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面的博文《能不請示就不請示》中說到,向上請示,能少則少,但向上匯報正好相反,可多則多。
1.匯報三要則
請示和匯報都很重要,但依我的經驗來看,匯報比請示更重要,寧可沒有請示,不能沒有匯報。很多下屬得到上司的欣賞和重用,并不是因為請示工作做得好,而是匯報工作做得好。
(1)沒有匯報,就沒有忠誠
你不請示,是因為你有權力這樣做,是有能力有魄力的象征,但最終或階段性的結果出來以后,你不匯報就是“眼中無人”的表現了,這會讓上司感到焦慮、煩躁。為什么不匯報?是結果不好?還是想獨攬成果呢?
如果說,少請示體現了你的獨立性,那么勤匯報就是忠誠的表現。沒有一個上司不喜歡聽匯報的,因為是上司而不是你對結果負有最終的責任。
(2)沒有匯報,就沒有業績
許多人以為只要工作做好了,一切就OK了,這是大錯特錯,如果你不匯報,上司就不可能知道你的努力與付出。
《哈佛學不到》作者馬克·麥考梅克曾經這樣說道:“誰經常向我匯報工作,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經常不匯報工作,誰就沒有努力工作。”盡管這樣的說法讓你無法接受,但是,你不說出來,誰又會替你說出來呢?
(3)沒有匯報,就沒有升遷
有的人得到上司的關照多,有的人得到關照少,這與很多的因素有關,比如你是不是在上司身邊工作,是不是承擔組織的核心業務等。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匯報。
如果你能夠經常性地主動匯報,那么你就無形中拉近了你與上司之間的距離,上司就會注意到你,注意到你,你就有希望。就如松下集團董事,大阪大學客座教授江口克彥談到的,匯報是下屬升遷的階梯,不向上司匯報就想得上司的好評是不可能的。
2.潘式三要領
前ING安泰人壽總裁潘燊昌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匯報的人。當年,安泰老板對他很信任,三個月做一次報告也沒關系,但他仍堅持每個月主動報告業務進展和財務狀況。后來的新老板荷蘭ING集團嚴格要求各地主管,每個星期都要報告,潘燊昌于是請來一位MBA高材生,專門幫他寫報告,這讓他的老板非常滿意。潘燊昌依據自己的成長經歷歸結出了管理老板的三個潘式要領:
(1)讓老板覺得事情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實際上是你在控制情勢。
(2)常常主動向老板報告,讓他安心。
(3)老板也有他的難處和限制,所以應該提供完整的資料,讓他做判斷。
潘燊昌的三點體會給了我們很好的思考,要做一個好下屬,就是一定要站在上司的角度來看待“匯報”的問題。當你能夠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夠積極有效地影響上司,很多人總是不能與上司建立良好的關系,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向上司匯報。
你是不是一個懂得向上司匯報的人,這將決定你會不會有一個好的職業前景,這句話怎么說都不過分。
(歡迎轉載,轉載主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