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懷瑾談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

南懷瑾談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

  今天上午來了,看到老和尚帶領大家在修行打坐,我趕快避開了,怕打擾到你們。總覺得你們這一代人,比我們當年活潑得多,連規矩威儀都不懂,好像一點恐懼的心理都沒有。這樣怎么能修行打坐呢?真的替你們擔心害怕!

  不過這話說回來,大家還是要把中國的古文學好,這樣就能夠看得懂佛經了。為什么我講古文要學好?大部分的佛經都是唐宋時期翻譯的,宋朝以后翻譯的佛經就非常少了。現代人連這個古文佛經都看不懂,你還怎么學佛法呢?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所以,我常常對出家的朋友說:唐宋時期的出家人,都是受人尊敬的,上至皇帝,下至貧民百姓。李白、杜甫、韓愈、蘇東坡這些文人,還包括歷代的皇帝,都有很多和尚朋友的。在那個時代,交一個和尚朋友,和現在交一個大科學家朋友是一樣的光榮。

  現在,我香港的家里,經常有出家同學出入。有人就警告我,讓那些出家人少到家里來,尤其正月不準來。我曉得,他們的意思是正月看到光頭,今年倒楣,會輸錢的。早晨起來看到和尚尼姑,唉!糟糕了,今天一定倒楣。有些人就“呸”這一下,你以為吐口水,他就是說破這個壞運氣。

  以前出家人身份那么高,今天卻這么低,這要怪只能怪自己。從南北朝開始,中國古代的憲法規定,出了家的人見到皇帝可以不跪。它的原因是什么?唐宋時期的這些出家人,他們的本事比進士、狀元都大,文化素質很高,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還有正、草、隸、篆四種書法,樣樣會。而且還懂世人都不懂的佛法。而今天呢?

不證菩提,不起此座

  聽說這里新修了禪堂,要打七。所謂打七,就是七天當中專門用功,參禪學道。為什么要七天專門用功呢?打七的傳統,是從中國唐代禪宗以后開始的,目的就是四個字:克期取證。就是指在自己指定的時間內,非成佛證道不可。譬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先修“無想定”三年。一個人要把自己的思想完全關閉三年,我們能做到嗎?我們夜里叫你馬上睡,有時候還睡不著。以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福德,他把自己的思想關閉了三年,得到了這個定。

  他又去找另一個老師,學非想非非想定,也修煉了三年。做到了以后,又去找新的老師。可是印度所有大師,他都學完了,沒有人可以找了。自己一個人跑到雪山,就是現在尼泊爾的北面、西藏的南面。他跑到這個雪山上修苦行。自己給自己苦吃,修了六年。據釋迦佛傳記和佛經記載,他每天只吃一顆果子。六年間,面黃肌瘦,肚子都餓扁了。這時,他才只有二十幾歲,可是已經很蒼老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營養不良。就這樣,釋迦牟尼佛修行了六年。

  現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都還存在修苦行。在印度,有些修苦行的人,把自己的頭發都拔光了,長出來就拔。用盡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磨練自己。有時候讓火烤,有時候泡在水里。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抱怨打坐很苦,看看他們這些修苦行的人吧!

  釋迦牟尼佛為什么要修苦行呢?因為在當時的印度,有些人認為苦行是道。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去修苦行,修了六年,他都做到了。之后,他就講一句話:苦行非道也。然后,沒有老師可找了,自己下山了,跑到印度恒河邊上。在那里,一個牧場里的小姐看到這個老和尚(其實那個時候他不過三十一歲)好可憐,快要死了,就供養他牛奶,使他恢復了普通人的生活。之后,他跑到恒河邊上的一棵樹下,就是那棵菩提樹。這棵樹原來不叫菩提樹,后來為了紀念他成道,才被稱為菩提樹。菩提者,覺悟也,大徹大悟的意思,梵文叫菩提。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盤腿打坐,不證菩提不起此座。我假使不大徹大悟,找出人生宇宙生命的真諦,不證得這個菩提,不大徹大悟,決不起此座。第一天,天眼通了;第二天,天耳通,至五、六天,六通具足。第七天早晨抬頭一看,睹明星而悟道!天快要亮的時候抬頭一看,天空什么都沒有,只有一顆辰星,這個時候他悟道了。他自己也感覺到奇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不能得道,不能成佛。

那我們在家、出家,天天想打坐成佛,是不是妄想呢?是不是執著呢?我們有時候自己解釋,我們這個是學佛,學佛不是妄想啊!非打坐不可,那不是執著嗎?那我不打坐好不好呢?也是執著啊!我不學佛總行吧,更執著!這樣講話就是禪宗。反正你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不對的更不對,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他就要走了,這一下他得道了。

  那樣才感動了天人,向他前面跪倒:您老人家不能走,您多生多世發愿,悟道了以后要度人,要度世間一切眾生。現在您得道了,怎么可以不弘法呢!

  所以《法華經》上到處看得到佛說的兩句話:止!止!我法妙難思。算了,算了,不要講了。我所得的法門非常妙,不是你們能用頭腦想出來的。我給你講了,就變成學問,變成知識,你的佛學詩文也高明了,但同時離這個道也越來越遠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說,止!止!我法妙難思。

  我說了這么久,就是給大家解釋打七,克期取證。佛沒有給自己規定七天,結果他七天悟道了。所以后世禪宗仿效他的行為,叫打七,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釋迦牟尼佛悟道,真正下了狠心。不要忘記,他曾經還是一個太子,但是他不愿意治理國家。他要追求生命的真諦,毅然出家了。以后,他經過十二年求證的苦修,才有后來七天的克期證道。

  為什么是七天呢?這和我們自己的文化也有關系!佛教文化是東漢以后才傳進中國的。《易經》上有:七日來復。宇宙生命,七天一個回轉。這是個科學的問題。大家只曉得講氣候。以陰歷為標準,五天叫作一候,三候叫作一氣,六候叫作一節。一年七十二個候,二十四氣,二十四個氣節。太陽、地球自轉與“七”這個數字都是有很大關系的,同大家修道也有絕對的關系。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要點,以后再慢慢給大家介紹。

  禪宗從唐代馬祖、百丈以后,慢慢形成了禪堂,出家人長年都在那里參禪修道,名曰:打七!學佛修道的人,如麻如粟,特別多。可是沒有一個成功的。

  很多人也都坐得很好,可以一天不動,在那干什么呢?還不是無想定,打坐睡覺。天天打坐,天天睡覺。因此,后來到了冬天,就嚴厲督促住禪堂人打七,禪宗里的打七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后來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打七,學凈土的人打佛七,拜經懺的也用七天。真正的禪堂打七,等到以后再慢慢給你們介紹,這些都是知識問題。

佛法是生命的科學

  今天我們來這不是來打七的,半天的時間怎么能打七呢?據說,今天讓我來這里,是要做一次研究的,主題就是“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的研究”。

  其實,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講的都是一個生命科學的問題,真正的佛法講的也是生命的科學。前幾年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大陸很流行練氣功。我就笑說,我們中國的寶貝多得很,氣功算什么!

  我們年輕的時候,先是練武功,武功練好了再練氣功,氣功練好了再進一步練道功,道功練好了再進一步練禪功,這可都是傳統的中國東西哦!

  有許多練氣功的人問我關于這個氣守丹田。我說知道什么是丹田嗎?道家講,下丹田在肚臍下面一寸三分,中丹田在男女兩個乳房的中間,上丹田在眉間。問我把氣守在哪個地方好?我說不要瞎搞了!告訴你們,尤其女性不到某一步功夫,不要隨便開始守下丹田,搞得不好就會血崩哦!

  氣守哪個丹田?丹田是什么,你也不懂,不要亂扯。我們人體是個皮做的,這個皮就像尼龍袋一樣,里頭裝了些肉,還裝了心肝脾肺腎。每個地方都有通路的,你吸一口氣,把它憋在肚臍眼下面那個地方,就留住啦!

  你看那個汽車輪胎,你把氣給它打進去,那個氣就留在中丹田不動,輪胎做得到嗎?那個氣進來之前,每個袋子都是滿的嘛,哪里還能停留在上丹田、中丹田?真停了,那就是癌癥!如果袋子是空的,氣會停留在那里。可停留在那里也是你的感覺啊,而且你把那個氣留在那里干什么呢?想給家里省瓦斯啊!家里不用買瓦斯了,給肚臍放個氣,飯就煮開了,是嗎?沒有這回事嘛!

  我這是講道理,不是批評氣功。我也會氣功,但是我不愿玩這個花樣。氣功是能幫你減輕一點痛苦,但根本就不能治好。我們可以統計一下,氣功到底有沒有把病人的病治好?該抬的抬起走,該爬的爬出去,該躺的還是躺在那里。醫不好的!我常常說,你們中醫、西醫兩邊不要爭了,好不好!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治不好病嘛!

  中國人有兩句老話: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不管中醫,還是西醫,不死的病自然能治好;該死的病,都是束手無策!所以說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中醫、西醫假使能醫得好病,那人都不會死了。可是你們照舊醫,他們照樣死啊!所以,該死的病,是醫不好的。

  所以,講到人體的科學,我改個名字,叫作生命科學,或者是生命物理。生命包含了一切,真正的佛法就是生命的科學,大家不要被它的宗教外衣困住了。這樣的話,就太可惜了。

  今天,我們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生命科學這一套,只有我們中國是一路領先的。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西方的科學文明只能作注解。

佛不是宗教

  我們的生命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科學家,每一個人都是哲學家,每一個人都是宗教家。我們的生命是怎么來的?天地是怎么來的?宇宙萬物是怎么來的?太陽是哪一天來的?

  西方宗教解釋,上帝造了天地。我說那誰造了上帝呢,總該有個外婆吧!如果上帝是外婆生的,那上帝的那個外外婆又是誰呀?一路追下去,追到底,還是追不出來。所以他們又說,謝絕參觀,不準問,信者就得救!我想說我是信你的,可你也總該讓我看一看嘛!宗教有什么東西,是不能讓人看的啊!所以,佛不是宗教。

  清朝名士鄭板橋講過幾句話:和尚,釋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佛法的真正奧義,是不拿出來的。如果把佛法變成一個宗教的迷信形式的話,那就成了釋迦牟尼佛的罪人。

  真正的佛法是個大科學。所以,宇宙怎么來的,人怎么來的,我們的命運為什么不同,人為什么要死?這些都是生命的道理,就是生命的科學。生了,必定是老,必定有病,必定死亡。生、老、病、死,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這個,跑去出家,他想要跳出這個范圍。

  今天,我們要請他老人家加被我們。如果釋迦牟尼佛在這里,我一定要問他:你老人家十九歲跑去出家,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最后不是證得菩提大徹大悟了嗎,為什么八十一歲就走了呢?這是科學問題,講宗教就不敢這樣講哦!釋迦牟尼佛自己有答案給你,只是大家不知道。

  宋朝有一個大文豪叫辛棄疾,他也是一個大軍事家、大俠客,更是個大忠臣。他是我們山東的老鄉,很愛喝酒,他曾經寫了這幾句詞:不飲便康強,佛壽須千百。八十余年入涅槃,且進杯中物。佛家是戒酒的,如果不飲酒就健康的話,那釋迦牟尼佛應該可以活一千歲,活一百歲啊!可是釋迦牟尼佛活到八十一歲就走了,所以我還是繼續喝我的吧!

  鄭板橋也講過這個話: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佛的戒律本來沒有戒酒,因為一位比丘喝了酒,糊涂了,犯了很多戒,后來才下命令把酒戒掉。所以這個戒不是性戒,是遮戒,方便之戒。佛門認為喝酒并不妨礙什么,可是會亂性。所以鄭板橋說,有酒學仙,無酒就學佛。這是笑話,順便講過來的。

  佛既然已經證得菩提大徹大悟了,為什么八十一歲還是走了?人的生命,是不是由自己做主呢?這些古書上有很多,只是現在沒有啦!

  禪宗標榜,參禪是了生死!我們先拿自己來研究,一般人學佛都想打坐,讓自己的身體能健康地活長一點。可是為什么《金剛經》教我們,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要認為學了佛以后,壽命就可以無量無邊了!我們先要把這個觀念去除。

   事實上,當我們念到《金剛經》中“無壽者相”的時候,雖然嘴上念了,可心里還是不甘啊!還是想要壽者相,想要多活一點。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我們現在做科學研究,先來探討一下生與死的問題。人怎么死的,人一生下來,就死掉了,你信不信?你決不信!道家有一個人,比佛還講得痛快,那就是莊子。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當一個生命剛剛生出來,也就是他死亡的開始。生是死的開始,死又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莊子曾引用過,孔子對弟子顏回說過的一句話:回也,交臂非故。什么叫“交臂非故”?我們兩個面對面走來,你走過來,我走過去。兩個人走到一排的時候,兩個膀子靠都沒有靠一下,你向這頭走了,而我向那頭走了。交臂非故,就是佛說的,諸行無常。

  世界上的東西,沒有一個是永恒存在,佛法稱之為無常,中國《易經》把它叫作變化。世界上,沒有一個生命是不變的,沒有一件事是不變的,都是無常的,不是永恒存在。生命是方生方死,當我們一歲的時候已經老了,比媽媽剛生下你,坐滿月的時候老得多了。當我們十歲的時候比兩、三歲的時候也老很多了。所以,每一天都有死亡,今天的,不是昨天的;明天的,也不是今天的。都在死亡,隨時在死亡。

  生過孩子的太太們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兩個手不大動的,大拇指放在手心里頭。所以后來道家打坐就用這個手印,叫做握固。嬰兒在床上特別喜歡蹬腳,因為他身體正在成長,所以我們常說七八歲的小孩狗都討厭。狗睡覺,他都跑去踢它一下。這就像狗長牙齒的時候,不咬不舒服一樣,人長牙齒的時候,不咬東西也不舒服,總感覺發癢發脹。小孩子也是兩個腿發脹,不踢不舒服,因為他的生命在成長。等到慢慢中年以后,大家坐起來就喜歡兩腿交起來,到老年根本就沒有生命了,生命的死亡從足底下開始。

  所以人常說養精蓄銳,精從足底生,精力也從足底下開始。換句話,寒也從足底生,所以我常常告訴人要穿襪子。你把下面兩個腿保護好了以后,上面少穿一點衣服都沒有問題。所以,醫學也該研究研究腿了。我們有腦科,國際上腦科權威的醫生,他只管頭不管腿的。

  其實還是有些老年人,他們足底都還是發燙的,坐下來腰桿也挺得很直,肚子也不大,這就是長壽之相。那個肚子大,不是腸子不對,就是你不注意骨頭的形態而導致的。人明明可以端正站得很好,可就是要偷懶。這樣一來整個體形骨骼都變了,變了就死得快了。

佛說我們的身體是四大組合,地、水、火、風。人要死的時候,地大先發生問題。快要死的時候,躺在醫院里,兩個腳不能動了。《論語》里說到,孔子的學生曾子臨死以前要“啟予足”,什么叫“啟予足”?自己兩個腳沒有知覺了,叫學生幫他把腳放好。“啟予手”,兩個手也不能動了,幫他把手也擺一擺。“而今以后可以免乎”,他曉得自己馬上要死了,所以說從現在起,我很放心,我知道一輩子沒有做錯過事,可以免除罪過了。

  所以,人要死的時候,先是地大分散,身體重了。所以我們假使年紀大了,沒有好好用功,覺得自己的身體不聽自己使喚了,走路也不方便了,這個就是地大出了問題,這是一個信號。然后要死了,覺得這個身體不能動,壓得很痛苦,身上好像被大石千斤壓下來一樣。這個時候,人還是可以救的。等到地大分散,水大分散,出冷汗了,那人就不行了。

  縱使經百劫,所做的業不會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這就是同是生命,而每個人的果報卻不同的原因。為什么人壽命有長短,相貌有美丑,遭遇有好壞,有些貧窮,有些得意?這都是不同的因,造就的不同的果。所以佛法的道理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假使這個道理都沒有搞清楚,那你是白學佛了。

  有一位老法師,他學問很好,當過大方丈。他給我講了三句話,我拍掌大笑。他說: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這是個輪回,三角的輪回。雖然這個是笑話,但是如果你學佛,還沒有把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這個道理搞清楚,那你真是白學了。

  大小乘的佛法,一切修持的法門,基本都建立在這個上面,這是因果定律。在自然物理科學界里也是被認可的。至于生命定律里,統統是因果的道理。

學佛依經不依論

  所以說,佛法是一門科學,一門關于生命的科學。要想體悟其中的奧義,必須得讀佛家經典。佛說的經典是最重要的,至于后世的“論”都是佛的弟子——那些菩薩與尊者們,根據佛法的修持而著成的。雖然有些“論”著得非常了不起的,但到底還是菩薩、尊者們的著作,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講的原著。所以學佛一定要注意:第一,依經不依論。第二,依法不依人。

   每一本佛經,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對話討論集,被弟子們記錄下來,就是后世所說的經典。其實,也應該叫作佛法。

  佛法,這個“法”字的意思包括什么呢?一切事,一切理,綜合攏來就叫作法。什么叫一切事呢?譬如我們學禪、打坐、練功夫,這是一個事實。功夫就是一個事實,那不是理論能夠講的。譬如,兩個腿能不能盤起來,那也是一個事實。所以,事和理結合起來就叫法,就是佛法的法。所以,依佛法不依人。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只有佛經里還有差別,有些佛經是不了義的經典。什么叫不了義?就是不徹底的,不究竟的。所以要依了義,“了”就是徹底的意思。有些小乘經典,甚至還有后世偽造的經典,都是靠不住的。所以說,不依不了義。

  第四,依智不依識。學習真正的佛法,是需要高度的智慧,不是靠腦筋,或者是書本、常識與思想而來的。譬如大家學佛,都曉得四大皆空。那肚子餓了,你不要吃飯,看你空得了不?你就空不了。天冷了,不要穿衣服,你做得到嗎?做不到。我常說最怕學佛的人。為什么?來了以后,看到你合個掌,一臉的佛氣,滿口的佛話,可是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恐怕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所以,真正的學佛,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佛法是智慧的學問,不是一般的常識,也不是一般的思想。

  我說這一番話的重點,是希望大家對我不要寄望太高,我是個非常普通的人,只是比你們多活了幾年,比你們多吃了一點鹽巴,如此而已。倚老賣老,只有這一點那還可以,其他都不行的。我從十一二歲開始就喜歡這個,到現在頭發也白了,人也老了,還是一無所成。雖然會寫幾本書,不過那都是騙人的,肚子餓了才去寫書的。只能講這些了,其他的還是期望大家能自己去領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非凡眷侶—大迦葉和妙賢的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長
佛陀十大弟子
佛教始祖
外道和內道的區別
佛系-成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泊头市| 东源县| 尤溪县| 榆中县| 镇原县| 邮箱| 田阳县| 额尔古纳市| 丰县| 景宁| 福州市| 永川市| 门头沟区| 子长县| 监利县| 乌兰浩特市| 颍上县| 巩留县| 台湾省| 海城市| 克东县| 峡江县| 新郑市| 安乡县| 北碚区| 尖扎县| 错那县| 永登县| 永州市| 桐乡市| 义乌市| 工布江达县| 宝丰县| 洛阳市| 商河县| 邯郸市| 灯塔市| 宜昌市| 阜阳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