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1.(2020·四川涼山)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
A.《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是一首敘事詩。它和《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雙璧”。
B.《社戲》描寫“我”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
C.“雄偉壯麗、敬畏生命、陽光燦爛、打量一番”是一組結構不同的短語。
D.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國家,這樣的例子還有用“桑梓”代指鄉村,用“廟堂”代指朝廷,用“汗青”代指史冊。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及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其中D項有誤,“桑梓”是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都是父母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后人用來代指故鄉,不是代指鄉村。故選D。
例12.(2020·四川自貢)下列有關文學作品常識,有誤的一項是( )
A.歷史劇《屈原》和現代詩歌《天上的街市》都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
B.《變色龍》是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俄國作家契訶夫寫的諷刺小說。
C.《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代文學家張養浩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曲牌名。
D.《左傳》又稱《左氏春秋》,道家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的史學和文學名著。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D項有誤,《左傳》又稱《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儒家經典之一。故選D。
例13.(2020·)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記夢之作《漁家傲》充滿浪漫幻想的氣息,氣勢磅礴,音調諧暢,帶有氣魄雄壯的豪放詞風。
B.史鐵生是當代文壇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殘之軀完成了《病隙碎筆》。課文《秋天的懷念》飽含了他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C.契訶夫是英國作家、戲劇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裝在套子里的人》。《變色龍》是他的一篇批判現實主義諷刺小說。
D.中國文化注重對人的稱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對男子的尊稱,稱呼普通百姓則是“布衣”“白丁”“匹夫”。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C項表述有誤,契訶夫是俄國作家、戲劇家。故選C。
例14.(2020·甘肅天水)下列各項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這樣的代稱還有很多,如:
“桑梓”代指家鄉,“廟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冊。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C.科舉考試中的“鄉試”,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全省的考試,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就是參加鄉試而中為舉人。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與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運用能力。其中A項表述不正確,“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故選A。
例15. (2020·廣西貴港)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這段話出自課文《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的識記能力。只要平時注重積累作家作品和課文內容即可。
例16.(2019·山東德州)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氣沖斗牛”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名稱即來源于此。
B.唐詩“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其中的“鈞”與“錙銖必較”“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錙”“銖”“仞”都是古代重量單位。
C.王義之,東晉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其代表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D.鼎最初是炊具,后被視為傳國重器,成為國家和權力的象征,亦有變革之義。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氣質。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B項有誤。其中的“'仞’是古代重量單位”這句話表述錯誤,“仞”應是古代長度單位。(“仞”本意是指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尺,漢制七尺,引申義是測量深度。該文字在《禮記·祭義》和《考工記·匠人》等文獻均有記載。)故選B。
例17.(2019·山東棗莊)下面有關文學文化知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儒家經典《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凝聚了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
B.明清的科舉制度中,全省的考試一般稱為,“鄉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范進中舉》
文中,范進參加的就是鄉試。
C.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望造了一些足智多謀的軍師形象,如《水游傳》中人稱“智多里”的吳用、《三國志》中號稱“臥龍”的諸葛亮。
D.美國作家歐·享利的小說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謎底,呈現出人意料的結局,被稱作歐享利式的結尾。《禮物》一文就體現了這一特點。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運用能力。其中C項有誤,《三國志》不是四大名著之一。根據選項中表述的內容,應改為《三國演義》。故選C。
例18.(2019·湖南郴州)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銘、說、記、表”等都是文體的標志,無論敘事、抒情、寫景,都是為了表達觀點。
B.“風騷”本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C.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上聯尾字用仄音。下聯尾字用平聲是最基本的定則。
D.中國傳統戲曲臉譜的各種顏色有不同的代表意義,如關公的紅色臉譜代表忠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運用能力。其中A 項有誤,其中“都是為了表達觀點”應理解為“都是為了表情達意,不僅為了表達觀點”。故選A。
例19.(2019·廣東深圳)請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
A.“滿街的深圳市花筋杜鵑,以燦爛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B.《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戰國策》是由西漢司馬遷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而成的。
C. <壺口瀑布》《安塞腰鼓》《蘇州園林》這三篇文章的標題都是偏正短語。
D.“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是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這首律詩的頸聯。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運用及修辭辨析的能力。其中B項有誤,《戰國策》的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劉向。故選B。
例20.(2019·甘肅天水)下列各項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贈序,即臨別贈言。《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寫給同鄉后學馬生
的臨別贈言。
B.《天下第一樓》是何冀平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話劇,每一幕都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沒有密切聯系。
C.中國“酒”文化中,“射”是宴飲時的一種游戲;“觥”是酒杯;“籌”是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的籌碼;“白”是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
D.《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作品,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運用能力。其中B項有誤,《天下第一樓》是何冀平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話劇,每一幕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前一幕情節為下一幕內容做鋪墊,下一幕也會提及或解決前一幕中未解決的矛盾沖突。故選B。
【名師支招】
文學常識常見記憶方法
文學常識是語文考試中經常考查的內容,零散瑣碎,繁多龐雜。它涉及到古今中外眾多的作家、作品、體裁和寫作技法……,記憶起來特別麻煩費事,如何短時間記憶下來,以下4種文學常識記憶方法,請您收藏吧!
1.縱橫結合法。古今作家生活時代不同,從而形成縱的聯系,同一時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點,從而又形成了橫的聯系。將這些縱橫聯系的知識點組合起來,在腦中形成幾條線或幾個面,是一種快速而牢固的記憶方法。如果能據此自己動手制作幾張圖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對考查頻率較高的魯迅作品,就可以按作品發表先后為序縱向列表,然后對每篇再做橫向的了解。這種記憶方法適合記憶單個作家及作品。
2、特征記憶法。即抓住文學常識在外部的共同特征進行快速記憶。例如,關于有些作品是“最”或'第一”的,諸如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最早的散文集《尚書》, 最早的詩人屈原……。
3.歸納記憶法。即在分類的基礎上把某些有相同點的知識按一定順序集中在一起強化記憶。例如:
(1)按標題歸納。如有“記”字的文章按時間先后可歸納為:《桃花源記》、《小石潭記》、《 岳陽樓記》、《醉
翁亭記》等。
(2)按題材歸納。如《范進中舉》、《孔乙己》 都取材于受封建科舉制度迫害愚弄的舊知識分子。
(3)按流派歸納。例如,中學課本中涉及的詩歌流派主要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中國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婉約派”“豪放派”……。
(4)按作家字號、別稱、官職歸納。如香山居士、柳河東、杜拾遺、詩仙、太史公等。
4.軼事記憶法。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或留下有趣的軼事。如程門立雪、屈原投江、曹植七步詩、王安石變法,……如記住這些頗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
5.穿針引線法。零散的文學常識就像是沒有穿好的一大把針,只要有一根線將它們貫串起來,這些文學常識就顯得非常系統了,這根線可以是時間、空間、風格、內容等等。例如記憶古代文學史,可以以內容為線索,用這條線串起各個朝代文學種類。如詩歌類:詩經——楚辭——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散文類:先秦散文——六朝散文——唐宋八大家散文——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明中葉唐宋派(歸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劉大魁)等。
6.口訣記憶法。我們平時背誦詩文時有這樣的體會:文章背起來較慢,詩詞因其節奏分明、音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就容易背誦得多。我們可以把要識記的文學常識編成“口訣”,這些口訣要講究押韻,也應該是濃縮的文學常識,記上兩句,就應該記憶了許多知識。另外,在口訣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編成“固定搭配”。如:(1)先秦諸子,孔孟荀卿。《論語》《孟子》,四書列名;老莊無為,《道德》《逍遙》;屈子楚辭,《九歌》《九章》《離騷》《天問》。(2)漢代文賦,首推賈誼。劉向司馬,《戰》《楚》《史記》。班固《漢書》,斷代開啟。
(3)魏晉建安,三曹領先。父有樂府,《神龜》《蒿》《觀》。曹丕燕歌,典論批評;子建七步,五言奠基。(4)初唐四杰,盧駱王楊。山水田園,王維浩然。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之渙昌齡,高適岑參。李白浪漫,蜀道進酒;杜甫寫實,三吏三別。唐宋八家,韓柳三蘇,歐王曾鞏,古文復興。(5)元曲四家,鄭關白馬;悲劇四部,趙漢竇梧。明清小說,三水西紅。(6)《魯迅全集》,著作頗豐。小說有三,《彷徨》《吶喊》,舊事新說,《故事新編》。中學課本,除了《祝福》,皆入《吶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帶詩體。雜文十六,《熱風》與《墳》,《華蓋》二集,《而已》《三閑》,再多《二心》,《南腔北調》,《偽自由書》,《準風月談》,三《且》二《集》,《文學花邊》……。
【實戰演練】
1.(2020·貴州遵義)下列關于名著和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塑造了眾多知識分子的形象,揭露了科舉制度摧殘讀書人的罪惡,被魯迅稱為中國古代最優秀的諷刺小說。
B.“人民藝術家”巴金的小說《駱駝樣子》,講述了祥子買車三起三落的遭遇,望造了一個從勤勞樸實蛻變成麻木墮落的人力車夫形象。
C.《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選自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與《十五從軍征》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壁”。
D.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現當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子夜》《春蠶》<秋收》《殘冬》,長篇小說《林家鋪子》《腐蝕》等。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A項內容表述正確;B項,《駱駝樣子》是短篇小說;C項,《十五從軍征》應為《孔雀東南飛》;D項,《林家鋪子》是短篇小說。故選A。
2.(2020·黑龍江哈爾濱)下列文學、文化常識及名著的相關信息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軾——宋代文學家
B.《孟子》——儒家經典
C.寒舍——屬于謙辭
D.吳用——沂嶺殺四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其中,D項有誤,“沂嶺殺四虎”這一情節的主人公應為李逵。故選D。
3.(2020 ·黑龍江齊齊哈爾)下列關于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B.《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C.太學是我國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元明、清時期不設太學,設國子學或國子監。
D.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作者普希金,法國詩人。代表作有<自由頌>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普希金的國籍是俄國,而不是法國。故選D。
4.(2020·湖北咸寧)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壺口瀑布”“大雁歸來”“安塞腰鼓”“驛路梨花”四個短語的類型相同。
B.“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C.莫泊桑,英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D.明清科舉考試制度規定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鄉試中舉,第一名稱亞元,第二至十名稱解元。
【答案】 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和短語的運用能力。其中A項中的“大雁歸來”是動賓短語,另外三項都是偏正短語;C項中的莫泊桑是法國作家;D項中第一名應稱解元, 第二至十名稱亞元。故選B。
5. (2020·湖北荊門)下列有關文學文化知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生”“且'“丑”是中國戲曲里的人物角色行當,其中“生”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體。
B.魯迅被國人譽為“民族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故鄉》《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觀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
D.<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東漢列為“七經”之一,宋代把它與《大學》《禮記》《孟子》合稱為“四書”。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A項有誤,“生”是扮演男性的角色,“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B項有誤,《故鄉》出自《吶喊》;C項正確;D項有誤,“四書”不包括《禮記》。故選C。
6. (2020·湖南長沙)下列有關文學與文化常識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艾青,為民族命運“吶喊”的魯迅,為國家前途振臂一呼的聞一多,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B.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與以柳永、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國詩詞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節貼春聯、拜年,清明節祭祖、禁食,重陽節掛艾草、登高。這些都是傳統節日里約定俗成的活動。
D.中國是禮儀之邦,很講究禮貌用語,獻物于他人說“請笑納”,請人指點說“請賜教”,他人送已說“請留步”,中途離開說“失陪”。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其中C項有誤,掛艾草是端午節的習俗。故選C。
7. (2020·云南)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我國古代,人們席地而坐時把腰挺直稱為“長跪”,離席站立稱為“避席”,這兩個舉動都表示敬意。
B.自謝道韞吟詠出“未若柳絮因風起”后,“詠絮之才”就被用來贊譽女性出眾的才華。
C.“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表達了冰心對祖國深沉的愛。
D.茨威格的《列夫·托爾斯泰》前半部分極力描寫托爾斯泰平凡的長相,后半部分則透過他的眼睛,展示出他靈魂的深邃、偉大。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C項有誤,“表達了冰心對祖國深沉的愛”應為“表達了作者艾青對祖國深沉的愛”。故選C。
8.(2020·西藏)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白楊禮贊》 的作者為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鴻,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
B.《鄒忌諷齊王納諫》 選自《戰國策》。《戰國策》是左丘明所作的編年體史書。
C.《變色龍》和《偉大的悲劇》的作者分別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和奧地利作家茨威格。
D.“表” 是古代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言辭往往恭敬懇切,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B項有誤,《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故選B。
9.(2020·山東聊城)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風、雅、頌、賦、比、興合稱為《詩經》“六義”。律詩一般分為四聯:首聯、領聯、頸聯、尾聯。
B.“一簞食,一豆營”中的“簞”“豆”是古代盛飯的器物,“觥籌交錯”中的“觥”“籌”是指酒杯。
C.《左傳》《戰國策》《史記》分別是編年體、國別體和紀傳體史書。
D.小說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讓我們難忘。如《驛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戲》中的雙喜、《最后一課》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B項有誤,“觥籌交錯”是指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觥,酒杯。籌,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的籌碼。故選B。
10.(2020·湖北十堰)下列關于名著閱讀、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和韓愈一同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
B.魯迅《社戲》里提到的“老生”,是戲曲行當之一,扮演老年女子。
C.《禮記》是戰國至秦漢間道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
D.《儒林外史》 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如“吝嗇鬼”嚴監生、不慕榮利的范進等。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B項,“老生”是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的角色;C項,《禮記》是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D項,范進在書中主要體現出的是追求名利,醉心科舉的性格。故選A。
11.(2019·四川宜賓)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化傳統中,古人稱謂有謙敬之別,如“舍弟”是謙稱,“家母”是敬稱。
B.《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
C.古人常以號顯示某種志趣或情感,如歐陽修自號醉翁,蘇軾號東坡居士。
D.詩句“千里共嬋娟”“呼作白玉盤”中“嬋娟”“玉盤”都是月亮的別稱。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家母”是稱自己的母親,是謙詞,不是敬稱。故選A。
12.(2019·山東日照)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半夜三更”指晚上三點至五。
B.魯迅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社戲》《孔乙己》《故鄉》都選自《吶喊》。
C.《詩經》也稱《詩三百》,共305篇,列為“五經”之一;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
D.“左遷”,即降職。古代尊右卑左,故將降職稱為左遷。另外“謫、貶”也都表示降職。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A項中的“半夜三更”即“子時”,指的是23時至凌晨時。不是指“晚上三點至五點”。故選A。
13.(2019·湖南湘西)下列文學常識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曹禺,本名萬家寶,現代劇作家,著有話劇《雷雨》《茶館》等。
B.《孟子》是孟子和幾位弟子共同撰寫的,是孟子講學游說言論的記錄。
C.《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方民歌,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雙璧”。
D.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A項有誤,《茶館》是老舍的作品。故選A。
14.(2019·廣西賀州)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經》,先秦時叫作《詩》或《詩三百》。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0篇。
B.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作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明代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等。
D.《談讀書》選自《玫瑰樹》。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隨筆》《新
工具論》等。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A項,“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0篇”應為“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B項有誤,作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散文集《且介亭雜文》;C項有誤,蒲松齡是清代文學家。故選D。
15.(2019·貴州貴陽)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其言辭往往恭敬、懇切。
B.《水滸傳》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作者是施耐庵。
C.《回延安》采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地方特色濃郁,作者是賀敬之。
D.《皇帝的新裝》《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都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其中D項有誤,《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選自希臘寓言集《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作家伊索的代表作。所以“《赫爾墨斯和雕像者》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表述有誤。故選D。
16.(2019·山東省淄博市)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儒家經典《孟子》記載了孟子的社會理想、政治主張等內容,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B.“歌行體”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長歌行》《魯山山行》即為這種體裁的詩歌。
C.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鴨蛋》表達了他濃郁的故鄉情結,體現了“平淡而有味”的語言特色。
D.在英國作家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中,魯濱孫流落到荒島后,計算時間、記日記和閱讀《圣經》成為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應用能力。經理解分析,B項有誤,《魯山山行》不是歌行體,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故選 B。
17.(2019·湖南懷化)下面文學文化常識或文體知識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寓言一般比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迪。《農夫和蛇》《杞人憂天》《蚊子和獅子》等就是一則則耐人尋味的寓言故事。
B.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動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豬。《己亥雜詩》中的“己亥”就是農歷的豬年。
C.陶淵明,東晉詩人。“世外桃源”“不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現了陶淵明遠離社會黑暗,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D.魯迅原名周樹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故鄉》都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與應用能力。其中D項有誤,《故鄉》是小說,同時選自魯迅小說集《吶喊》。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