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創業大潮下,和創業者一樣面臨時代挑戰的還有投資他們的投資人。投資人如何搶占先機、發現好的項目?如何促進項目的發展并和它們共同成長?每一個期待挖掘獨角獸的投資人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在2015鈦媒體T-EDGE峰會上,PreAngel基金創始合伙人王利杰、合伙人Chuck Ng指出了投資人面臨的四項挑戰,同時也明確了領袖人物應該具有的氣質和創業公司吸引人才的策略。
都說創業之路苦且艱,其實很多天使投資人同樣是工作狂,他們面臨的挑戰也并不比創業者少。
管理著3支人民幣基金、投資了300多家創業公司的PreAngel基金創始合伙人王利杰表示,普遍而言,天使投資人常常面臨著四項挑戰:
挑戰一:如何找到有潛力的項目
在全民創業的大潮下,創業項目的數量劇增,投資人如何在項目面世前搶占先機爭取溝通、投資機會,是其面臨的第一道門檻。
發動人海戰術,可能是投資機構的一種思路,但王利杰表示,“雇傭很多投資經理實際上會增加成本,并且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投資經理常常徘徊在創業大會、孵化器等地方,然而多數的項目并不出現在這些領域及眾籌平臺上。”
為邁過這第一道坎,投資人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尋找項目,所以近年業界也誕生了諸如徐小平、任泉等明星投資人,通過明星光環、演講、官網宣傳等方式吸引項目聯系。
挑戰二:對項目進行甄別
對項目進行判斷,考驗的是投資人的專業能力。而同時,這里涉及的不僅是投資與回報的數學問題,同樣還囊括了膽量與眼光等因素,即使大佬如柳傳志,也曾坦誠“當時確實沒有美國VC那種眼光,沒能看那么遠”,因為不敢投,而錯失了后來成長為中國互聯網大鱷的百度。
挑戰三:說服項目接受你的條款
往往當投資人發現了喜歡的項目時候,會發現估值高于期望值,這時問題就產生了,如何實現“打折”的轉身?
“為什么項目要接受你的資金、接受你的估值,還要在條款上達成共識?這其實是很大的挑戰。”王利杰表示,美國就有一個聞名的俄羅斯籍超級大腕投資人DST Global CEO Yuri Milner,不僅給出高估值,還放棄投票權、董事席位,以贏得項目。“這時就展現出了在優秀項目前投資人的無奈。所以很多投資人如天使投資人開始專注在早期階段,在他人還看不懂、聽不明白項目時率先進入。”
挑戰四:信心、耐心和陪伴
很多偉大的項目都是一路迭代到最后的成功模式和狀態的,優秀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都是跟隨著公司的發展而實現自我成長的,要動態地看待一家公司的跌宕起伏。作為一名天使投資人,他所投資的每一家公司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都要經歷九死一生的考驗,對于投資人來說,每一次企業的瀕死同樣也是一次考驗。
越是偉大的公司越是需要時間的煎熬,有沒有信心陪伴公司慢慢的健康成長?有沒有耐心一次次將跌到的企業家扶起來?每一次新的投資人進來,問你要不要賣掉一點老股套現,你會不會心動?這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心靈的考驗。對于有些企業家,可能到B輪就是他的天花板了,你能否看到并急流勇退不后悔;對于另外一些企業家,看似懦弱但卻最終能把公司帶到上市或者更大的并購,你能否判斷準確并一路相伴到底?
很多投資人,前三座大山都跨了過去,投到了最終變得很優秀的企業,不過他們往往都中路離場了,留下的就是悔恨和懊悔,或是茶余飯后的笑談八卦。
領袖式創業者的兩個顯著特質
其實一個項目最終在這個創業大潮中究竟能走多遠,很多時候取決于創業者本身的特質,所以投資人在選擇創業團隊時,也有著自己的傾向,至于PreAngel,便是尋找一個領袖式人物。
“領袖這個詞本身涵蓋了對創業者的綜合素質。”王利杰表示領袖無關學歷,無關性別,但卻有兩個顯著特質,一是大格局胸懷,一是布道者精神。
在他看來,具有大格局胸懷的創業者不會計較小細節,往往不在乎項目估值,這些創業者心里清楚所追求的東西,要求的是和投資人、機構的合拍。對于布道者這個特點,則是能將前沿、復雜的內容簡單直接地打動他人,如馬云布道電商概念等。
“有時候我們會被學歷、專利等所迷惑,但往往成功的人未必具有高IQ、EQ(如喬布斯),所以投資人不能被這些所迷惑,關鍵看他是不是一個領袖。”王利杰說道。
創業公司成敗關鍵:制度與文化
挑戰伴隨著機遇,之于投資人,發掘獨角獸是其使命。
PreAngel合伙人Chuck Ng表示,現在產業正處于關鍵點,特別是在最傳統的衣食住行行業,顛覆式創新正在發生,一些獨角獸脫穎而出,如交通行業的Uber、酒店行業的Airbnb。“傳統行業可能要發生全面的創新,過去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現在可能一個很好的想法就能實現顛覆式的巨大發展。”Chuck Ng表示,現在投資人都在積極尋找這類傳統的投資領域,期待發掘下一個獨角獸。
與此同時,另一方面創業者如何在這樣的傳統行業革新機遇下,吸引到投資人的注意,并成長為理想中的獨角獸?
“創業者有了好的想法、組建了團隊、獲得了融資,其實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王利杰指出,偉大企業的成功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又常常被人所忽略,這便是公司的制度與文化。
如今創業行業的繁榮得益于股份制,其分擔了民間聚集財富的風險;期權制度讓員工擁有一部分公司權益,促其有了主人翁意識。對于創業者,優秀的制度和文化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留住、用好優秀的人才,畢竟一個頂級優秀人才的加入,可能就是事業成功開始的一半。
王利杰舉例,一個創業公司如果在前期將大部分股權分攤給幾位聯合創始人,可能面臨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空間吸引中途加入的優秀人才,同時后來加入的同事能分到的股份、期權會越來越少,相較而言處于“吃虧”的境地。
“特別優秀的人,為什么會在這時候選擇加入你呢?所以優秀的制度很重要。同時文化可以將原本一群散沙的人聚集在一起,并與制度相輔相成,畢竟制度不可能十分完善,而文化可以鞏固制度。”
作為投資人,Chuck Ng還給創業者提出了另一條建議:創始人其實并不需要將自己鍛煉成知曉一切的全能者,“但是要確保有優秀的專家和顧問團隊幫助你及公司不斷的擴大,不斷的成長。”
最后,王利杰補充道,創業者的基礎素質和背景固然很重要,但是創業態度也不可忽視,在他看來“每增加一條退路,失敗率就提高一倍”,所以他往往喜歡投資ALL IN的團隊。
來源:鈦媒體 作者:硅星聞
原文標題:天使投資人的挑戰:如何挖掘、評估、促進一個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