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豆漿在北方是很家常的早餐,小時候住在南方,早餐很豐富,并不是天天都吃它。到北方來后,剛開始自己不做飯,大多數時間的早餐就以其為主食。明知不健康,卻沒辦法不吃。后來自己開伙做飯了,就只偶爾在外面買。然后就是沸沸揚揚的各種可怕的食品安全問題,So不得不摒棄在外購買成品半成品食物習慣。
08年,我就開始了摸索簡易的適合家庭制作的油條的配方。我嘗試過小蘇打、泡打粉,酵母等各種材料的配方,最終成功的制作出了色香味形都很不錯的健康油條。手法穩定后,我在博客里將我的制作方法分享給了親朋好友和網友(博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70dde0100bxb6.html)。從此,我們中的不少人都開始自己為家人炸油條。幾個月前,在超市發現有了安琪無鋁油條膨松劑出售,于是買了幾包回來做性能對比。對比的結果,發現使用膨松劑替換掉我原配方中的泡打粉,味道和我原配方的差不多,單純使用膨松劑的油條味道沒這么理想。
我的方子適合低溫發酵,頭天晚上將面調好,第二天早上使用。因為剛剛停暖,室內溫度只有15度左右,所以我直接把面團放在了廚房。如若你所處的地方溫度較高,建議將面團放到冰箱,第二早上提前一個小時拿出來回溫。
材料:
高粉 750克
高活性酵母 5克(耐高糖高油的最好)
安琪無鋁油條膨松劑 3-5克
鹽 2-3克
植物油 1000克(實耗約50克)
雞蛋 1個
做法:
1.頭天晚上,面粉過篩,加鹽、無鋁膨松劑混合,打入雞蛋,加入植物油10-15克,酵母用溫水(一小碗,手溫)調開,靜置一會兒后,分幾次倒入面粉中,使用筷子攪拌成團(面不能和得太干,要軟軟的,只要能攪拌成團即可)。
2.用手揉搓面團,可以使用折疊法,使其起筋,如果面團有點沾手,可以加入少量干面粉,揉到面團不沾手。
3.揉好的面團兩面抹上植物油,放到容器里,蓋上保鮮膜發酵至第二天早上。
4.面板上刷油,雙手抹少許油,將面塊取出放面板輕揉幾下,排出面團里的氣。用手將面團往兩端拉長,然后用手掌壓成薄扁的長方形面片。
5.刮板稍抹點油,將面片切開,并將相鄰兩個疊加,然后中間用抹油的筷子使勁壓一下。稍微放置后,將其拉長,即成油條生坯。
6.鍋里放入足夠的植物油,中大火加熱至180-190度(手放到鍋的上方覺得很烤手)。
7.將油條坯子稍擰,一根根放入油鍋。并用筷子適當下壓油條坯子。油條在油鍋內迅速膨大,被炸泡,一面炸成金黃色后,翻面將另一面也炸成金黃色,即可瀝油出鍋。
8.制作油條的面坯也可以制作油餅的。只用手使勁將面團壓成薄薄的圓形,用刮板在中間劃幾刀,放鍋里炸得兩面金黃就可以。
Tips:
1.面一定要和得很軟。手抓起面團都有往下掉的感覺。
2.最好用耐高糖高油的高活性酵母。
3.油溫要高,但不能高得過分,以至于油條一下鍋表面就糊了,這樣不利于油條受熱膨脹。炸之前可以丟一塊面團到油鍋里,如果面團迅速浮起,周圍有大量氣泡產生,這時的油溫就可以開始炸油條了。
4.如果發好的面團有發酸的情況,可以加入少量食用堿粉揉勻,可以中和酸性。但是用無鋁油條膨松劑,暫時沒有發現面團發酸的情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