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劉姝
指導專家 林希建 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主任醫師
今年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主題是“規范接種疫苗,共建健康中國”。
專家表示,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防病措施。疫苗接種可以使我們,特別是兒童免受一些傳染病帶來的健康損害,有時甚至是生命威脅。規范接種疫苗,不僅需要接種單位的努力,更需要兒童家長的重視和配合;共建健康中國,疫苗讓我們距離這個目標更近。
案例
家庭,是影響疫苗接種率的重要因素
陳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幾年前,一家人來到長沙做水果批發生意,由于生意較忙,一直沒帶兩個孩子及時接種疫苗。
幾天前,兒子突然出現發燒、食欲不佳、一側脖子腫大的癥狀,不久女兒也開始發燒、不吃飯。經醫生診斷,兩個孩子都是得了流行性腮腺炎。翻開疫苗接種記錄本,發現兩個孩子都沒有接種麻腮風疫苗,陳女士為此后悔不已。
【提示】兒童因缺乏自主性,預防接種基本是被動的,只有通過家長主動帶孩子接種疫苗。調查顯示家長對免疫規劃相關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子女疫苗接種率。家長疫苗接種意識越強,其子女接種疫苗過程中的依從性、規范性、主動性就越強。家庭是影響疫苗接種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每個家庭有責任、義務做到這些方面:
1.接種證是孩子預防接種記錄的有效證明。托幼機構、學校在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要查驗接種證。接種證應妥善保存,如有損壞或遺失,應及時補辦。
2.認真了解預防接種相關知識。接種前,向醫生如實反映孩子的近期健康狀況、既往接種史和不良反應史、孩子及家庭成員的過敏史和患病史等,尤其是近一周內有無身體不適等情況,以便接種醫生全面了解兒童身體狀況,決定孩子是否可以接種相應疫苗。
3.疫苗接種完畢,應將孩子留在接種現場觀察30分鐘,無不適方可離開接種現場。要讓孩子適當休息,不要做劇烈運動,不要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接種當天不要洗澡等。關于孩子預防接種的任何問題,均可咨詢接種醫生。
4.較長時間帶孩子外出時,應攜帶接種證,到外出地的接種單位為孩子接種疫苗。
案例
疫苗,能給人體帶來怎樣的保護效力
陽陽是個早產兒,體質一直較其他孩子弱,為此陽陽媽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疫苗接種,包括流感疫苗之類也非常及時。
長沙春季天氣變化較大,小區里很多小朋友都得了流行性感冒,為此陽陽媽媽很擔心,生怕孩子會被傳染上。一個月過去了,孩子沒有出現不適,幸虧接種了流感疫苗。
【提示】半歲以后的寶寶最容易生病,這是因為通過胎盤獲得的“天然保護力”到6個月時,就基本代謝消失了。隨著寶寶的長大,在外面的活動機會增多,極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為避免傳染病的侵犯,進行預防接種非常有必要。
兒童接種疫苗后,會產生相應的抵抗能力,一旦周圍出現相同的細菌或病毒,兒童可迅速通過體內的免疫力,對抗外界的致病因子,大大降低患此種疾病的可能性。即使得病,癥狀也會比不接種疫苗的兒童輕,恢復快。
“成人預防接種也不容忽視。”特別是育齡期婦女,應完成諸如乙肝、風疹、麻疹、流感、水痘等疫苗的接種后再懷孕,除保護自身不受相應傳染病威脅外,還可將保護性抗體給予寶寶。接種疫苗獲得保護性抗體,是未來寶寶獲得胎傳抗體的前提。
此外,重視成人接種,如對60歲以上人群進行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高校學生、中小學生、社會福利院等聚集性人群,進行麻疹、腮腺炎、乙肝、甲肝、流感、水痘等疫苗的接種,將充分發揮疫苗在預防針對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降低腮腺炎、流感、水痘等疾病的聚集性發病。
案例
帶孩子打預防針,哪種姿勢才是正確的
3歲的萱萱聰明好動,一看到打疫苗就拼命反抗,所以媽媽最怕帶萱萱去打疫苗。
為了讓孩子配合打針,萱萱媽媽總是使出渾身解數,蒙眼、承諾給糖果、武力威脅等等。其實,家長帶孩子打預防針時的處理方式,大多數都是錯誤的。這些錯誤體現在哪些方面?
【提示】蒙眼。很多年輕的爸媽不管寶寶多大,一打預防針就蒙住寶寶的眼睛,認為這樣寶寶就不會害怕,殊不知“黑暗”更讓寶寶產生恐懼心理。
顧上不顧下。孩子打預防針難免會動、會害怕,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有些家長將孩子的上半身往死里拽,卻不顧孩子下半身,結果兩條腿亂動,既容易傷到旁人,也可能導致孩子被針頭劃傷。
哄騙或暴力。因為擔心孩子打預防針不配合,有些家長就哄騙孩子“阿姨不打針,是給寶寶吃糖”。但當孩子最終發現是打針時,情緒就會非常激動;還有部分家長經常以打針恐嚇孩子,“你要不聽話,我就帶你去打預防針”,這樣會加重孩子的恐懼感。
怕凍不脫衣。這主要發生在冬季,家長怕把孩子的衣服脫了會凍到孩子,殊不知衣服穿得過多,會影響消毒效果,同時也妨礙醫生找到準確的位置。實際上,絕大多數的疫苗接種點都配有空調等設施,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孩子會因此而感冒。
那么,家長該怎么做才能以最快速度完成接種?“摟抱式”既能很好地固定孩子,又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相關鏈接
疫苗接種禁忌
及緩種注意事項
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劉姝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記者了解到,自1978年開始實施免疫規劃以來,長沙市免疫規劃疫苗基礎免疫接種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持續保持無脊灰狀態,連續多年無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病例報告,麻疹、風疹、流腦、乙腦等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據調查,常規免疫接種中,家長反復咨詢“接種禁忌癥”有哪些?林希建回答,驚厥、癲癇及腦部疾患;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有嚴重過敏史,過敏體質;對疫苗中任一成分過敏;嚴重的心肝腎疾病、急性傳染病、活動期結核;孩子在前一次接種疫苗后出現了高熱、驚厥、抽搐、注射部位腫塊、蕁麻疹等反應的,都應慎重要遵醫囑。
此外,下列情況暫緩接種:急性病期間,如感冒、發熱、體溫>37.0℃或有淋巴結腫大、肺炎、氣管炎等;慢性病活動期;身體不適、腹瀉、劇烈嘔吐等,如果小兒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須待恢復后兩周,才可服用脊灰、輪狀疫苗;各種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等。
有必要接種二類疫苗嗎?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指目前已納入國家免費范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二類疫苗指目前尚需自費的疫苗,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
在預防疾病的意義上,兩類疫苗同樣重要。一類與二類是行政分類,不是醫學分類,二者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從醫學和防病的角度看,所有上市的疫苗都非常重要,而且有些二類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對人們威脅很大,如Hib、流感、水痘等。
有些二類還是一類的有效補充,如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等,針對部分患有禁忌癥或免疫力低下的寶寶,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最終如何選擇,要本著家長知情、自愿、自費接種的原則,由兒童家長視自身經濟條件和兒童身體狀況來選擇接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