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一中李丹:湖南省文科第一名
湘西貧困農家
走出乖乖女
人物檔案
李丹
就讀學校: 永順一中
目標大學: 清華北大
高考成績單: 語文120、數學134、英語139、文科綜合253、加分20,總分666
經驗之談
對于學習,李丹認為首要的還是自己要有興趣,一旦開始學習就一定不能有排斥的心理,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學。她說,最開始當然是要跟著老師,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進行自主學習。因為老師為了照顧大多數同學可能會在課堂上講得淺一點,或是多講幾次,如果自己覺得浪費時間可以自己邊思考邊學。
長沙晚報記者 鄧艷紅
昨日,湖南省2016年高考成績公布,全省文科第一名由湘西自治州永順一中學生李丹獲得,她的檔案分為666分。由于家里沒有安裝電話,在縣城打工的母親只能托老鄉將這個喜訊告訴女兒。
李丹是土家族,今年18歲,出生在永順縣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幾乎從未走出過湘西。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了李丹的母親及班主任,說起這位從貧困家庭走出來的尖子生,老師和父母都是一臉的自豪。
班主任:
她經常叫我跟她一起去跑步
李丹就讀于永順縣第一中學,昨日下午2時15分,李丹的班主任謝茂云從網上看到新聞:湖南省文科第一名由永順一中的李丹獲得。“這不是我們班上的李丹嗎?”謝茂云甚至有點懷疑,當消息最終證實的時候,謝茂云才松了一口氣。
說起得意弟子李丹,謝茂云就像是談自己的女兒一樣。“我當了她三年班主任,教她語文,她既是學習委員又是語文課代表,作文寫得非常好。”謝茂云告訴記者。
高中時,李丹跟媽媽在外租房,但她來學校來得早,離開得晚,學習比較講究方法,勞逸結合。“她比較喜歡跑步。”謝茂云笑著說,“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時候我上課或者閱卷比較累了,下課后她就拖著我去跑步,我不想去她都推著我去,還說那樣可以放松。”
在謝茂云眼中,李丹難能可貴的一點是懂得感恩。“因為她是貧困家庭長大的,得到過一些人的幫助,她就在學習上幫助同學,回報人家。”
母親:
女兒從來不主動要求買新衣服
李丹的母親高玉蘭在永順縣一家文具店打工,身在縣城的她是全家最早知道女兒獲得全省文科第一名消息的人。得到消息后,她心情格外舒暢,主動將消息分享給了文具店老板。老板也為她感到高興,當場表示要獎勵她女兒1000元。得到老板獎勵的高玉蘭心里更加樂了。
高玉蘭說,她和丈夫靠種田維持生計。在李丹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家中房屋漏水,李丹的爸爸爬上屋頂去修補,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傷了腳,落下了終身殘疾。
雖然在貧苦家庭中長大,但李丹一直很陽光活潑,每次考試幾乎都是班上第一名。李丹的高中是在一些愛心人士和愛心公益金的資助下才得以完成的。而在李丹眼里,她認為自己雖然生長在貧困家庭,但父母對她的關愛一點也不吝嗇。在縣城打工的媽媽高玉蘭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會到學校給李丹送來熱飯菜,怕她營養跟不上。高三時,父親特意買了輛摩托車,每天接送她,還告訴她學習上不要擔心錢的事。
讓高玉蘭夫婦感到欣慰的是,李丹從小就很乖,不埋怨條件艱苦,不和同學攀比。“這么多年來,看到同學穿著新衣服,她也從來沒主動要求買新衣服,都是我們給她什么她就穿什么。”
李丹:
學習要有興趣,不能有排斥心理
“在平時的考試中,她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謝茂云說。他認為李丹的成績這么好,一是勤奮,二是興趣。李丹平常自己喜歡寫點文章,作文經常在校刊《桃李園》上發表,據透露,她的高考作文是湖南省高考閱卷標桿作文。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是一幅和分數有關的漫畫,李丹寫的是“不能唯分數論”“教育方式不能簡單粗暴”。高考作文沒有像很多經常使用的三段式,完全是自由發揮,感覺特別順。
對于學習,李丹認為就跟寫文章一樣,首要的還是自己要有興趣,不能排斥。哪怕你不喜歡那門學科,但你一旦開始學習就一定不能有排斥的心理,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學。最開始當然是要跟著老師,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進行自主學習。因為老師為了照顧大多數同學可能會在課堂上講得淺一點,或是多講幾次,如果自己覺得浪費時間可以自己邊思考邊學。
明德中學楊皖湘:長沙市文科第一名
最愛閱讀
高考作文信手拈來
人物檔案
楊皖湘
就讀學校: 明德中學
目標大學: 北京大學
高考成績單: 語文124、數學136、英語146、文科綜合231、加分20、總分657分
經驗之談
楊皖湘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是隨時隨地獨立思考,只要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不一定非要按照老師的套路來。“她是屬于穩定大氣型的,非常愛動腦子,愛思考。”班主任郭文靜說,楊皖湘平時學習中很喜歡鉆研問題,把一道題所有可能出現的考點都在腦子里過濾一遍,找好對應解答方法,然后等到考題發下來,就能直接對癥下藥,解答題目。
長沙晚報記者 徐媛 實習生 羅惠
楊皖湘學習之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閱讀,從閱讀中她得到了很多人生小智慧;她的成績穩定,排名一直靠前,數學沒有做不出來的題目;她像會魔法一般,竟然預測到了今年的高考作文主題。一個短發,皮膚白皙,帶著棕色方框眼鏡的文靜女孩出現在記者面前,在她身上絲毫看不出一般人可能會表現出的獲得第一名的欣喜,明德中學黃興班的楊皖湘十分沉穩大氣。
不估分,最差也能上一本
“剛開始知道是今年長沙市文科第一名時,有一點意外,雖然開心但也不是中了500萬大獎的那種欣喜若狂,心里沒有太大的波瀾。但我媽媽高興壞了。”楊皖湘平靜地說。
她是在回學校的高速路上收到老師短信才知道自己成績的。家人在昨天出分之前一直提心吊膽,知道楊皖湘以657分的檔案成績獲得長沙市文科第一名后,感到特別高興和欣慰。楊皖湘此前并沒有估分的想法,因為考完之后自己感覺不錯,想著最差也能上一本,因此在等待成績期間沒有太大壓力。楊皖湘的班主任郭文靜告訴記者,楊皖湘成績一直很優異,在高三最后兩次模考中都是年級第一,三模還取得了669.5分的好成績。
楊皖湘說,她喜歡人文氣息濃郁的學校,因此意向高校是北京大學,想學法律或者金融專業,暑假會先去海邊旅行,之后會學習德語,為大學“鋪路”。
愛揣摩,作文目標鎖定在家風上
楊皖湘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是隨時隨地獨立思考,只要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不一定非要按照老師的套路來。“她是屬于穩定大氣型的,非常愛動腦子,愛思考。”郭文靜說,楊皖湘平時很喜歡鉆研問題,手上拿到一個幾何圖形都會去揣摩這道題會怎么考,是考角度還是考長度,把一道題所有可能出現的考點都在腦子里過濾一遍,找好對應解答方法,然后等到考題發下來,就能直接對癥下藥,解答題目。
她這種愛思考、愛琢磨的學習態度可以說在今年幫了她一個大忙。高考前夕,楊皖湘的題目都復習得差不多了,于是她就想:“咦,要不我來分析分析高考作文會怎么考。”因此,她將歷年全國卷的高考作文收集起來分了類,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題目內在意義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聯,于是她就把之前考過的主題比如誠信,或者她覺得不會用來考高中生的主題比如法制,以及一些過于寬泛、政治性較強的主題給排除掉,把沒有考過的主題一一列出來,最后把目標鎖定在家風這一塊,然后就收集了相關資料,在高考之時用上了。“結果試題一發下來,我之前弄的東西還真能用上。”今年高考漫畫作文,楊皖湘的出發點是批駁棍棒式家庭教育的不合理,結合準備的素材,考場上她寫起作文格外輕松。
勤閱讀,讓她成了“中庸派”
“高一的時候接觸到了朱光潛,看了他關于美學的書,覺得他的知識面很廣,很崇拜,他的見解也很大氣,不拘泥于一些細節,我覺得做人就要做到那種境界,不追求名利,不浮夸。他讓我明白,不要管自己在別人眼中好或不好,只要有自己的光彩就夠了。”
閱讀之于楊皖湘,可以說是她的精神慰藉,平時累的時候都會用閱讀來放松自己,高三下學期由于學習任務繁重,沒時間看課外書籍,因此高考一結束回家就捧起書本“啃”了起來。
“沉入閱讀,會讓自己心變得寧靜,看事情也不那么狹隘,變得更通透了。”
楊皖湘告訴記者,高三,會遇到考好的時候,也有考差的時候,她在高一之時不像現在那么成熟,考得好就覺得很開心,考得差就覺得整個世界都要崩潰了,但是通過閱讀,特別是一些名人的故事,她漸漸變得沉穩,看事也淡然了許多,考分的高低給她帶來的心理起伏沒有那么大了。
長郡中學楊程遠:湖南省理科第一名
這孩子聰明,可貴的是還很努力
人物檔案
楊程遠
就讀學校: 長郡中學
目標大學: 北京大學
高考成績單: 語文118、數學140、英語139、綜合291、加分20,總分708
經驗之談
楊程遠被同學們稱為“神仙”,他看起來總是很悠閑。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李劍玲卻看出了獨特個性:“他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與其他同學著力點不同,很會讀書,因此看似很輕松。在我的眼中,楊程遠是個不在乎分數,更在乎思考過程的學生,很有個性。”
長沙晚報記者 岳霞 實習生 段敬搏 羅同瑞 徐可欣
楊程遠被同學稱為“神仙”,從不刷題,他學習很輕松還總能取得好成績;他的作業完成的次數屈指可數,他的課桌亂糟糟的時候多,班主任李劍玲催促一下就清理一下——這樣的一個孩子,拿到了全省理科第一名。要說秘訣,班主任李劍玲說,這孩子很聰明,更可貴的是,他還很努力,“楊程遠雖然從不刷題,但是他對學習非常執著,不懂的知識點可以花費別人數倍的時間,一定弄懂為止,而且有自己融會貫通的學習方法。他做過的題不會出錯,因為他會挖掘更深的東西”。
不刷題,也很少參加培訓班
作為“學神”,他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楊程遠做題屬于很慢的類型,因為他會去鉆研總結。他討厭刷題,認為題目在于做好做精,“我平時解題的時候善于去鉆研它背后的理由,舉一反三,不是單純地要一個答案。”
另外,他認為記筆記很重要,不要嫌麻煩,把不懂的記下來,上課時認真聽講,跟緊老師,記好知識點。尤其要記錄好自己不懂的問題,并追問“為什么”。對于理科的學習不要只按照常規公式去做,要自己去思考,找到自己的理解。
楊程遠數學成績非常好,參加過數學競賽(奧賽)獲得省第一名。“對于數學競賽是喜歡才會去做,不是為了得分,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老師是引導,更多的要自己去探索。”楊程遠說,他只在初一時參加過數學培訓班,后來再沒有參加。
學習有獨特方法,被同學稱為“神仙”
楊程遠所在的1301班今年有4名同學排在全省前十,楊程遠也很喜歡這個班級,“我們班級是一個友愛的集體,大家都很團結,每個人都各有所長,而且都不吝嗇于分享,問了問題會樂于解答,即使當時不會也會記在心上。”
楊程遠被同學們稱為“神仙”,還因為他看起來總是很悠閑。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李劍玲卻看出了獨特個性:“他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與其他同學著力點不同,很會讀書,因此看似很輕松。在我的眼中,楊程遠是個不在乎分數,更在乎思考過程的學生,很有個性。老師也很尊重學生的個性,包容他的特立獨行。”
楊程遠的愛好還挺多,球類運動都喜歡,尤其喜歡乒乓球,喜歡閱讀,暑假還準備學些樂器,健健身,學習一下語言,未來規劃清晰而完整。
家庭教育“放養式” ,媽媽希望他做善良的人
楊程遠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屬于放養式,非常尊重他的決定。高中三年,他全部在學校寄宿,爸媽沒有陪讀。媽媽胡老師是麻陽一中的英語老師,聽到孩子的成績,有點意外,也非常高興,“我覺得他從小就是一個沉靜、專注的孩子,記憶力不錯。” 楊程遠崇拜科學家愛因斯坦和玻爾,欣賞他們對學術的熱愛和專注于科學研究的品質。
孩子從小喜歡閱讀,父母也會去培養。對他的學習成績有要求但并不嚴格。考好了沒有過分的表揚,考差了也不嚴厲批評。
把孩子放在長沙寄宿讀書,胡媽媽雖然有點擔心,但是高中仍然沒有陪讀,“一是條件不允許,二是希望鍛煉他的自理能力。”
對楊程遠的未來,胡媽媽似乎并沒有過多的憧憬,“從小的教育是希望他善良一些、公正一些,做一個正直的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