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是指超過正常范圍值的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值在6.1mmol/L以上,餐后血糖值在7.8mmol/L以上。長期的高血糖會對全身的血管和神經產生破壞,引發多種并發癥,這也就成了糖尿病。
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已超過10%,更有一半的成年人都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說高血糖已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健康問題。
血糖變高時,身體會通過雙腳的一些變化向人發出信號,這些變化顯而易見,可以提醒人們盡早檢測、發現問題。
一、腳麻、腳疼
糖尿病患者的雙腳經常會出現麻木或疼痛等異常感覺。這是因為高水平血糖會破壞微血管,造成周圍神經的損傷,這屬于是糖尿病的一種慢性并發癥,也往往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現。
所以如果出現了經常腳麻、腳疼、感覺遲鈍等現象,就要有意識地做一些血糖測試,看看自己的血糖水平是否已經超標。
二、腳部變色
腳部處于人體血液循環的末端,如果血糖水平長期過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就會影響血液循環的順暢,使得腳部因供血不足而變得紅腫,甚至腳趾甲也會變得發黑發紫。
所以說腳部顏色的變化,有時也是一種血糖高的表現,千萬不可忽視,還是要及時檢查,防止貽誤病情。
三、腳部的傷口很難愈合
正常人的腳部平時如果受點小傷,只要護理得當,一般很快就能愈合。然而對于高血糖的人,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再加上血液中高糖分會令得細菌在傷口處滋生,腳部的傷口往往很難愈合,甚至還很容易出現感染。
而這種感染如果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就會引發更嚴重的后果。
據統計,有近兩成的糖尿病患者正承受著腳部傷口潰瘍的痛苦,他們中很多人最終面臨的可能就是腳部截肢。
即使不用截肢,這些傷口也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出行。因此如果發現腳部出現了這種傷口難以愈合的現象,請一定盡快就醫,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血糖的暫時性超標,并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影響。但是如果是長期性的高血糖,還不加以控制的話,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就會越來越高。
上面介紹的幾種腳部的癥狀,都已經屬于糖尿病的并發情況了,如果發現有的話就說明血糖的超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必須要加以重視。
要從根本上緩解和控制文中提到的腳部問題,對于高血糖人群來說,還是要盡快把血糖降下來。
當然,加強足部的護理也是必要的,平時要盡量避免腳部受傷,尤其在修剪腳趾甲時要特別當心。
選擇合適的鞋襪,不穿太小的鞋子和過緊的襪子,以免影響到腳部的血液循環。
同時要注意腳部的衛生,每天清洗,勤換鞋襪,防止腳部細菌的滋生。
但是注意不要用過熱的水泡腳,因為糖尿病人腳部感覺遲鈍,有被燙傷的風險,還是用溫度計先測好水溫再開始洗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