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達安基因(002030)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達安基因”)發布2017年財報。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根據其經營動向與財務數據、以及行業內相近或相同業務的標榜供應商數據,解讀其年報數據的幾大看點。
看點一:2017年達安基因營業收入規模首次降低,復星醫藥市場最大
2011年以來,達安基因每年營業收入保持增長,在2013年最高增幅達46.5%。2017年,達安基因營業收入實現15.4億元,首次出現下降,較2016年縮減了4.3%。
圖表1:2011-2017年達安基因營業收入及增速(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對行業內已經公布年報的五大供應商進行比較,2017年,復星醫藥(600196)市場體量最大,營業收入達到185億元,其營業利潤為40.7億元;而達安基因的營業收入為15.4億元,營業利潤為1.11億元。同時,九強生物(300406)營業利潤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最高,達47%;達安基因僅為7%,盈利能力相對較弱。
圖表2:2017年行業內五大供應商營業收入與營業利潤情況比較(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看點二:生物制品業務收入略有縮減,儀器類產品擴大生產規模
2017年,達安基因生物制品業務營收規模降至14.66億元,同時金融服務業務收入升至0.77億元,占比增加。從產品結構上看,試劑類、儀器類與服務仍占大頭,2017年營收規模分別為6.60億元、2.11億元和5.73億元。
圖表3:2016-2017年達安基因營業收入業務及主要產品結構(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達安基因的儀器類產品自2012年擴大生產規模以來,產銷率波動下降;2017年產量大幅增加至585臺,銷量444臺,主要是因為公司預計部分小型儀器市場需求增加,增加生產量而進行備貨。
圖表4:2012-2017年達安基因生物制品業儀器類產銷率情況(單位:盒,%)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看點三:大力投資,推進產業鏈發展
達安基因以投資推進產業鏈發展的模式,以關注醫療大健康領域為重點,構建起全國性網絡化多層次業務平臺。公司已經擁有以達安基因為核心的PCR、公共衛生、儀器、病理、時間分辨熒光免疫產品(TRF)、免疫、血篩、科研服務等八條產品線和以達安臨檢為核心的醫學獨立實驗室網絡。
圖表5:達安基因市場領域布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4年-2016年是達安基因投資高峰期,三年中,達安基因分別發起了6次、5次、6次投資;2017年達安基因投資4次,其中3次為天使輪投資,金額均未披露。截至目前,達安基因擁有在行業內處于市場領導地位的“達安基因”品牌,以及在行業內處于市場領先地位的“云康”、“達瑞生物”等品牌,以及區域優勢品牌“中山生物”。
圖表6:2010-2017年達安基因主要投資事件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看點四:研發投入逐年增加,投入強度次于艾德生物
達安基因以平臺化建設為基本定位,構建了核酸診斷技術平臺、測序診斷技術平臺、免疫學診斷技術平臺、細胞學診斷技術平臺、生化診斷技術平臺和其他新興診斷技術平臺并行發展的技術及產品研發體系,形成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研發平臺。達安基因研發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達安基因研發投入金額達1.6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0%以上。對比發現,復興醫藥在年內研發投入高達15.2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8.3%;而艾德生物(300685)研發投入為0.5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相對最高,達15.4%。
圖表7:2011-2017年達安基因研發投入金額規模情況及2017年幾大競爭者比較(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達安基因共取得專利19項,相對九強生物、艾德生物與中生北控有較快的進展;同時,復星醫藥在年內獲得25項專利授權。
圖表8:2017年達安基因與幾大供應商取得專利情況比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看點五:盈利質量欠佳,行業內估值排名中上
2014年之后,達安基因的歸屬凈利潤波動下降,2017年約0.9億元。同時,達安基因經營活動中現金流量凈額從2015年起一直為負,2017年為-2.20億元,凈現比因而降至-2.54,盈利質量依然欠佳。
圖表9:2011-2017年達安基因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達安基因2017年財報發布后——截至2018年4月,行業內十大供應商市值對比如下圖所示。其中,復星醫藥以1018億元的市值位列行業前三;達安基因市值為118億元,低于行業平均估值157億元。
圖表10:截至2018年4月中旬達安基因與行業內標桿企業估值對比(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