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構圖
(重點)重視構圖,提高學生構成意識。
所謂構圖,即繪畫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稱為構圖。
課堂教學往往使學生低估構圖對畫的重要作用,以及忽視對構圖的認識能力和組織能力,這是教與學兩個領域的誤區。其原因在于:課堂上的靜物組合構圖均由教師在課前擺放好,學生的訓練僅僅是依據教師所擺放靜物的成品進行再現對象的繪畫訓練。因此,學生對畫面的構圖缺乏一個完整的自我理解過程。在歷年美術高考過程,均有學生因構圖不合理而導致分數不高的問題。
上窄下寬,左右均衡 |
使用三角形構圖的一些建議:
(1)適用于對象物高度落差明顯的畫面;(高、中、低/大、中、小)
(2)不受對象物數量多寡的限制;
(3)正三角形構圖的下線容易產生多個對象物處于同一條直線上,造成構圖平乏、空間緊縮的
弊端,所以起稿時對三角形構圖的下線需謹慎思考。(難點)
2、四邊形構圖:給人以穩重、莊嚴、平和的感覺。
四邊構圖較正三角形構圖的優點在于底線比較容易把握,不易產生多個對象物處于同一條直線上的問題。
3、“S”形構圖:實質上就是一種富有變化的曲線構圖。這種構圖形式給人以韻律動感的感覺
,使畫面增添活躍的氣氛。
在繪畫中使用“S”形構圖的一些建議:
(1)適用于對象物數量比較多的畫面;
(2)畫面的物體“透視”高度比較接近,需要具備良好的透視表現能力;
(3)注意整體對象物的疏密對比關系;
(4)“S”形構圖常使用大俯視的透視角度,有助于這個“S”字看起來比較清晰。而低俯視角度的靜物組合通常都會堆砌粘合在一起,不利于“S”形的表達。
1、 2、 垂直面 垂直面 (灰面) (灰面)
3、擺放靜物的載物面 (亮面) |
(二)空間切割原則:畫面空間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三分面:橫向(平行透視原理) 豎向
①垂直面(灰面) |
如:墻角
②擺放靜物的載物面(亮面) |
③垂直面(灰面)
|
相對于單一的空間表達,三分面空間切割構圖,讓畫面前后空間的對比相互襯托,有助于形成比較豐富的空間深度變化,促進畫面空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