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十二月,我在異地寫下這篇年度讀書總結,距離2021結束還有5天,這也是我獨自在上海的第13天。每次年末整理的時候都會有一種:“阿,時間真的已經溜走了呢,這一年真的要結束了。”遲遲不開始像是對過去的留念與不舍,因為每份時光都是無法復刻的,讀過的每本書都對我有特殊意義。書籍是有生命的,他們期待著我在日后某天再回去和他們坐下來聊幾句,聊生活的改變,聊聊我們現在如何看待彼此,我深信那些屬于我們的時光不應該被忘記。文字是呼喚回憶的方式,所以這篇日記誕生了。我聽到所有讀過的書都在跟我說:come back, then go forward.
寫總結首先是對自己這一年的閱讀旅程的回看,也是為了讓自己目標更加清晰地向前看。靠岸,等待下次揚帆起航。
文字的第一讀者是自己,只有對自己真誠,才有可能在周圍產生漣漪。對生活如此,對閱讀更是如此。這篇總結我會更寬廣的方式去談論我2021年讀過的那些書,不會具體去說某本書,只是談論「閱讀」這件事情,我更想闡述「閱讀」這個狀態以及我作為一個「喜歡閱讀的人」的所想所感。
首先,「Come back, and nice to meet u again .」再次回看這些讀過的書,真的有很多話想說,雖然每個月我都在這里寫日記,但想法總是源源不斷的跳出來,想要表達,想要創造。
在年初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50本,平均每個月4本平穩的流淌著,但是到中旬我的生活發生了些變動,現實困境使我非常渴望閱讀和提升,也就是從7月開始,每個月翻倍式閱讀,后面幾個月平均達到了15本。我向內看到了更深處的自己,那些脆弱、不堪與敏感。但正是長達三個月的「修禪」(我在家幾乎0社交,每天運動/讀書/做飯/遠離了網絡)讓我有了很大的轉變,直到十月,我寫了日記「find your spark」,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自己,一直延續到現在,狀態都非常棒。數量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今年隱隱還是有個小愿望想完成100本書,結果做到了,今年一共讀完了103本,最后一本重讀了兩年前很有收獲的《人生的智慧》。
放一張今年的書單gallery:
今年有一個轉變是讀的大部分都是紙質書,之前兩年讀的電子比較多。如果說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現在的我更有一種我在「讀書」的感覺,觸摸紙張,感受一行一行的文字,時間仿佛安靜了下來,電子書會有跳躍的感覺。我喜歡逛實體書店,喜歡偶然的相遇,觸摸每本書,留意他們的作者簡介、出版社、封面設計,這些都是前兩年很少有的感受,一本實體書在我觸摸到ta的那一刻,作者的情緒、編輯的努力、甚至封面設計師的心意,都匯聚成為了來到我面前的這份「禮物」。我會十分珍惜這份相遇,如果我花錢將本書買回去,ta對我的意義有多了一層。而電子書海洋十分浩瀚,你可以花幾秒就找到一本想讀的書,同時也可以花幾秒將一本書拋棄,而實體書的分量就更厚重些,我喜歡更深、更真實的連接。當然無論載體是什么,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我在這里也只是陳述我的主觀感受。
今年讀完的書大部分都是4星或者5星,一本書如果不合我胃口我會放棄,時間寶貴,這對我和書都是一種消耗,我相信如果我們有緣一定會在其他時間相遇的,在我看來,人生沒有什么非讀不可的書,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自己的路要走,無數個選擇組成了我們的生活。在合適時間遇到合適的書簡直是像是中獎,但我今年讀的書大部分都剛剛好 ,我想也許是我更加了解自己了,所以能夠作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現在讀不懂的書我會放到以后在讀,比如今年讀卡爾維諾幾本我總是讀不進去,我就暫時放一放。但是讀到《馬可瓦爾多》卻意外驚喜、好讀。
下面我會聊了聊我今年喜歡的書:
一、小說(短篇合集)
夏天讀了好幾本短篇,都特別喜歡:《兩全其美》、《奧莉芙·基特里奇》、《清潔女工手冊》、《逃離》、《當我們在談愛情時,我們在談什么?》,對我來說短篇像是生活的止疼片,情緒來臨時隨手打開一本,進入一個故事,收獲一段體驗,從中抽離回來再觀望自己的生活,煥然一新。就像清潔女工手冊扉頁上寫的“你讀完這些故事,推開門走出洗衣店,感到自己煥然一新。”那份意猶未盡可以持續很久很久。
二、成為自己(工具書)
今年讀了些工具書,比較想單獨拿出來談的是 邁克·辛格的《臣服實驗》和《清醒地活》,他是一位冥想大師,我是偶然受到推薦讀的這本書,十二月又在一期播客聽到新出的這本 《清醒地活》,收獲是很大的。今年一直在學習如何自己相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在各方面向內探尋,這兩本書于我意義非凡。如果對這方面有思考,讀進去,真的會改變非常大,并不是說改變是你突然可以5.30起床了,或掙多少錢、通過什么考試,而是你自己內心的那份聲音更清晰和堅定了,而感受者只有你自己。此外我在十二月參加了一個瑜伽打卡活動,讓我再一次回到了和自己相處,感受呼吸和心跳的頻率,感受當下情緒的流動,我想書中所陳述的那份寧靜我有體會到,并且十分珍惜。將日常生活與所讀內容結合起來很是非常美妙的體驗。還學習了一些整理術:《深度數位大掃除》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還有其他的知識拓展:《法醫報告》、《一個園丁的一年》、《你不懂咖啡》、《100個 基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三、日子是值得過的(生活哲學)
有些俏皮可愛同時有收獲,讀的門檻并不難的書很想推薦,比如《毛毛》、《奧斯卡與玫瑰奶奶》、《柳林風聲》、《生活蒙太奇》、《善良、酷、做自己》、《馬可瓦爾多》、《有呀有呀書店》、《非普通讀者》。
四 、我們需要健康的身體和靈魂
想推薦一些對焦慮緩解,整理自己狀態有幫助的書比如:《活下去的理由》、《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心》、《人間值得》、《焦慮的人》、《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人生的智慧》、《強風吹拂》。還有幾本去年讀的對心理健康很有幫助的書想推薦:《精神焦慮癥的自救 》,雖然是病理分析卷,但是不會難讀,實用性強。還有卡倫·霍尼的《我們時代的精神癥人格》、《我們內心的沖突》、《自我分析》。
五:學會去愛(理論&小說)
今年的我依然對親密關系有很多疑問,讀了大量的書,試圖尋找到答案。我讀了《致D》、《往復書簡:初戀與不倫》、《讓我獨自一人》、《愛的藝術》、《愛的五種能力》、《愛得多重奏》、《愛情筆記》,大部分都是五星。
讀書中的愛情讓我意識到愛的形態有很多種,有凄美悲涼的愛情,比如《假面的告白》、《沉潛的瀑布》、《獵物》,也會有熾熱瘋狂的愛:《純真博物館》、《愛情筆記》,但無一例外都在歌頌愛的高貴與稀缺,人們渴望愛卻又推開愛,向往緊密又躲避連接。在對方離開之前選擇先行逃離,怕被傷害而選擇不去愛,反復確認愛的獨一性,缺失安全感在邊緣不斷試探。
愛這個話題會伴隨我們一生,我們在遇到對方之前首先得是一個完整的人,對方也需是,這樣才會真的產生愛的實踐,才會獲得我們想要的成長。我想讀此類書,這些情愛能夠消解我們很大一部分的不解與欲望 。很多話題到深處都在映照我們的本真,都變成了哲學問題,我們是誰?在關系中我們想成為什么?在故事中迷失亦或者在現實中逃離,都有種別樣的美阿。愛還是要去行動,書本中能了解到的還是太少、太膚淺了。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可以勇敢去愛,收獲不一樣的人生精彩。不要害怕傷害,要勇敢。愛很好,你也很好。
六:作為一個女性(女性主義書單)
這是個特別的專欄:親密關系、女性主義與書單,我們到底該如何與愛相處?我有在播客群中問過大家什么時候開始有女性主義的意識,大部分人回答是因為家里有弟弟/哥哥,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年初我讀了一本《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獲得了特別多的共鳴,很多女性選擇沉默,不說出自己的故事,這樣就導致連接消失了,讀到書,聽到播客我才知道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充滿了這些糟糕的事情,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在遭遇這些,并且我們并不應該經歷這些。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系統地去接觸女性主義,讀了《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厭女》、《親愛的安吉維拉》、《愛說教的男人》、《閱讀浪漫小說》、《可是我偏偏不喜歡》、《蝲蛄吟唱的地方 》、《奧麗芙·基特里奇》、《破局者》、《覺醒》,也聽了非常多之類的播客,備受鼓舞。“原來不止我這樣”“這些一直存在的其實并不合理。”只有首先看到了問題,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最近出了太多新聞讓我心痛,也讓我意識到有太多女生根本沒有覺醒,沒有把自己作一個完整的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把自己放在弱者、被動的位置,這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所以我在這里呼吁大家「用知識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讓手中的力量更加牢固,讓我們幫助彼此。我們該如何自救?我們需要擁有屬于我們自己的武器,我想閱讀就是我們的武器。
七:讀讀詩生活會變漂亮
今年讀到的詩都還蠻喜歡的,有《萬物靜默如謎》、《在春天走進果園》、《火:魯米抒情詩》、《雪萊詩選》、《因思念而沉著》、《我深愛我們一起相處的這些夜晚》、《偷走睡眠的人》、《憤怒與神秘》、《我將宇宙隨身攜帶》、《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宵》,今年最幸運的事是遇到了詩人魯米,我想我會永遠愛他,直到老去。
今年特別喜歡的作家是雷蒙德·卡佛和三島由紀夫、女作家露西亞·柏林、李滄東以及詩人魯米和佩索阿。大部分的書對我都有特殊意義,如果非要我選出我的年度top9,私心想給:《金閣寺》、《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鹿川有許多糞》、《奧麗芙·基特里奇》、《清潔女工手冊》、《在春天走進果園》、《清醒的活》、《蝲蛄吟唱的地方》、《強風吹拂》。
寫在后面:昨天聽「得意忘形」no.39,張老師說,新的一年不再希望自己可以勇攀高峰,只是繼續堆積木,喜歡這個比喻,我讀的書、走過的路,也是我人生的小小積木哇,不再去追求什么目的,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正如我的標題 :讀書是我的生活方式。
一些紀念:
除了讀書,想對認真生活的自己說:不要輕易卸掉自己的電池(讀書對我來說是充電),繼續坦誠地面對自己,好好生活,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切才剛剛開始。
新的一年也要繼續保持閱讀、鍛煉、聽播客、記錄、生活,用心去維護一顆健康心靈的自然狀態。
還有一些小彩蛋,今年自己一個人去了不少書店,分別有:
鄭州:北島書店、鄭品書舍、西西弗書店
廣州:1200 bookshop
長沙:止間書店、西西弗書店
北京:多抓魚、雍和書庭、昆侖書集
上海:思南書局、大隱書局、鳥屋書店、「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女性書展、上戲藝術書店、Vintage書店(瑞金醫院附近)、garden books(英文原版書)、上海香港三聯書店、思南書局詩歌店、大眾書局
我真的很喜歡在書房尋寶,接下來還會繼續去探索不同的書店。
最后附上我今年的閱讀清單表格版,共103本,標簽已經分的很清晰,方便大家查看:
寫在最后:讀書是我的愛好、是生活方式,在這閱讀旅程中的百般滋味只有我自己才能懂得,感謝所有我遇到過的書,感謝我的朋友們。這篇日記涵蓋的內容沒有很具體,我在豆瓣標記的「已讀」都是用心寫的,主要陳述感受,雖沒有太多文學性,但是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幫助。
新的一年快來了,我已經列了好幾本想讀,迫不及待的開始一月的書單了啦,2022讓我們一起陪伴彼此,讀更多好書吧~
以上就是我的閱讀總結,以書會友,謝謝你在這里。
effi,2021.12.26,寫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