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亮冰雪山水畫作。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兆紅
雪景山水畫伴隨中國山水畫發展而發展,是其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歷代高手迭出,留下了大量經典傳世之作。唯有畫冰,自有繪畫以來,幾千年都沒人解決好。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于志學開創了全新的冰雪畫技法,改寫了中國畫不能畫冰的歷史,但專題關注和研究南方冰雪山水畫者,可謂一片空白。
日前在長沙舉辦的《冰雪澄懷——范亮冰雪山水畫展》是南方冰雪山水畫的一次集中展示。本次展覽的以湖湘冬景山水為主的60多幅作品,體現了一種瀟湘冬天冷逸清輝、吉祥喜悅之美。中國冰雪藝術有著怎樣的發展路徑和美學價值?范亮就此接受了長沙晚報記者的采訪。
冰雪畫派橫空出世,解決畫冰難題
從歷代畫論對雪景山水的描述來看,東晉最早出現,興盛于唐宋,在明清得到繼承與發展。到了五代,表現雪景畫靜態和動態的所有技法已全部出現,以后的作品,都只是在畫面表現內容、形式和意境方面的豐富和完善。
南朝梁畫家張僧繇的《雪山紅樹圖》是現存最早的雪景畫。氣韻生動的雪景畫,自唐代王維開啟。王維的雪景山水畫成就令人矚目。據文獻記載,王維曾有20余幅雪景山水流傳,將雪景山水的千變萬化和神奇美妙表現得淋漓盡致,并賦予其不同的人文意蘊。自王維之后,歷代許多名家都熱衷于雪景山水畫創作。
北宋范寬的《雪景寒林圖》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宋徽宗趙佶所繪《雪江歸棹圖》也是難得的雪景畫。此外,梁楷、巨然、郭熙、王詵、李唐、馬遠、夏圭、黃公望、倪瓚、沈周、吳偉、石濤等,創作了數量巨多蔚為大觀的雪景山水畫。及至當代,善畫雪者,名家甚眾。
值得注意的是,唯有畫冰,自有繪畫以來,幾千年都沒人解決好。直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于志學先生提出冰雪畫派后,冰雪山水畫才得到承認,并迅速成為中國山水畫的一支勁旅。
于志學開創了全新的冰雪畫技法,他用獨特技法,實現了中國畫新技法、新材料上的重大突破,創造了“雪皴法”“滴白法”“重疊法”“潑白法”“排筆皴”以及“畫山無石,畫林無樹,畫樹無枝”等一系列技法,其表現黑土地特征和精神的繪畫手段和語言,多側面多角度地表現了濃郁的冰雪文化和與冰雪關聯密切的人與自然的頌歌。在其冰雪山水體系下,一大批優秀畫家如周尊圣、趙春秋等相繼產生。
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院長趙春秋在深研傳統雪景畫基礎上,結合于志學開創的技法,創造出一整套風格獨特的冰雪畫。其獨創的雪地皴,畫出有層次有遠近有厚度的雪,解決了前人沒有畫出雪的厚度的問題。
南方冰雪山水畫的探索者
時至今日,要實現技法上的新突破,顯得異常困難,而現有技法,也基本解決了描繪雪景的所有需要。
自從喜愛上畫冰雪之后,范亮就一直探索冰雪山水畫的新開拓。范亮生長于南方,因為喜歡寧靜,喜歡冷靜,喜歡清爽,喜歡冬天,特別喜歡冬天的那種家的溫暖,在趙春秋等人的影響下,走上了冰雪之路。
過去因地域、習俗、時節、氣候等多重因素影響,專題關注和研究南方冰雪山水畫者,可謂一片空白。于志學曾有志在南方冰雪方面有所開拓,也因地域原因未有力作體現。范亮領悟到,不同地域畫家從題材上發掘創新,不失為一個良策,因而近年來致力于南方冰雪題材的探索,其創作的《瑞雪故園繞夢懷》《皓月華清芙蓉鎮》《愛晚亭雪霽》等作品,表現湖南冰雪山水,多前人所未涉及,予人以新奇之感。
檢索歷史和當前的冰雪山水畫,可以預見未來冰雪山水畫發展新方向。當前,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自然主義表現傾向,力求形象真切,忠實于大自然。在范亮看來,這當然不是壞事,但根據中國畫“我寫我心”理論,畫家應該用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先求形神兼似,后再神超象外。既具有傳統性,又具有現代性。走出具象走向抽象,走進傳統打出傳統,從表述性敘事性的狀態,進入更高層次的主觀抽象的狀態,既畫客觀冰雪山水,更要表現主觀心靈上的冰雪山水。
.冷逸之美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
相對于火熱、拘謹、機巧、繁復、濃艷,中國畫美學思想倡導的是:冷逸 、虛幻、丑拙、瀟散、淡雅、簡約,空靈、詳和、寧靜、恬淡、飄逸……老子曾言:“靜勝躁,寒勝熱,清淨以為天下正。致虛極,守靜篤。”
在范亮看來,冰雪山水畫所反映的精神內涵可歸結為:詩性品格,冷逸之美。
“冷”字表面是寒冷、清冷、甚至冷酷。很多人沒有認識到其中還有更深層哲學屬性。實際上,冷是對生命進行自然選擇的一種方式,它讓強者生存弱者消亡。冷是過濾世間一切雜陳的凈化劑,它使雜質剔除,留下純潔。冷是儲藏生命的緩釋劑,它可延緩生命的代謝,伺機待發;冷是凝固人間所有紛爭的超凡圣地,它可使清幽、涼爽的氣息毫無保留地散發。
“冷”具有凈化心靈、儲存生命、凝固喧囂、精神升華的巨大作用。逸則是中國人特有的概念,為奔跑、縱橫任性自由不受約束之意。中國山水畫自身的藝術性格是逸格,這個“逸”同中國畫的“韻”結合起來,就產生了中國畫最大的審美品位“逸氣”之感。
范亮認為,湖南或長江以南,是未深入開墾的土地,歷史留給未來的空間很大,借鑒傳統和學習北方冰雪山水畫技法,冰雪藝術既可表現湖南江南,還可超越地域,在表現本土、為南方雪景傳神寫照的基礎上,向世界推進,去畫更多地方,畫出心中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