障工作。趙云在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后帶著深深的遺憾病逝了,他自認為自己未能完成先帝劉備臨終囑托“護衛幼主,興復漢室”的重任,愧對劉備的知遇之恩。《三國演義》中,趙云不甘心于是便托夢給諸葛亮說了九個大字:“丞相,子龍死不瞑目啊!”
趙云托夢大喊的這九個大字,諸葛亮聽后也深感羞愧,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興復漢室,劉禪聽后更是淚如雨下,原來這位曾經數次救自己于危難之間的老英雄死后依舊還在為蜀漢一統三國而殷殷期盼。一代名將趙云的溘然長逝也讓無數三國粉絲為之痛苦不已,趙云的忠烈之心必將名垂青史被后人萬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