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車早茶原創文章,作者盧雁飛,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在車早茶后臺,每天都會有粉絲問茶哥:為何很多車型網上報價優惠都很大,但去了4S店一問,人家根本沒有這么大的優惠,并且算完下來比網上報價的還有貴幾萬,這是為何?
這里面就涉及到三個價了,一個是指導價,一個是優惠價,一個是落地價。
通常,廠家給出來的,是指導價,網上報的,是優惠價,而去了4S店呢,就是落地價了(成交價)……其中貓膩,就在落地價上面。
先說一下指導價
指導價其實就是指車身價(裸車價),意為該車完整出廠后,不包含其他經銷商贈送或者附加的配件、以及上牌、保險等附加的價格,一般官方網站或者其他網站上面備注的廠家指導價,就是這個價格了。
再說一下優惠價
優惠價也分兩種,一種是廠家優惠的,這個優惠后的價格,適用在指導價上面,意思是如果廠家沒有指定區域優惠,那么所有地方均可以享受到廠家指定的指導價優惠,也就是說,落地價里面遵循的指導價,就是要以這個優惠價為基礎。
而另一種是經銷商的優惠價,這個價格是經銷商給出來的優惠,大部分網上顯示的優惠都是經銷商的優惠價為主,但這優惠價與落地價關聯并不緊密,這更多是經銷商在借行情價格發到網上的一種吸引顧客到店的手段。
貓膩就在落地價上面
所謂落地價,就是一輛車在完成所有購買程序并且可以交到車主手中正常上路后,最終完成的價格,其包括車身價(包含優惠)+各種稅+各種保險+上牌費用+精品加裝價格等,而這里面呢,幾乎每一項都有貓膩!
車身價不會給你明確優惠的
首先,你拿著網上報的優惠來到店里,4S店會告訴你他們的優惠不少這樣算的,想在車身價上面直接減優惠再加其他費用拿下車,那是不可能的,4S店也不會賣。這個時候的車身價是沒有優惠的,要算完其他費用后再一次性減去優惠……傻眼了吧。
別以為稅就沒有黑幕
有些人以為,那稅是按照國家標準收的,4S店應該沒賺頭吧,其實不然,一般買車必須繳納購置稅和車船稅這兩種稅,拿購置稅來說,不少經銷商向車主按原車價的購置稅收費,上報稅局則按優惠車架上報,無疑從中是有利潤的,不信可以拿出發票看一看。
保險也可以做點小動作
對于保險這一塊,很多新手在買車的時候,看著一籮筐保險項目,會略有些不知所措了,并且加上其他手續的繁瑣以及迫切想提車的心情,基本上這個環節,都是按銷售的說的走了,自己也覺得無所謂。而實際上新車第一年保險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我們車主看的保費都是由銷售所傳遞,實際上是多少,你也不知道。
上牌費,4S店也要賺點
上牌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去上牌,也就是在交完車款(車價+精品加裝價)、稅、保險等之后,自己駕駛新車去車管所上牌,這個費用一般不會超過500元,當然,有時候要去排上大半天的隊,略為辛苦、另一種則是4S店幫忙上牌,上好后你直接來4S店提車就行,一般4S店收取的上牌費大概是1000左右,異地上牌基本2000+,價格是比較貴的,但省了自己的事。
精品贈送/加裝最坑
好了,最大的貓膩來了,就是處在這精品贈送和加裝上面了。很多車主買車的時候發現,4S店在給自己算落地價的時候,會寫上贈送什么什么一籮筐,然后會繼續誘導你加錢去選裝其他的一些必要配件精品,你看著這些要另外花錢的配件精品好像價格也不貴,所以你或多或少都會選一些,價格也就慢慢的升上去了……你不知道,正是因為有這些東西的存在,導致整車的落地價就變得異常的高了……
于是這個時候,銷售在算出沒有優惠前提下的落地總價后,來個優惠兩萬(這個優惠幅度跟你在網上看到的差不多,甚至還要大),這才是真正的落地價。你掐指一算,雖然比網上報的高了好多,但這個落地價好像也挺合理的,而且什么都齊全了,更何況人家也說了,裸車優惠是不會賣的,于是你就心甘情愿的去交錢了……
看了這些,你是不是覺得拿網上報價去4S店買車,被趕出來也是人家有理了?市場就是如此運作,咱也沒辦法,唯有就是購車的時候,多對比幾家4S店的價格,對購置稅、保險等留個心眼,對一些贈品精品等,沒用的就不要,有用但太貴的也不要,另外如果方便自己去上牌,那也能省點……只有這樣,那么這個實際落地價,才會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