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傷一針療法臨證選穴補遺:
(1)山東中醫藥大學高樹中老師在其《靈樞詮用·一針療法》一書中,曾總結其急性腰扭傷的一針療法選穴。如下(有“補”字的,為吾或別人的經驗穴):A:病在督脈,取人中或齦交異點或后溪。
B:病在足太陽經,選后溪。補:亦可首選攢竹(高立山的經驗)穴,次選昆侖(張士杰的經驗)或跗陽穴。
C:病在距脊柱正中0.5寸,選手三里穴(患側)。
D:病在距脊柱正中3寸(一巴掌),取太沖穴(患側)。
現吾再補充之:A:病在腎區附近取中渚穴(患側)。
B:病在髖關節附近取合谷穴(健側)。
C:病在臀部,若咳則痛劇,取魚際穴。
D:病在臀部,又屬足少陽經所屬,則取中渚穴。
(2)急性腰扭傷,臨證時還有許多較為復雜的伴隨證狀,如何處理?在這方面,高立山老師在其【《針灸心悟·學苑出版社,2006年,北京》】一書中總結的較為祥細,現拿來分述如下:若腰痛為,A:低頭痛重:則針大椎穴。
B:伸膝痛重:則針天柱穴。
C:腰痛及腹:則針天樞穴。
D:咳嗽痛重:則針陽陵泉。
E:行走疼痛:則灸痛點上下左右各一寸處。
F:腰痛及背:則針肝俞。
G:腰痛及腿:則針秩邊穴。
H:受風寒痛:則針后溪穴。
(3)急性腰扭傷,若常規方法不效,屬頑固型者,則可考慮用彭靜山之法——以陰治陽法,即選腰痛點之腹部對應點針刺之,往往可獲奇效也!(彭氏經驗:人身之臍與命門穴相對,以此上下左右量取腰痛點與腹部之對應點,乃刺之)。
以上,即為吾針灸臨證時治療急性腰扭傷常用之法,且療效顯著,頗符合“用針稀疏”之古訓也!然而,臨證時尚可見急性腰扭傷治療不極時而轉化為慢性者,或本身即有慢性腰痛而急性發作者,常見的有:黎明腰痛,余常以針氣海俞治之;腎虛腰痛,余常以針復溜穴治之;腰部脹痛,余常以針合谷穴治之。
關于急性腰扭傷的一針療法選穴,臨證時可用之穴頗多,各家針法亦各取其勝。但吾等認為,無論如何選穴,都應以“驗,簡,便,廉”為其取穴原則。誠如是,則為患者之福也!以上所列,難免掛一漏萬,有不當之處或有可補充之建議,還請各針友指證!總之,此處所謂總結或補遺之文字,只為針灸臨證用之方便而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