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氣滯血瘀的中醫治療。渾身痛全身痛非常重要,六種逐瘀湯大別山養生堂。身痛逐瘀湯。

       行醫多年,治病漸多,對于氣滯血瘀治病,有了越來越深的體會。而所見氣滯血瘀之病亦是越來越多。血瘀最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局部的血瘀癥狀,可以在頭面,咽喉,頸項,胸腔,后背,大腹,少腹,下肢等各處,多引起局部癥狀,常見局部的刺痛,發冷等。二、全身的血滯癥狀,常見唇色、舌質紫暗,甲床青瘀,面色晦暗,身疲乏力等。三、局部的出血,造成血不歸經的瘀血,常見于婦科的痛經,崩漏,腦出血,心肌梗死等。

        王清任先生《醫林改錯》傳下的六個逐瘀湯是臨床實踐中來,實效之方,我用之多年,療效可靠,解決很多臨床棘手問題。

        王清任先生的六個逐瘀湯:

        1.通竅活血湯乃治療頭面部瘀血神方。

        方組: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老蔥,生姜,大棗,麝香,黃酒。

        方歌:通竅全憑好麝香,桃紅大棗酒蔥姜;當歸川芎赤芍藥,表里通經第一方。

        郝按:通上竅時好麝香極為重要。曾治療眼內小血管堵塞,造成的視力障礙;中風患者腦內出血的止血和血塊吸收,都用過極好的麝香,可以快速的通暢血管,停止出血,血通氣暢,則疾病消于無形。

         2.會厭逐瘀湯是治咽喉部瘀血的良方。

        方組:桃仁,紅花,當歸,赤芍,枳殼,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參。

        方歌:會厭逐瘀是病源,桃紅甘桔地歸玄。柴胡枳殼赤芍藥,水嗆血凝立可痊。

        郝按:臨床常見慢性咽炎,喝水即嗆,咽部不適,聲音嘶啞,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此癥狀頗為常見,通活局部氣血,會厭癥狀寄回改善。當然也有一部分屬于脾腎虛衰,這種要從溫補提升脾腎功能入手。

        3.血府逐瘀湯是治療心胸中瘀血奇方。

        方組: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枳殼,甘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方歌:血府逐瘀生地桃,紅花歸芎草赤芍。柴胡桔梗枳牛膝,血化下行不作勞。

        郝按:此中臨床所見最多,也最常用。很多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都會出現心功能差,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胸悶,胸中悶堵等,常用此方可以快速解除血瘀癥狀。個人運用時常加三七、丹參以加強療效。  

        4.膈下逐瘀湯善治療瘀血在膈下,即肝膽經所過的兩脅部,周圍痞脹不舒。

       方組: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枳殼,甘草,五靈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烏藥。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烏藥元胡甘。歸芎靈脂紅花殼,香附開郁血亦安。

       郝按:此中情況,長期肝郁不舒之人多見。兩脅痞脹,女性多見甲狀腺、乳房、卵巢之疾。此湯可以快速疏通肝氣,改善肝膽經血運。我個人運用時多加郁金與香附相配合。

        5.少腹逐瘀湯乃治療血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方,也是女人調經種子的要方,一般在月經當天服,連服3到5付,能令少腹子宮內瘀血因勢下導,便于推陳出新。

        方組:當歸,川芎,赤芍,五靈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黃,沒藥。

        方歌:少腹茴香與炒姜,元胡靈脂沒芎當,蒲黃官桂赤芍藥,調經種子第一方。

        郝按:曾用此方治療多例,由于少腹部血瘀,造成的痛經和不孕不育患者,療效很好。臨床使用多加少量的附子,細辛,烏藥,再配合片姜黃、鹿角霜,效果更佳。對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各種婦科的慢性炎癥,都可以斟酌使用。

         6.身痛逐瘀湯是治療周身經絡血脈被瘀血阻閉的效方,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至是周身風濕痛久不愈,只要是瘀血阻滯,皆可用此方活血行氣,祛風除濕,通痹止痛。

        方組:桃仁,紅花,當歸,川芎,沒藥,甘草,五靈脂,香附,川牛膝,羌活,秦艽,地龍。

        方歌:身痛逐瘀桃歸芎,紅花秦羌膝地龍。靈脂香附沒藥草,通絡止痛力最雄。

        郝按:此種就是上面談到的全身的血滯證,羌活、秦艽、沒藥、地龍,都是活血通絡之良品,臨床亦可加桑枝、三七、丹參、赤芍,療效則更好。劉寄奴和細辛亦是好用之藥。


        當然每天足量的鍛煉,健步走,跑步,導引煉氣,飲食保持清淡營養,對于全身的氣血正常運行更是必不可少,不可專注的只是吃藥去化開局部的血瘀。如鍛煉難以開解氣血瘀滯,可以求助于醫藥,氣血瘀滯一開解,則內臟和肢體功能自然恢復,癥狀自然消除。對于此類疾病,切忌只消除癥狀,不看到氣滯血瘀之本質。


                   18年5月31日  郝威威于北京工作室

一,通竅活血湯證

在清朝嘉慶年間,爆發了一場由傷寒引發的瘟疫,大批人病愈合后開始脫發,跑遍全國尋醫都無果。這時候,大名鼎鼎的清朝名醫王清任閃亮登場。王清任查閱眾多醫學書籍,得出結論,久病必瘀,瘀血阻礙了血脈,新血無法順利抵達頭部毛竅,頭發沒有新血的滋養,自然就會干枯脫落。于是,他大筆一揮,寫下了一個千古妙方——通竅活血湯。病人服用這個妙方三劑脫發就停止了,服用十劑開始長出新頭發。一時間王清任名聲大噪,名揚天下。



王清任認為,人體很多疼痛都是因為瘀血造成的,只要把瘀血化掉,便可無痛一身輕。下面,隆重推薦這首方子:赤芍6克、川芎6克、桃仁9克、紅花9克、生姜9克、大棗七枚、老蔥9克、麝香0.15克、黃酒250克

這個方子用了四味活血化瘀的藥材,赤芍、川穹、桃仁、紅花,四味藥,個個都是化瘀高手。可以搞定身體所有的寒凝、氣滯、血瘀。善于搞定全身上下的瘀血。



加上生姜和老蔥,是因為生姜有辛散之性,老蔥可以溫通經絡,有疏通的作用。加入這2味藥,可以讓這些活血化瘀的藥材藥性能夠順利上達于頭面部。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方子用到了麝香。麝香,主要用于通竅。我們的頭面部是清竅集中地,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一共七個竅門,加上前陰后陰,一共九竅。如果竅門閉住了就會出現中風,牙關緊咬,口眼歪斜,就會頭暈頭痛,耳鳴耳聾,眼花眼盲。而所有中藥中,開竅藥最好的藥就是麝香,它可以通行我們身體的十二經絡,上至頭面巔頂,內通五臟六腑,沒有什么地方是它去不了的。它可以破一切瘀滯,散一切結節囊腫,消一切腫塊包塊。如果實在買不到麝香,可以選用白芷來代替。白芷也可以開竅。白芷多用一些,用上15克左右。

最后,這個方子用了黃酒,用黃酒來煮、是為了取黃酒的升達之性,讓這個方子藥性更快地往頭面部走。



那么這個方子可以調理哪些癥狀呢?這個方子專門搞定頭面部瘀血的。

1、治頭痛、臉部長老年斑,耳聾,眼花

上文提到了,頭面部一共有7竅,哪出竅不通,不通就會有淤血,有淤則會痛。頭部瘀血會導致頭痛,面部淤血會導致長斑、耳部淤血導致耳聾,因此,凡是淤血導致的頭面部情況,用這個方子治療,效果明顯。用一個好一個。

2、治脫發

頭發需要氣血滋潤,頭部有瘀血,氣血不通暢,頭發自然會脫落。脫落嚴重,會形成斑禿。不妨試試這個妙方。淤血化掉,頭發自然能茂密生長。

3、治白癜風、紫癜風、滿臉青紫、嘴唇青紫。



4、治酒糟鼻。

酒糟鼻一方面是濕熱所致,如果是慢性酒糟鼻,鼻子顏色發暗了就是瘀血了,可以用通竅活血湯。

5、治腦震蕩后遺癥、腦梗、頸部斑塊,用這個方子效果都是杠杠的。

6、治記憶力不好。

7、王清任還說,這個方子可以調理因淤血導致的牙齒脫落。這個方子可以把牙齦的瘀血化掉,讓新血生出來,修復牙齦,最后保住搖搖欲墜的牙齒。

8、治療口臭。

我們的血管與氣管是相通的,有瘀血,血管就會堵塞,堵塞就會影響氣管,產生臭氣。



用法:

用黃酒來煎煮。先用黃酒把藥煎煮15分鐘,然后把藥渣去掉,再把麝香放入,再次煎煮到水開。飯后服用,溫服。一天一劑。服用七天。

如果你的頭面部疾病用了很多藥也沒有效果,不妨試試專門針對頭面部疾病的通竅活血湯。


二,會厭逐瘀湯證

凡咽喉部問題用會厭逐瘀湯,都有良效:

桃仁15克(炒)紅花15克 甘草9克 桔梗9克 生地12克 當歸6克 玄參3克 柴胡3克 枳殼6克赤芍6克


藥品名稱會厭逐瘀湯


主要適用癥呃逆,慢喉喑,喉痹等屬氣滯血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來源《醫林改錯》卷下


基本簡介

名稱

會厭逐瘀湯


來源

《醫林改錯》卷下。


方歌

會厭逐瘀是病源,桃紅甘桔地歸玄,柴胡枳殼赤芍藥,水嗆血凝立可痊。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呃逆,慢喉喑,喉痹等屬氣滯血瘀者。


臨床應用

聲帶小結

王某某,男性,35歲,1982年9月11日初診。訴咽部干燥不適,聲音嘶啞已2個月,被宜春地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診斷為'聲帶小結'。經用四環素、喉片、北豆根片及清熱利咽中藥治療近月,效果不佳。證見形體壯實,口干咽燥,聲音嘶啞,大便干結,脈緩,舌苔薄黃,舌質稍紅,辨證為陰虛喉痹,瘀血內阻。治以養陰清熱,活血化瘀之會厭逐瘀湯加味: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生地10g,赤芍12g,桔梗12g,甘草5g,玄參21g,麥冬15g,柴胡10g,枳殼10g。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15劑后,咽干聲嘶明顯好轉,經耳鼻喉科檢查聲帶小結已見縮小。方已中病,囑續服15劑,經間接喉鏡檢查:聲帶小結已消失,回校任教。


三,血府逐瘀湯證

血府逐瘀湯的神奇功效血府逐瘀湯的神奇功效

主治:主治:

胸中血瘀、血行不暢所致之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善怒、入暮漸熱、舌質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脈澀或弦緊。胸中血瘀、血行不暢所致之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善怒、入暮漸熱、舌質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脈澀或弦緊。

現代應用:現代應用:

本方抗凝血,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解痙,鎮痛,鎮靜。用于心律不整、慢性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癥、心絞痛、動脈硬化、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叁叉神經痛、頭痛眩暈、偏頭痛、腦血管疾病、脫發、精神分裂癥、不孕癥、閉經、月經過多癥、癲癇、視網膜病變、靜脈炎、行血障礙、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靜脈炎、色素沉著、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綜合癥、頑固性頭痛、頑固性低熱、眼底出血等屬瘀血內阻,日久不愈者。本方抗凝血,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解痙,鎮痛,鎮靜。用于心律不整、慢性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癥、心絞痛、動脈硬化、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叁叉神經痛、頭痛眩暈、偏頭痛、腦血管疾病、脫發、精神分裂癥、不孕癥、閉經、月經過多癥、癲癇、視網膜病變、靜脈炎、行血障礙、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靜脈炎、色素沉著、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綜合癥、頑固性頭痛、頑固性低熱、眼底出血等屬瘀血內阻,日久不愈者。

適應癥:適應癥:

1、神經精神系統病癥: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后遺癥、腦水腫、腦血管病、癲癇、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震顫、精神分裂癥等。1、神經精神系統病癥: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后遺癥、腦水腫、腦血管病、癲癇、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震顫、精神分裂癥等。

2、心血管系統病癥: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無脈癥、血栓性靜脈炎等。2、心血管系統病癥: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無脈癥、血栓性靜脈炎等。

3、消化系統病癥: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等。3、消化系統病癥: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等。

4、婦產科病癥:如原發性痛經、流產后腰痛或出血、產后身痛、月經失調、不孕癥、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4、婦產科病癥:如原發性痛經、流產后腰痛或出血、產后身痛、月經失調、不孕癥、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22
血府逐瘀湯方劑特點血府逐瘀湯方劑特點

本方由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殼、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本方由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殼、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

血府逐瘀湯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純化瘀之傷正;血府逐瘀湯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純化瘀之傷正;

四逆散疏理肝氣,使氣行則血行;四逆散疏理肝氣,使氣行則血行;

加桔梗引藥上行達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加桔梗引藥上行達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

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劑,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劑,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33
血府逐瘀湯的加減應用血府逐瘀湯的加減應用

1、血瘀經痛、經閉者:去桔梗加香附、澤蘭、益母草。1、血瘀經痛、經閉者:去桔梗加香附、澤蘭、益母草。

2、心悸、失眠者:加茯神、五味子、酸棗仁。2、心悸、失眠者:加茯神、五味子、酸棗仁。

3、舌紫、脈澀者:加丹參、叁七。3、舌紫、脈澀者:加丹參、叁七。

4、脅下有腫塊者:加郁金、丹參、青皮。4、脅下有腫塊者:加郁金、丹參、青皮。

5、口乾渴者:加天花粉、玄參。5、口乾渴者:加天花粉、玄參。

6、發熱者:加銀花、連翹。6、發熱者:加銀花、連翹。

7、小便黃赤者:加黃連、茅根。7、小便黃赤者:加黃連、茅根。

8、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芒硝。8、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芒硝。


四,膈下逐瘀湯證

  處方來源《醫林改錯》卷上。

藥物組成

靈脂2錢(炒),當歸3錢,川芎2錢,桃仁3錢(研泥),丹皮2錢,赤芍2錢,烏藥2錢,元胡1錢,甘草3錢,香附1錢半,紅花3錢,枳殼1錢半。

加減  病人氣弱者,加黨參3-5錢。

功效   活血逐瘀,破癥消結。

主治   積聚痞塊,痛不移處,臥則腹墜,及腎瀉、久瀉由瘀血所致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病輕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藥止,不可多服。

 臨床應用

1.胸膜粘連:喬氏用本藥加味治療胸膜粘連60例。病程2~21年,其中重型(粘連在8cm以上者)15例,中型(粘連在5~8cm之間者)17例,輕型28例。兼風寒者加桂枝、荊芥、防風;風熱者,加金銀花、連翹、薄荷;胸中郁熱,咳吐黃痰者,加黃芩、瓜蔞、桑白皮;胸中有寒痰,加干姜、細辛、五味子;氣虛者,加黃耆,黨參。服藥32~64劑。結果:痊愈33例,顯效23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96.6%。

2.慢性盆腔炎:劉氏用本方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64例。其中6個月~1年者19例,5年者35例,5~10年者7例,10年以上者3例。氣虛者加黃音。黨參;血虛者加熟地、首烏;陰虛者加沙參、麥冬;陽虛者加熟附片、炮姜;兼濕熱內蘊者加黃芩、澤瀉;兼熱毒蓄積者加雙花、連翹。連續服藥20~30劑。結果:痊愈21例,好轉37例,總有效率90.6%。

3.小兒久瀉:用本方加減治療小兒久瀉120例。病程2~6個月64例,6~9個月32例,9~12個月24例。方用靈脂1.5g,當歸2g,川芎1.5g,桃仁2g,丹皮2g,赤芍2g,烏藥1.5g,延胡1.5g,甘草2g,香附2g,紅花1.5g,枳殼1.5g(此為1歲小兒一日水煎劑量,其他年齡適當增減),脾胃虛弱加白術、茯苓、黃耆;脾腎兩虛加附子、肉桂、黃耆;大便次數多呈水樣者可加訶子、苡仁。結果:痊愈46例,有效53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82.5%。

藥理作用

①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中醫藥信息》(1987,4:39):小鼠免疫特異性抗原結合細胞花結形成實驗結果表明,給藥組免疫特異性抗原結合細胞數量較對照組明顯減少,說明本藥對小鼠免疫反應的早期階段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另溶血空斑實驗證明,給藥組PFC數目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本藥對B細胞功能亦有較強的抑制作用。②刺激免疫作用《中成藥研究》(1987;9:29):本藥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功能,與對照組比較,給藥組巨噬細胞吞噬指數明顯提高;小鼠脾臟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對照組,差異非常顯著、腹腔巨噬細胞EA花環形成率給藥組高于對照組。

各家論述

《醫林改錯注釋》:方中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與逐瘀藥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傷陰血;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桃仁、紅花、靈脂破血逐瘀,以消積塊;配香附、烏藥、枳殼、元胡行氣止痛;尤其川芎不僅養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氣,增強逐瘀之力;甘草調和諸藥。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氣藥物居多,使氣帥血行,更好發揮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結之力。


五,   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與少腹逐瘀湯的區別。

一、出處 


   三方均出自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 二、組成 


1、血府逐瘀湯: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桃仁四錢    紅花三錢                  枳殼二錢    赤芍二錢    柴胡一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半    川芎一錢半    牛膝三錢 


   膈下逐淤湯:靈脂二錢(炒)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桃仁三錢(研泥)                丹皮二錢    赤芍二錢    烏藥二錢    元胡一錢                甘草三錢    香附一錢半    紅花三錢    枳殼一錢半 


   少腹逐瘀湯:小茴香七粒(炒)   干姜二分(炒)    元胡一錢    沒藥一錢(炒)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官桂一錢    赤芍二錢             蒲黃三錢(生)    靈脂二錢(炒) 


2、相同點:都有桃仁 紅花 川芎 赤芍 當歸 ,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    不同點: 


   (1)血府逐瘀湯:本方除桔梗引藥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調藥外,其余藥物均入肝經。如當歸、生地、柴胡養血活血,清熱疏肝,適用于血瘀熱證;桃仁、赤芍、紅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氣不活,氣不得血不行,川芎為血分氣藥,枳殼擅長理氣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氣活血,并有調理肝脾作用,諸藥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氣疏肝之劑。主治胸部的瘀血證 


   (2)膈下逐瘀湯: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與逐瘀藥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傷陰血;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桃仁、紅花、靈脂破血逐瘀,以消積塊;配香附、烏藥、枳殼、元胡行氣止痛;尤其川芎不僅養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氣,增強逐瘀之力;甘草調和諸藥。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氣藥物居多,使氣帥血行,更好發揮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結之力主治瘀血積于膈下,肝郁氣滯之兩脅及腹部脹痛有塊者; 


   (3)少腹逐瘀湯: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溫熱,入肝腎而歸脾,理氣活血,溫通血脈;當歸、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黃、五靈脂、川芎、元胡、沒藥入肝,活血理氣,使氣行則血活,氣血活暢故能止痛。共成溫逐少腹瘀血之劑。主治血瘀少腹之積塊、月經不調,痛經等。 三、功效 1、原文主治 


 (1)血府逐瘀湯 


① 頭痛  頭痛有外感,必有發熱、惡寒之表癥,發散可愈;有積熱,必舌干、口渴,用承氣可愈;有氣虛,必似痛不痛,用參者可愈。查患頭痛者,無表證,無里證,無氣虛、痰飲等證,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劑而愈。 


② 胸疼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栝蔞薤白白酒湯可愈;在傷寒,用栝蔞、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應,用此方一副,疼立止。


,蓋一層布壓則不能睡,已經七年,召余診之,此方五副痊愈。 


④ 胸任重物   一女二十二歲,夜臥令仆婦坐于胸方睡,已經二年,余亦用此方,三副而愈。設一齊問病源,何以答之。 


⑤ 天亮出汗   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盜汗,盜散人之氣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論。竟有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一兩付而汗止。 


⑥ 食自胸右下   食自胃管而下,宜從正中。食入咽,有從胸右邊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葉之下轉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將胃管擠靠于右。輕則易治,無礙飲食也;重則難治,擠靠胃管,彎而細,有礙飲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難 


⑦ 心里熱(名曰燈籠病)   身外涼,心里熱,故名燈籠病,內有血瘀。認為虛熱,愈補愈瘀;認為實火,愈涼愈凝。三、兩付,血活熱退。 


⑧ 瞀悶   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三付可好。 


⑨ 急躁   平素和平,有病躁急,是血瘀,一二付必好。 


⑩ 夜睡夢多   夜睡夢多,是血瘀,此方一。兩付痊愈。外無良方。 11 呃逆(俗名打咯忒) 


  因血府血瘀,將通左氣門、右氣門歸并心上一根氣管,從外擠嚴,吸氣不能下行,隨上出,故呃氣。若血瘀甚,氣管閉塞,出入之氣不通,悶絕而死。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湯、承氣湯、都氣湯、丁香柿蒂湯、附子理中湯、生姜瀉心湯、代赭旋覆湯、大小陷胸等湯治之,無一效者。相傳咯忒傷寒,咯忒瘟病,必死。醫家因古無良法,見此癥則棄而不治。無論傷寒、瘟疫、雜癥,一見呃逆,速用此方,無論輕重,一副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12 飲水即嗆   飲水即嗆,乃會厭有血滯,用此方極效。古人評論全錯,余詳于痘癥條。 


13 不眠   夜不能睡,用安神養血藥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14 小兒夜啼   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兩付痊愈。 15 心跳心忙   心跳心忙,用歸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發百中。 


16 夜不安   夜不安者,將臥則起,坐未穩又欲睡,一夜無寧刻,重者滿床亂滾,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17 俗言肝氣病   無故愛生氣,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氣治。此方應手效。 18 干嘔    無他癥,惟干嘔,血瘀之癥。用此方化血,而嘔立止。 


19 晚發一陣熱     每晚內熱,兼皮膚熱一時,此方一副可愈,重者兩副。 (2)膈下逐淤湯 


① 積塊      積聚一癥,不必論古人立五積、六聚、七 、八瘕之名,亦不議駁其錯,駁之未免過煩。今請問在肚腸能結塊者是何物?若在胃結者,必食也;在腸結者,燥糞也。積塊日久,飲食仍然如故,自然不在腸胃之內,必在腸胃之外。腸胃之外,無論何處,皆有氣血。氣有氣管,血有血管。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則凝結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豎血管凝結,則成豎條,橫血管凝結,則成橫條,橫豎血管皆凝結,必接連成片,片凝日久,濃而成塊。既是血塊,當發燒。要知血府血瘀必發燒。血府,血之根本,瘀則殞命。肚腹血瘀,不發燒。肚腹,血之梢末,雖瘀不致傷生。無論積聚成塊,在左肋、右肋、臍左、臍右、臍上、臍下,或按之跳動,皆以此方治之,無不應手取效。病輕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總是病去藥止,不可多服。倘病患氣弱,不任克消,原方加黨參三五錢皆可,不必拘泥。 


② 小兒痞塊   小兒痞塊,肚大青筋,始終總是血瘀為患,此方與前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三方輪轉服之,月余,未有不成功者。 


③ 痛不移處  凡肚腹疼痛,總不移動,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極效 


④ 臥則腹墜   病患夜臥,腹中似有物,左臥向左邊墜,右臥向右邊墜,此是內有血瘀,以此方為主,有雜癥,兼以他藥。 


⑤ 腎瀉   五更天泄三兩次,古人名曰腎泄。言是腎虛,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藥,治之不效,常有 三五年不愈者。病不知源,是難事也。不知總提上有瘀血,臥則將津門擋嚴,水不能由津門出,由幽門入小腸,與糞合成一處,糞稀溏,故清晨瀉三五次。用此方逐總提上之瘀血,血活津門無擋,水出瀉止,三五副可痊愈。 


⑥ 久瀉   瀉肚日久,百方不效,是總提瘀血過多,亦用此方。 (3)少腹逐瘀湯 


此方治少腹積塊疼痛,或有積塊不疼痛,或疼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或經血見時,先腰兼少腹疼痛,或粉紅兼白帶,皆能治之,效不可盡述。 


  更出奇者,此方種子如神,每經初見之日吃起,一連吃五副,不過四月必成胎。必須男女年雙歲,必擇單月方生子。擇月不可以初一為定準,以交節為定準。要知偶有經過二十日結胎者,切記準日期。倘月份不對生女,莫謂余方不驗。余用此方,效不可以指屈。 2、現代應用 


(一)血府逐瘀湯 


①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無脈癥、血栓性靜脈炎等 


② 消化系統病癥: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等 


③ 神經精神系統病癥: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后遺癥、腦水腫、腦血管病、癲癇、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震顫、精神分裂癥等 


④ 婦產科病癥:如原發性痛經、流產后腰痛或出血、產后身痛、月經失調、不孕癥、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崩漏、閉經、經前期緊張綜合癥、更年期綜合癥等 


⑤ 其他:色素沉著、尿血、多汗癥、低熱、乳房纖維瘤、三叉神經痛、腦瘤、慢性蕁麻疹、癢疹、慢性咽炎、盜汗、哮喘、胸壁挫傷、視網膜靜脈血栓形成及急性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等 


(二)膈下逐淤湯 


① 心血管系統疾病: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癥; 


② 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胃潰瘍、潰瘍樣消化不良、胃癌前期病變、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慢性結腸炎等; 


③ 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閉經、痛經、月經過少、宮外孕、不孕癥等; 


④ 其他:術后頑固性呃逆、顱腦損傷、胸腰椎多發性壓縮性骨折、血卟啉病、糖尿病等。 


(三)少腹逐瘀湯 


① 婦科病:痛經、閉經、不孕癥、產后惡露不盡、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先兆流產 


② 男科:尿道綜合征、精液不液化癥、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靜脈曲張、不射精、陽痿 ③ 其他:臍周腹痛、小兒頻發性腸痙攣、失音癥、老年瘀滯性闌尾炎、小兒久瀉、髂腰肌筋膜綜合癥、血紫質病、腎絞痛、小兒神經性尿頻癥等。


六,身痛逐瘀湯證, 主治一身的風濕骨痹癥。

我們當地有位老中醫,行醫數十載,大半輩子都在為鄉親們解除病痛。前段時間有位老阿婆腰腿痛的不得了,不得已在兒女的攙扶下一瘸一拐地去找老中醫看病。

老中醫叫她伸出舌頭來看,發現舌下靜脈紫瘀,不用說,這是有瘀血了,可這瘀血是怎么來的呢?

原來老太太年輕時經常下地干活,雙腿雙腳經常泡在水里,風寒濕邪是有的,這些邪氣把氣血經絡流通的道路給堵住了,再加上現在年紀大了,肝腎也有不足,就更容易受到邪氣的侵犯了。





老阿婆說,最近一段時日越發覺得走路拖泥帶水,腿腳抬不起來,前段時間一不小心在自家門口摔了一跤,竟怎么也起不來,好在家人發現的及時。

老中醫開了一方,是清代名醫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湯,老阿婆回去吃了7天,腿腳也跟著一日好似一日。

身痛逐瘀湯:

桃仁9克、紅花9克、川芎6克、當歸9克、五靈脂6克、沒藥6克、香附3克、川牛膝9克、地龍6克、秦艽3克、羌活3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這個方子,用王清任自己的話說:“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總名曰痹癥。明知受風寒,用溫熱發散藥不愈;明知有濕熱,用利濕降火藥無功。久而肌肉消瘦……如水遇風寒,凝結成冰,冰成風寒已散。明此義,治痹癥何難?古方頗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湯。”

王清任在這里打了個比方,他把瘀血比作一塊冰,冰是怎么形成的?水遇風寒凝結而成。王清任又說了,風寒雖然散了,但冰還在,所以治法就是化瘀血,外加一點祛風除濕之藥。

首先用到的是桃仁、紅花、川芎、五靈脂,活血化瘀。

桃仁和紅花是形影不離的好搭檔,很多中醫大夫在開方子的時候常常會把這兩味藥放到一起來用。所謂花升子降,花類藥的藥性是向上升的,仁類藥的藥性是往下降的,這樣一升一降,在兩個相反的作用力下,阻滯自然就被化開了。

川芎這味藥性格十分活潑,用一句話來形容,叫上行頭目,下行血海,中開郁結。而且它又是血中氣藥,一邊把血脈中的瘀滯疏通,一邊還能行氣。

五靈脂是寒號鳥的便便,不過這寒號鳥可不是鳥,而是一種鼯鼠,外形小巧可愛,有點像松鼠。既然不是鳥,又為什么叫寒號鳥呢?這和古人的認知有關,鼯鼠有翅膀,會鳴叫,古人便覺得它像鳥。

鼯鼠生活在懸崖上,據說鼯鼠出沒的地方,周圍一般都有石斛,我們知道,石斛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鼯鼠很聰明啊,它要吃這個石斛,對于那些“不速之客”采藥工就會群起而攻之。直到現在中醫界還流傳著“飛鼠護金釵”的故事,飛鼠就是鼯鼠,金釵就是金釵石斛。石斛是有靈氣的仙草,可想而知,這鼯鼠的便便也一定不簡單,而且靈脂與凝脂諧音,對此,李時珍是這樣解釋的:“五靈脂者,狀如凝脂而受五行之氣也。”

或許有些朋友還是難以接受,其實動物和人是不一樣的,動物的食譜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像鼯鼠喜歡以板栗、核桃等為食,有時候也吃新鮮的柏樹葉、杏樹葉、榆樹葉等等。

五靈脂活血化瘀相當厲害,它是走濁道的,可以使瘀血排泄而去。

緊接著,當歸、沒藥、香附,理氣、補血。

把瘀血化開之后還要把新鮮氣血引過來滋養病灶部位,所以王清任在這里又加入了補血的當歸,理氣的沒藥和香附。

牛膝,引藥下行。中醫自古就有“非牛膝不過膝”的說法,牛膝能引血、引藥達膝,捎帶還能補補肝腎。

地龍,通經絡。地龍就是蚯蚓,地龍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傳說古代有位皇帝腰上長了皰疹,就是現在常說的帶狀皰疹。宮里的御醫也治不好,最后是一位民間草醫用蚯蚓給治好了。皇帝很開心啊,就問他用的什么靈丹妙藥。草醫當然不敢明說啊,說不好是要挨罰的,于是他靈機一動,就叫地龍吧。皇帝聽后果然龍顏大悅。地龍的名字也就這樣傳開了。



蚯蚓可以在土壤中鉆來鉆來,為植物疏松土壤。那人體的肌肉經脈板結郁滯的像很久沒有耕耘的田地一樣,蚯蚓用上,松土耕地一樣把身體的經絡打通,經絡通了,氣血才能順暢流動。

再往下,秦艽、羌活,祛風除濕

秦艽、羌活都是風藥,風能勝濕,假如地面上有一灘水,風一吹是不是很快就變干了?

最后用一味甘草來調和諸藥。

身痛逐瘀湯,也有醫家用它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在中醫看來不外乎三種原因,一是氣虛,好比輪胎沒氣了,它就會癟下來,這時候要考慮用補氣藥把它往上托一托,像千斤頂一樣給它頂起來;二是血瘀,在久坐一族中比較常見,人坐著不動,氣血就不容易流通,時間久了,腰部周圍就容易有瘀滯;三是寒濕留于關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身痛逐瘀湯對于“瘀血內蘊兼見風寒濕痹”導致的腰突,效果不錯。此外,腰突的朋友,還要適當運動,老話說的好,沒事常走路,不用進藥鋪。就是這么個道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氣滯血瘀”是什么,怎么治療?
高先德 加減通竅活血湯?組成:赤芍10克,當歸10克,三七8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
話說王清任五個逐瘀湯
王清任的六個逐瘀湯
小解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调兵山市| 蒲江县| 龙门县| 湖北省| 定南县| 丹东市| 澄迈县| 新平| 宁津县| 彭水| 江永县| 深泽县| 莒南县| 武功县| 南通市| 沾化县| 桂东县| 涟源市| 三门峡市| 错那县| 台安县| 蓬莱市| 新丰县| 达州市| 革吉县| 两当县| 巴青县| 东光县| 兰西县| 绥滨县| 龙游县| 文成县| 鹿邑县| 淮滨县| 汝州市| 石家庄市| 青浦区| 盘锦市| 长子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