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夫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司馬懿的寵姬,生司馬懿第九子趙王司馬倫,其后司馬倫在八王之亂中稱帝。在真實的歷史上,柏夫人很得司馬懿的寵愛。《晉書·后妃傳》里就記載了這樣的一段故事:司馬懿十分寵愛柏夫人,疏遠夫人張春華,張春華難以見到司馬懿一面。司馬懿生病的時候張春華去探病,司馬懿對張春華說:“面目可憎的老東西,怎么還麻煩你出來!”
司馬氏父子三人經過數十年的時間,終于逐漸掌握了魏國的朝政。最終,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逼迫曹魏皇帝曹奐禪讓,建立晉朝。
司馬炎在當上皇帝之后,反思曹魏政權為何會被司馬氏父子所奪,他得出的結論是宗族不強。曹氏人丁不旺,致使曹爽被殺,大權落入司馬家。而反觀司馬家,在司馬懿那一代就有司馬八達,而司馬懿又有九個兒子。司馬家人丁不可謂不望。于是,晉武帝司馬炎要將他的爺爺、叔叔、兄弟們統統利用起來,鞏固大晉王朝。
他解除了天下武備,大肆分封諸王,并令諸王統兵。這樣一來的結果導致諸王有了實質上的權力,開始躁動起來了。大風起于青萍之末,晉武帝的繼任者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癡。皇后賈南風是個又丑又狠的女人。晉惠帝的太子司馬遹很聰慧,卻被心狠手毒的賈南風給害死了。于是,一場蕭薔之禍在晉朝宗室之間展開,史稱“八王之亂”。
我們都知道歷史書上說,“八王之亂”中西晉皇室子弟自相殘殺,導致中原空虛,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趁機入侵,造成了“五胡亂華”。其實“八王之亂”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只能說是宮斗階段,還可以收拾,后一個階段才是不可收拾的混戰階段,而后面這個階段正是司馬倫一手開啟的。
“八王之亂”的根源是西晉皇室的內斗。晉武帝司馬炎臨終時,以外戚楊駿、宗室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楊駿又排擠走司馬亮,獨自秉政。
司馬倫當時是太子太傅,常討好賈南風,一向為賈南風所信任,掌握了守衛皇宮的禁軍。太子被廢時司馬倫與孫秀等人密謀要推翻賈皇后黨羽。司馬倫、孫秀勸賈南風一黨盡早殺了太子,以斷絕大家要復位太子的希望。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殺。司馬倫、孫秀等人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發兵收捕賈皇后及其黨羽,廢賈皇后為庶人,司馬倫又以偽詔書讓賈南風喝下金屑酒而死。
事后司馬倫偽造詔書自封相國,孫秀等人都被封大郡,握有兵權。司馬倫一黨掌握了朝政大權。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為帝。在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聯合關中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颙、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與孫秀興兵反擊,戰敗,死者近10萬人。司馬倫后來被囚禁于金墉城,也被賜金屑酒而死。至此,司馬倫一黨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