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遇到好多患者頸項腰背疼痛,大部分醫生首先想到椎間盤突出,實際上往往在檢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不是椎間盤突出或者椎間盤變性等等因素引發疼痛也非腰肌勞損對等等軟組織慢性勞損引發,而是脊神經后支卡壓或異常引發,往往這種疼痛比較頑固……所以患者在排除椎間盤和軟組織慢性勞損等等問題以后一定要考慮這方面因素,我在臨床上也遇到不少這樣的患者現總結一下心得……
經皮穿刺脊神經后支神經射頻熱凝聯合臭氧神經根孔注射治療下腰部疼痛的臨床總結我科室2013年到2015間選擇了106例下腰部部疼痛的患者,均經術前檢查CT、MRI及腰椎正側位片,排除腫瘤、結核、感染及相關占位病變的病例,這些患者就診之前均做過長期的物理性治療、針灸、封閉、神經阻滯等保守治療。治療方法:患者俯臥于C臂床上,腹部墊枕,行C臂透視,選擇支配疼痛區脊神經后支為靶點射頻支,其對應的橫突基底部上緣在體表的投影畫一條與脊柱矢狀位垂直的平行線,選此平行線脊柱中線旁開6cm為進針穿刺點,常規消毒:以1%利多卡因針做局部浸潤麻醉,麻醉成功后用12cm的射頻穿刺針由穿刺點與皮膚夾角約為45度進針,觸及骨面后,透視并調整針尖位置
逐步調整針的方向至橫突上緣,側位針尖位置在椎間孔后下方,正位針尖位置在下位椎體上關節突外側與橫突上緣焦點稍上外側,即為靶點位置,拔出針芯,用空注射器回抽無回血,無腦脊液即可植入射頻電極針。行運動及感覺神經刺激,確定針尖位置在脊神經后支位置,注入1%利多卡因針2ml,詢問患者疼痛部位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行40度射頻熱凝三分鐘,后行60到72度,射頻熱凝一分鐘。
射頻結束后在c型x光機正側為監測下調整針尖位置至相應椎間孔附近,拔出針芯,用空注射器回抽無回血,無腦脊液取濃度為35的臭氧約4ml注入,撥出穿刺針術畢……
術后均給予抗感染、脫水藥物靜脈滴注三天
臨床療效:癥狀消失者74例,癥狀明顯緩解者32例,無效果不佳。半年后臨床觀察隨訪,癥狀消失無復發者77例,20列癥狀較前明顯減輕,但仍存在輕微下腰部疼痛,9例因久坐勞累無法康復休息復發。
總結:經皮穿刺脊神經后支射頻聯合臭氧椎間孔注射在治療下腰部疼痛的患者中,效果是確切的,經脊神經后支溫控及毀損,可以改善神經支配區的感覺及運動兩大功能,反射性的對激竇椎神經干預,緩解疼痛及動脈的重建,改善局部缺血及疼痛癥狀,臭氧可以明顯緩解緩解因長久的疼痛刺激引起的局部缺血、炎性滲出、瘢痕及肌肉韌帶的攣縮。所以我們要走出椎間盤是個筐,所有疼痛往里裝的誤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