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玉:性格修煉延續我們的一生
2012-10-29 11:38環球網
我有話說字號:TT
性格修煉伴隨著婚姻的始終,就是結緣、培緣、固緣和解緣四個階段。
結緣:我們需要什么性格的愛人?
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是誰,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樣的;然后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認清對方是否是你想要的人,不要找沒有你所需要的性格的人,比如很多女人以為寬肩膀的男人會給她照顧,擔事實上寬肩膀與一個人的性格關系不大。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他的不同表現,因為性格是可以有假相的。
培緣:夢中情人重返人間
就是如果改善我們的溝通技巧使得愛情升溫,這時候就需要觀察,所謂的觀察而不是“照鏡子”,所謂照鏡子在心理學的說法就是一種“投射”所謂投射就是一廂情愿,將自己想要的東西安在別人身上,并相信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夢中情人。
固緣:做一個婚姻CEO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一屋都不能掃,又何以掃天下?
一個成功的人,他的家肯定是幸福美滿的,我們必須學會經營家,做一個婚姻CEO。古語有:“清官難斷家務事”之說,可見經營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必須從性格的完善開始,才能皰丁解牛,找到問題的關鍵。
在固緣階段,我們需要做四件事:共識、界限、自我成熟和給愛人補鈣
1. 共識:讓我們處于同一調頻
共識就是我們必須找到的共同點,我們的交集是夫妻之所以在同一屋檐下的原因,在溝通心理學上有一個“同頻理論”,一切情感必須在同一頻道,同一平臺上才有發展的基礎。比如如果你想延續一段感情,即使丈夫是個浪子,你也必須接受下來,是接受而不是忍受,因為忍耐并不是認同,也不存在共識,忍耐到一定程度,人的心理一定會崩潰。有時候,你會發現,你丈夫的缺點比如陰郁、控制欲強等等讓人無法容忍的行為,竟然是典型的摩羯座人的性格特征,也許你會發現與這樣類型人打交道的最適合的方法。
就像是無線電愛好者,我們之所以天涯若比鄰,是因為我們撥通的相同的頻率,共識就是共振,而共振則是和諧關系的開始。
2.界限:領地神圣不可侵犯
其實相愛就就是兩個人的世界相交,我們需要經營的只是交集部分,對于其他方面則完全屬于自己,如果有了孩子,那就是三個圓相交,我們需要經營的是三種交集:孩子和夫妻雙方的交集、父子交集、母子交集,我們能管轄的依舊還只是三者共同的交集,丈夫不能干涉母子交集,妻子不能干涉父子交集。(見圖)
很多婚姻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兩個圓重合了,或者成了日全食,喪失了自我,也侵犯了對方的空間。
有一個妻子抱怨丈夫是疏遠她,總和母親在一起。她在伏羲面前滔滔不絕訴說委屈,伏羲卻面無表情地說:“不關你事!”她愣了,然后不甘心地接著解釋,伏羲又說了一句:“不關你事!”伏羲連說了三次,她才放棄了解釋的努力,只好說:“那我該怎么辦?”伏羲知道,只要說出這句話,心理的治療才算開始,如果當事人一味沉浸在委屈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她就不會著手解決問題。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正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妻子對兩圓交集以外的事情沒有權利管轄,她不能要求丈夫減少和母親相處的時間,那和她沒有關系,她能要求的就是丈夫不能減少花在她身上的時間。事實上,丈夫之所以總是去母親那里是因為和她的感情出了問題,而不是他母親的問題。但女人總有一個奇怪傾向,那就是總是恨那些取代她位置的“情敵”,而對丈夫的情感變化卻不愿正視。
妻子的任務只有兩項:第一是愛丈夫,第二就是變成小妖精,迷死他。第一項好理解,第二項說的是妻子必須充滿魅力,否則她無法讓家充滿吸引力,勾住丈夫的心,這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
女人沒有必要將男人圈禁起來,因為他不是你的奴隸,你只要做好你的“一畝三分地”的活就好了。
伏羲也遇見過控制欲都很強的夫妻,如果一個小氣的男人和另一個非常敏感的的女一起生活,他們就必須做到,了解彼此的敏感區,并在家中分區,有自己專門負責的區域,對方不得干預。
3.自我成熟+給愛人補鈣
如果把我們的一生看成一張白紙,那么早在母親懷孕26周的時候,我們一生的發質就已經被決定下來了,而出生后24小時決定的是我們一生皮膚的質量。事實上,人一生的草稿和基本架構在3歲就完成了,在4歲的時候,女性意識開始形成,5歲時男性意識開始形成。可惜的是在我們人生的答卷上,很多父母都沒有完成本來應由他們完成的試題。
所以來找心理咨詢的人大多早年那些被家長“交了白卷”,他們需要心理學家引領他們走出童年的傷痛,在咨詢時,心理學家看到的不是成年人,而是生活在成人軀殼里受傷的孩童。
TIPS:
經營兩大原則:
1.雙贏原則
無論你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就是雙贏。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必須是對雙方有好處的,我們絕不做傷害對方的任何事情,哪怕這樣的事會讓自己感覺很爽。因為如果不是雙贏那必然就是雙敗,任何對他人的傷害最終都要返還到你的身上。
2.無因果原則
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夫妻之間的矛盾和爭吵絕大多數都是意氣之爭,根本沒有什么是非和因果,所以要拋棄掉這些糾纏的東西,致力于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