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長壽,生活習慣最重要
《黃帝內經》把養生放在最重要的篇章,衡量養生效果,首先要看壽命。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古代要求更高?!饵S帝內經》說的高壽應是120歲,按照《左傳》來說,上壽是120歲,中壽是100歲,下壽是80歲,人們長壽的最低標準是80歲。按照五運六氣的理論,人應該活120歲。
在壽命長短的決定性因素中,生命遺傳占15%;氣候因素占7%;醫療條件好壞決定了8%;經濟條件占10%;另外60%取決于生活習慣。
所以說,想長壽,最好、最聰明的辦法就是抓好這60%。所以,各國的養生家也都在研究怎樣管理好這60%,中醫養生基本上也是著手在這60%。
例如抽煙、喝酒都是傷害健康的,過飽、過饑也不好,應該保證白天晚上睡眠有規律,心態好等等。
中國有很多養生學派,儒家、道家、佛家,這三大派各有各的養生理論,也有很多共性。儒家講究五個字:慈、節、和、順、合。
慈:指多做善事,心態平衡。
節:指生活要有規律。不能白天干晚上的事兒,晚上干白天的事兒。另外,還有節欲的意思,指性生活要有節制。
和:指要合群,要和大眾一致起來,要平和。
順:指要順應自然的規律?,F代人夏天熱到北方去避暑、冬天冷去海南避寒,這種生活方式是中醫不主張的。中醫認為,接受本地的氣候,有益身體的適應力。
合:指天人合一。人要與天的節奏一樣,甚至吃的東西也要和天地間的物產一樣。盡量少吃反季節蔬果。因為反季節蔬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有點顛倒陰陽,比如冬天吃西瓜,會對陽氣有損傷。
而道家主張“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強調無為,更強調靜,靜和動是相對的,它不提倡過強的運動和經常性的強化運動。佛家講究坐禪,講究出世,出世也是為了靜,坐禪也是靜。另外,它強調修,即修養、修煉。中國的養生三大派都是為了增強人的體能,不傷害人,在這方面是一致的。
最經典的中醫養生主張
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學的養生主張認為,要保命全形、天人合一,固護正氣、強筋健骨,防治一體、修身養性,寓養于樂、與傳統文化相通。
1.保命全形,天人合一?!氨C握摗币馑际侨藖淼绞郎虾懿缓唵危瑧撆R死前一點傷疤都沒有,整個形體都是完整的,有一點疤痕都是不好的。人的最高目標就是保命全形。
另外還要求天人合一,人的生命、生活節奏和天地之間的節奏是一樣的,從這一點來說,夜班就很損傷身體,長期上夜班應該適當調整。
2.固護正氣,強筋健骨。強調增強正氣,也就是增強免疫力、適應能力、體力。這才是養生最關鍵的地方。
中國人講究練筋骨,中醫理論肝主筋骨,肝主生機,生命是由肝決定的,所以說抻筋能增強身體機能。
3.防治一體,修身養性。防和治是一體的。養生不光是練身體,還得講究道德,和養性配合在一起,不能性格粗暴。
4.寓養于樂,與傳統文化相通。把養生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當成一件苦差事,平常就要養成好習慣。
作為一種生活習慣,要把養生完全融入到生活和文化中,吃飯要有講究,不吃過量鹽、過刺激的;把書法、畫畫、唱歌當成養生,閑適,心情愉快。另外,散步也是一種養生手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