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獨家 文|易典
當地時間1月24日,阿里巴巴聯合世界銀行在冬季達沃斯論壇召開午餐會。午餐會現場,馬云在現場用英文發表脫稿演講。鳳凰網財經記者現場報道,以下為部分英文演講精華內容:
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午餐會,齊聚一堂來討論這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今天,我并不代表阿里巴巴,也不是以一個商人的身份站在這里。我來這里是分享過去20年的個人經驗。我很激動,因為到了9月10日,我的身份就將發生變化。
50歲之前,我們做別人希望我們做的事。50歲之后,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們需要努力工作。
今年,世界需要擔心的事太多了。我今天來達沃斯,感覺每個人都很焦慮、很擔心。和他們的憂慮不同,我感到很興奮。我們總是將憂慮視為機會,抱怨總能變成機會。
我問他們到底擔心什么?他們擔心技術革命、擔心失去工作、擔心壟斷。但沒有人擔心:如果今天我們不行動,就會失去未來的發展機會。
5年前,北京有一個重要的閉門辯論。我被邀請參會,他們聚在一起討論:“我們該如何控制互聯網野蠻生長?”聽了兩小時,我說:“中國還沒有完全連接上互聯網,為什么要討論如何控制?”這些人都稱自己為專家。但我意識到,只有過去的專家,沒有未來的專家。當時我們擔心的所有事都沒有發生。
今天,我們為什么齊聚達沃斯,為什么成立羅漢堂?因為我們需要專家。阿里巴巴有海量的數據,但我們需要專家的幫助,讓這些數據“做好事”。我們成立羅漢堂,邀請全球頂尖的專家一起來分析這些數據背后的真實情況。我們到底該擔憂什么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科技能真正給小企業賦能,給女性、殘疾人和農村地區提供幫助。我們從中小企業出發。最開始,很多人笑我:“馬云,你為什么要在中國做互聯網,做電商?”當時,中國沒有物流、沒有支付系統,美國的電商是為大公司節省成本設計。他們問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我說:“我們要幫助小企業。”但他們覺得小企業沒錢,我就講了阿甘正傳的故事。美國人幫助大公司節省成本,我們則幫助中小企業創造利潤。
最開始很難,我不懂電腦,也不懂技術。事實上,我還討厭科技。當人們說起科技,總顯得高高在上,好像其他人都是傻瓜。阿里巴巴做的是讓科技更加簡單,一個點擊就可以解決問題。我自己就可以是產品經理。如果我都不會用,不管多么先進,都不行,因為80%的人都不會喜歡的。如果我能用,就可以。因此我們的網站設計得非常簡單。我就像一個騎著老虎的瞎子,但是那些騎馬的專家最后都摔下去了。我們唯一重視的事就是客戶滿不滿意,他們滿意我們就高興。我不在意技術是不是先進,只要客戶能通過我們的技術賺錢,就夠了。
我們的原則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華爾街不高興地說:“Jack,如果你認為股東只能排第三,你為什么要來呢?”我說:“至少我誠實地告訴你了。如果客戶高興,員工高興,股東自然會高興。”這是我們在過去數十年積累的經驗,正是因為我們與中小企業站在一起,阿里巴巴才能成長到現在的體量。
我最自豪的不是阿里巴巴賺了多少錢,而是阿里為中國提供了3800萬就業機會。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年我們貢獻1200萬的就業機會,這些就業機會主要是高校畢業生。
我還想談一下女人,科技是冷的,但人是熱的,我們要讓科技溫暖起來。阿里成功的秘訣就是多招女性,幾乎50%的員工是女性,34%的高管是女性。我們對此非常自豪。有人問:“你們是科技公司,怎么能招這么多女人?”我說:“那又怎樣?這不是問題。”用戶體驗是服務業的核心。我們發現,女性更關心他人,女性買東西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家人。沒有女性,就沒有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