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小區(qū)有一個圖書館,為了方便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專門布置出一面墻的童話故事書,還可以免費(fèi)借閱。
鄰居桐桐媽跟我訴苦,說自己本來是每晚都會給桐桐念故事書,比如《一千零一夜》和《格林童話》。
問題就出在《格林童話》里的《白雪公主》上,聽了一遍以后桐桐就愛不釋手,每晚都要聽。
“王子情不自禁地俯身吻了公主”、“王子和公主永遠(yuǎn)快樂地生活在一起”這些情節(jié)讓桐桐無法自拔,甚至整日纏著爸爸和姥爺要王子的吻。
除了索吻,桐桐對《白雪公主》的看法也讓夫妻倆不知該說是“對”還是“錯”。
比如“后媽永遠(yuǎn)是壞媽媽”,“王子親吻白雪公主后,白雪就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只要親親了,我就可以得到幸福了。”
聽了桐桐媽的話,再想起鹿媽跟我念叨的事情,覺得有些童話還是有必要科普一下。
心理學(xué)家李子勛老師也說,現(xiàn)在很多成人的問題,其實(shí)是深受兒時讀過的一些童話影響。
接下來是每個女孩都聽過的三篇世界著名“毒”童話,我們簡單分析一下潛藏“毒素”。
02
毒童話之首:《白雪公主》
在遙遠(yuǎn)的國度有一位膚白貌美的公主,叫白雪。
白雪有一位后媽王后,不僅愛慕虛榮,還貪戀美貌,總是愛問鏡子:“魔鏡魔鏡,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當(dāng)鏡子說是白雪公主時,王后就指派獵人去暗殺白雪,美麗的白雪公主受繼母的嫉妒而被多次置于死地,最后在七個小矮人和王子的幫助下獲得新生活。
直到有一天,王后偽裝成巫婆,騙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
吃下毒蘋果的白雪公主陷入昏睡,被隨后出現(xiàn)的王子用親吻拯救,最終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
聽起來很美好是不是?下面我們來看看“毒”在哪里。
電影《冰雪奇緣》中安娜公主的配音演員貝爾,站出來實(shí)名制diss《白雪公主》。
貝爾有兩個女兒,一個5歲,一個3歲。
在讀《白雪公主》時,她對孩子說:“你們不覺得奇怪嗎?白雪公主為什么不反問巫婆‘蘋果哪兒來的?我為什么非得聽你的話乖乖吃下?’”
“記住!永遠(yuǎn)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白雪公主》在貝爾這里成了教育女兒的反例。
此外,貝爾覺得童話里還有一點(diǎn)尤其值得反對:“白雪公主沉睡的時候,那個親吻她的王子到底憑什么未經(jīng)任何人允許就親吻別人?”
“只要你不允許,任何人都不可以觸碰你的身體!”這也是她想告訴兩個女兒的。
有時候我自己翻看《白雪公主》時,也會困惑。
為什么新王后嫉妒白雪的美貌,就一定非得三番兩次謀殺白雪呢?
她闖進(jìn)小矮人們的家,“每個盤子都吃一點(diǎn)”“凳子倒了不扶”“睡在小矮人的床上”......這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公主該有的行為嗎?
平凡人家的女孩應(yīng)該是通過辛勤的工作和得體的行為,被人稱贊。
而白雪公主呢?僅僅是依靠美麗的臉蛋,就從獵人的手下逃脫,得到七個小矮人的幫助,還用睡顏?zhàn)屚踝右灰妰A心。
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是從白雪公主的“美”展開的,仿佛在告訴所有女孩,擁有了美麗,就會擁有一切。
03
無腦傻白甜:《灰姑娘》
從前,有一位好看心善的姑娘辛德瑞拉,不幸的是,她的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
惡毒的繼母和兩位壞心腸的姐姐對她百般折磨,辛德瑞拉總是在做臟活,全身灰塵撲撲,被戲稱為“灰姑娘”。
后來,灰姑娘受到仙女的幫助,乘著南瓜馬車,穿著水晶鞋,出席了王子舉辦的舞會。
和所有無腦瑪麗蘇劇情一樣,王子被灰姑娘迷倒,向她求婚,灰姑娘答應(yīng)了,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南瓜馬車、水晶鞋,幾乎是所有女孩童年時最美的公主夢。
可現(xiàn)在重溫這則童話,似乎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女生只要嫁給有錢人就可以飛上枝頭變鳳凰,她之所以會成功,是因?yàn)榕c兩個丑陋的姐妹相比,她打扮好看,更有魅力。
三大經(jīng)典童話之一的《灰姑娘》,辛德瑞拉費(fèi)盡心機(jī),到最后僅僅是為了攀上高枝變鳳凰?
記得《加勒比海盜》的女主角——凱拉·奈特莉,在艾倫秀上講起自己給3歲女兒挑動畫片的原則:
凱拉第一反對的就是《灰姑娘》,因?yàn)榕餍恋氯鹄娜松褪堑戎粋€高富帥來拯救她。
她說:“不需要這樣,女孩是可以自救的!”
心理咨詢師夢非曾說過,“灰姑娘”的人設(shè)實(shí)在太過深入人心,以至于她成了眾多出身平凡但志存高遠(yuǎn)的普通女孩子童年最向往的夢想。
有夢想是好事情,但問題是你如何去實(shí)現(xiàn)它。
《灰姑娘》對女孩產(chǎn)生的最直接的婚戀暗示是,穿戴美麗,然后去遇見一位“王子”,嫁個富一代甚至富二代,丑小鴨瞬間變白天鵝,從此一步登天。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感覺細(xì)思極恐。
04
被愛沖昏頭腦的:《海的女兒》
我想,當(dāng)你在給女兒讀《海的女兒》時,那么故事情節(jié)基本上是這樣的:
生活在海洋深處的海公主小美人魚,厭倦了海底自由自在的生活和300年長壽的生命,在一次浮出水面后遇到了一見傾心的王子。
為了和王子朝夕相處,小美人魚不惜把美妙的歌喉丟棄在惡毒的巫婆手里,還要忍受把魚尾變成人腿后所帶來的巨大的痛苦。
然而這一切王子都不知情,最后娶了人類的公主為妻。
故事的最后,小美人魚跳入大海,變成了海上的泡沫......
聽起來凄凄慘慘戚戚,但到了你女兒的耳朵里,可能就變成了:
真愛就是要犧牲自己(拋棄自己的父母和手足);
女孩可以不珍惜自己原本的樣子,即使付出大代價也要去徹底改變(用自己的聲音和巫婆交換人類的腿);
愛情>生命,得不到愛情,人生就沒有任何意義,生命也沒有存在的價值(跳海變成泡沫);
凱拉·奈特莉說的第二個“禁止女兒觀看”的童話,就是《小美人魚》。
她說:“《海的女兒》可以說是感動了無數(shù)少女,但她拋棄了自己的父母和姐妹,by the way,她的父母可是海底的國王和王后啊!還放棄自己的嗓音和魚尾,僅僅是為了接近人類王子......”
“請告訴你的女兒,不可以!別說是聲音了,沒有任何人能值得你放棄任何東西!”
再想想新聞爆出的那些因?yàn)槭俣x擇輕生的女孩,覺得失去了“愛情”就好像失去了全世界,又何嘗不是“小美人魚”的翻版。
05
這些童話故事里,女性的角色總是被定位成“柔弱無腦、等待別人拯救”的傻白甜,年齡尚小的女孩,不具備分辨能力,很容易思維受限,影響深遠(yuǎn)。
曾有個讀者朋友@蓮花素手,就有講過自己女兒的故事。
在她女兒很小的時候,她就給女兒講故事。那時書的可選性不多,只能選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
于是女兒在這些童話故事里長大,心性天真爛漫,還保有孩子的純真,但矛盾也就發(fā)生在這里。
她的女兒從在香港讀本科,到后來去英國讀研究生,她總是會發(fā)現(xiàn)女兒會因?yàn)榭吹浆F(xiàn)實(shí)社會的冷酷而感到不適應(yīng),覺得自己在同齡人中有著不成熟的心性,自己太純真,顯得弱小又無力。
當(dāng)女兒向她抱怨“都怪你給我埋下的童話美夢!”時,她開始反思,檢討自己的
意識中,對于構(gòu)建給孩子的“童話世界”的標(biāo)準(zhǔn)。
那些經(jīng)典童話故事中對于善惡標(biāo)準(zhǔn)的判斷是否過于單一和僵硬?
那些特設(shè)的唯美的人生畫面是不是另一種麻痹?
在女兒讀書過程中,自己是否太過于僵硬地傳遞理想國中的單一處事原則,而沒有注意到多元化思維在今天世界里的意義?
后來她和女兒討論這件事兒,女兒的一番話讓她領(lǐng)悟得更加透徹。
她女兒說:“如果媽媽選擇用童話圈養(yǎng)女兒,女兒會延遲對真實(shí)世界的認(rèn)知。功利地來說,還是早些讓孩子知曉世界上的生存規(guī)則比較好。”
06
借用李子勛老師的一句話:
五歲前的孩子,為他們選讀童話要慎重。
五歲以后可以給孩子適當(dāng)引導(dǎo),把童話中的一些內(nèi)容進(jìn)行智慧性的轉(zhuǎn)化,轉(zhuǎn)化為孩子們能夠消化和吸收的心靈營養(yǎng)品。
我給豆妹講故事,總是會改編:
白雪公主被小矮人收留,白雪雖然知道他們都是好人,但心里覺得男女有別,所以她把儲藏室打掃干凈,獨(dú)自一人住進(jìn)了儲藏室,晚上睡前還會檢查門窗,保證安全......
小美人魚雖然長得好看,但是只知道唱歌和跳舞,不會幫著王子打理王宮,也不理會自己的親生父母在海底傷不傷心,你看她不會愛護(hù)自己,也不愛護(hù)家人,所以到最后王子也不會愛她......
其實(shí)這幾篇世界級的童話都是很棒的作品,不是不能給孩子看,而是要看怎么為孩子去解讀。
陪著孩子多看、多聽、多想,多結(jié)合現(xiàn)實(shí)情況,從多個角度去向孩子解讀,相信你的孩子才不會被老一套的假美好帶跑偏。
* 作者:豆媽,女兒派主筆,資深兒童心理專家,少女心滿滿的二胎媽媽,專注于幼兒心理教育和親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