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慶偉
這次全國展投了一副草書作品,沒有請專家看,也沒有和朋友交流,一切都是在很平淡的狀態下進行的。在截稿前十天寫好,截稿前五天寄出并獲了獎,是我的幸運!
我是矛盾的統一體。喜歡古典、懷舊,追溯悠遠的歷史,和古人對話;喜歡古曲的哀愁,抹一縷心傷;用發黃的殘紙,書寫魏晉的線條。同樣,我喜歡時尚、現代,喜歡放飛夢想,義無反顧的隨性而為;喜歡搖滾和足球,在竭嘶底理和對抗中宣泄張揚;喜歡自駕,在荒無人煙的僻壤縱情率性。在書法藝術的追求上,矛盾始終陪伴著我——傳統與現代、對立與統一、矛盾與和諧始終貫穿于我的學習和創作,在思辨、痛苦、沉寂中,我逐漸清醒、勇敢、成熟。
我的學書歷程始終沿著行草書為主線,篆隸為延伸的脈絡進行著。追求古意是我學書的著眼點,碑帖結合是我學習的方向。我認為作品要直抒胸臆、狂放不羈,力爭在作品的精神氣質上昂揚浪漫,在氣息上洋溢一種嫻熟生新之氣。在精神氣質上追尋古意,但表達過程中要使作品從晉人文雅的書風中脫化出來,具有時代的特點,從而使表達更為精警勁健,感情上的表達也更為準確深入。這些想法雖然表現的還不到位,但是一直在努力嘗試。
感謝各位師長、朋友對我長期的鼓勵和幫助!我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人,我會再努力!
金澤珊
我崇尚自由的書寫狀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多的擺脫經營,擁有更多的邂逅,真正的藝術品是要帶有偶然效果的,是不可復制的。因此,我在創作時,一切影響或者干擾我這種狀態的多余行為,我都會盡量避免。在下筆的那一刻,顧及越少越好。我想尋求一種真正的藝術創作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我享受書法創作,并達到抒發性情的目的。所以在這次十屆國展作品的創作中并沒有刻意去做什么準備,選擇什么吉日,是在生活中一種自然的狀態下。記得那件作品是在距離截稿日期還有一周時間完成的,沒想到一定能獲獎,但是渴望著獲獎,面對鮮花和掌聲固然讓人興奮,但是一件感性無聲的視覺藝術創作能夠得到認可和理解,那真的是最幸福的。。。。。。。
林邦德
就這次參加“十屆國展”獲獎的作品而言,此擬用中醫處方的形式來表述我的學書理路和學術思考,以求教于諸方家及同好。
【辨證】臨池10年以上,且備相當功力者,然面目單一,習古而泥古,消化瘀結,進步郁滯,入展幾率虛弱。
【治法】拜訪名師,靜心臨習,善于思考,注重學法,并適度參加相關培訓、
展事活動。
【方名】行草書法滋補湯
【組成】商周甲金之奇古(少量),秦漢篆隸之風骨(少量),魏晉行草之超
逸(適量),唐宋行草之雄肆(少量),元明行草之秀潤(適量),現當代行草之通靈(少量),傳統文化之學養(少量),中國畫畫理之常識(少許),當代藝術思潮之趨勢(少許),當代書法展廳之文化(適量),當代書法評審機制之標準(少許)。
【用法 】先將諸藥用心思充分浸泡后,再用文火煎熬。服用后,再用適量之淡定涼水沖服效果尤佳。一般數年為一療程。
【禁忌】出名心切、虛火上升者忌用。欲以書法斂財者忌用。愈學自覺愈易者勿用。功力弱者慎用。
辛卯仲夏,全國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作品征稿在即。周末晨起,欣遇小雨光顧,吾性喜雨雪天氣,窗外淅淅瀝瀝,室內檀香裊裊。關掉××,電腦古箏音樂響起,讀前賢《忠經》一書,創作欲望油然而生。
作品創作風格以章草為基礎,取簡帛行草書、簡牘、魏晉樓蘭殘紙等元素。作品以小字書寫,用筆力求干凈利落,注重細節的變化與處理,使作品拙中見巧,粗中見細。并在結體大小、字數、墨色及章
法錯落上不刻意講究,隨心所遇,注重書寫性,強調自然書寫狀態,表現書法“原生態”。
性情書寫數張選其八,左右各四拼接而成,即日快遞寄出,出征本屆國展上海展區。
錢玉清
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被譽為“中國書壇的奧林匹克”,感謝國家對我們書法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感謝中國書協、感謝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和協辦單位為我們書壇、作者提供這樣的一個學習、交流、提高、進步的平臺和良好的環境及氛圍。書法是我國民族傳統藝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自幼酷愛我國傳統書法藝術,刻苦學習研究我國古今及當代書法藝術, 潛心研習各種書體、各類門派,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去寫,擅長巨幅大作毛體、啟功體、張海體等,尤其古代的各種碑帖更是喜愛倍加,我主張盡可能的去博覽群書,集百家之長于一體之中,包括現代人的都有很好的借鑒之處,要會古還要通今,并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我在十屆國展的創作上,就是用我平時的書法創作經驗和知識的積累,靜下來作了一番深思、調整和統一,決定用楷書加上朱砂文字的題跋點綴去創作,又加上若干小楷和題款,豐富了層次感,增強了視覺上的沖擊力。說實話,寫楷書很難,歐陽修在《跋茶錄》中說:“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又以小字為難。”清錢泳在《書學》中說:“工畫者不善山水,不能稱畫家;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家。”在書寫的內容上我又作了合適的選擇,整幅作品追求素凈典雅。
我會把這次十屆國展的獲獎,作為自己的一個新的起點,為我國的書法藝術瑰寶事業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做出自己更大的努力。
趙理民
全國書法展被業內稱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堪稱書壇盛事,國人矚目。余之作品獲獎,深感榮幸。值此我衷心感謝中國書協所提供的展示平臺和評委老師對我的厚愛。
書法是藝術,書法是生活,書法是民族藝術森林中一棵永不枯萎的蒼松。我自幼酷愛書道,少而即學;長后,堅持學習,不敢懈怠。現只求人書俱老,樂在其中。
一個人成長的因素俱多,自己的努力只是基礎,師長的教導才是動力,伯樂的賞識乃是關鍵。這次獲獎,給我的是巨大鞭策和鼓勵。我要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我的同道朋友,感謝我的家人,長期以來對我的鼓勵、關心和支持。我也要感謝書法,它提升了我的精神境界,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
古人云:為有才華翻蘊籍,每從樸實見風流。我對書法的理解還很膚淺,書法藝術的路剛剛開始走。此次獲獎是一個新的起點,我會繼續努力在浩瀚的書法藝術海洋里求索不息。衷心祝愿我們的書法藝術蓬勃發展!
周劍初
說起我參加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作品的創作體會,可總結為八個字:率意書寫,注重形式。
率意即自然。要自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自信。自信何來?首先來自于對書法經典的長期研習。不重視傳統,漠視于“法”、游離于“根”、想當然地書寫,這樣的作品一定不會得到認可。好的作品必須是作者以扎實的基本功作依托,以法度為準繩,并在精神狀態的高度自由、心境的完全放松下的隨意所適和真情流露。其次要在取法上求“博”。就小楷而言,不能僅僅局限于以歷代小楷大家為范本,而更要關注“五體”之涉獵,這也是我這幾年一直提倡“書家當習五體”之緣由。有人寫楷幾十年,功力不可謂不深,但拘謹呆板,毫無生氣。如以篆隸入楷,字里可透出生拙的金石意趣;以行草寫楷,行間可顯自然流暢,拘謹呆板之態頓可化解。三是創作心態宜平和。功利心乃人之常態,過分注重則事與愿違。入展、獲獎是每位參展者的美好愿望,過于關注結果會使人心態失常,水平失準,我們關注的應是學書之道,享受創作過程中“痛”并快樂的愉悅,至于結果,應順其自然。
就書法而論,關于形式的理解,我歸納為七個字:合理的與眾不同。合理是前提,與眾不同是關鍵。合理的概念是寬泛的,包括內容、書體的選擇,筆墨、紙張的運用,空間、章法的把握等等,都要恰當、完整,達至和諧。光有“和”是不夠的,更要關注“和而不同”。書法大展數萬件作品同時PK,短短數日之內評出結果,若“長相”平平,毫無新意,自然慘遭淘汰,若能新意迭出,有自家風貌,才有可能與評委“一見鐘情”,脫穎而出。
是作,在顏色搭配上,以黑、白、紅為色調,此乃書法之三原色,白為紙,黑為墨,紅為章。正文采用白宣素箋書寫,顯得素樸天然;以紅色菊條將十二楨小品聯接成六尺斗方,既緊湊又不失熱烈;上下粘接黑色宣紙為底,既使主體突出,更顯沉著穩重,黑底適宜位置加蓋印章,沉悶中可顯活潑。對每楨作品的書寫,打破小楷行列整齊常態,以“亂石鋪街”之勢,相互穿插,形成塊面,以塊面之勢達以小中見大。
梁文斌
參加比賽獲獎了,當然是件開心的事,尤其是在全國展中獲獎。若要言“感”,首先是“感謝”。
感謝各位評委對我書藝的階段性的肯定;感謝在我的書法之路上一直給我以指導、關心、幫助的老師、同道與朋友們;感謝一直默默給予我大力支持、鼓舞的家人,使我能專心于書法藝術,能安心于三年的研究生學習,繼而又將繼續我北京三年博士的學習。
其次是“感恩”。首先感恩于這個時代。我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書法的復蘇與熱潮、繁榮與狂熱、理性與回歸伴隨了我整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生涯。
我很幸運。我幸運于自己在孩童時期就受到了外祖父的藝術熏陶;幸運于在自己的書法學習生涯中,一路有良師益友為伴;我幸運于有一個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獲獎不代表成功,她是求藝道路上的一個加油站;獲獎不是炫耀的理由,她是考量前進步伐的一個標桿。
我感恩“書法”。是她讓我領略一路風景,感悟人生況味。生命從此與之水乳交融,形影不離。
書法,是我的心靈驛站。我正享受書法!
鄭少渠
這次十屆國展,我投了一件鈔寫黃賓虹先生畫論的小草。黃賓虹先生,無論為人、還是為藝,都讓我深深地折服。投稿之后是等待,沒想到等到的是自己居然能夠獲獎,這是各位評委老師對我的一次鼓勵。這幾年,無論工作再忙、生活境況如何改變,我每天都堅持抽出一點時間來靜心臨帖,力求能深入地剖析經典,把經典當成創作的源泉,通過經典,與古人對話。書法,儼然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書法,是一座永遠看不到頂峰的高山。我想自己應該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這樣才不違學書的本意。
魏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