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亂了!”私募眼中那股變換的風
始于去年11月的大盤藍籌“急牛”行情,讓一向風格激進的私募基金有些措手不及,股票型私募基金收益總體跑輸大盤,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如散戶般“滿倉踏空”。
“(對于目前的市況)別人都怎么說?”近日,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往北京一家陽光私募辦公地點時,該機構的負責人首先向記者打探起同行的投資動向。
市場總是變幻莫測,就在廣大股民紛紛對大牛市確信不疑,秣馬厲兵期待著2015年在大盤藍籌帶領之下,大盤向著4000點挺進的時候,A股卻漲不動了。
前述北京私募基金負責人直言:“都亂了。”在波譎云詭的A股走勢面前,今天說出的投資策略,明天就有可能自己“打臉”。
即便如此,市場總是不乏積極的參與者:大批的公募經理組團“奔私”,私募經理忙著發產品,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策略會不斷給客戶吹風加大二級市場的配置,各方對于布局二級市場的積極性可見一斑。
私募望風:2015箱體震蕩
當去年11月,這輪“急牛”行情爆發之初,某種質疑聲就一直存在著。那就是在經濟基本面如此不景氣的前提之下,究竟是什么在推動著指數上漲。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輪牛市和以往不同,在于加杠桿,使得資金面成為優先于經濟基本面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并認為經濟低迷之下,房地產和信托的大量資金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股市,支撐股市持續上漲。并預期這輪牛市將持續至少5~7年,股指再沖6000點。有市場人士樂觀表示,2015年上4000點可期。
但進入新年之后,風向似乎發生了轉變。大盤藍籌漲不動了,各方看好的所謂成長型白馬股也并沒有再創新高。新年之后,A股一直在3300點左右徘徊,“漲也漲不動,跌也不好跌。”
與此同時,最近一個月內,證監會調查兩融業務、銀行收緊傘形信托,來自監管層的一系列去杠桿的舉措,都成為引發股市當期巨大波動的重要誘因。
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對記者說,新年第一周,一些基金經理通常會進行換倉操作,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按照過往的經驗,往往頭兩周的市場表現,對全年的走勢有一種預見性。
市場人士普遍表示,從資金、政策、經濟基本面等各個層面來看,2015年繼續2014年拉桿式上漲的概率非常低,預計全年將在3000~3500點之間寬幅震蕩。指數短期可能沖高到3600甚至3700點,但不能維持長時間的牛市。
首先是資金面上不支持。陳宇對本報表示,前期杠桿資金上萬億規模,都存在著成本和風險兩個要素的約束,如果它們購買的股票不能快速上沖,那么萬億級別的杠桿都有賣出壓力,資金面不支持市場快速持續的飆升。
除此之外,市場上漲的另一個要素是上市公司內涵的成長,或者說利潤的驅動。在私募人士看來,2015年和2014年相比,不會好太多,即便是那些期望值較高的高成長企業,成長性已經在估值上有所顯現,這也就是為什么第一批上漲的創業板龍頭股,實際上到現在也并沒有創出新高,這表達了市場對成長股透支的情緒。
“創業板漲了接近2倍,主板大部分股票也翻番了,至此大中小股票的估值都處于相對均衡的狀態,這種狀態之下,市場走勢往往體現為漲漲停停,箱體震蕩。”陳宇告訴記者。
長遠布局牛市
盡管目前來看,2015年的股市和此前的預期有差距,本報在采訪中了解到,普遍的共識是,這輪將持續六七年的牛市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前述北京私募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經濟面不好,但是股市好,實際背后的邏輯還是政府希望通過股市繁榮,推動直接融資,這是中國實體經濟所必需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股市繼續走牛是有支撐的。
但近日來監管層去杠桿的一系列舉動,他認為,這是對牛市節奏的把控,股市短時期內過熱,勢必會有大量的資金血本無歸,這反而會打擊后續資金進入股市的熱情。
陳宇也表示,資本市場繁榮,是在不能影響房地產市場以及實體經濟的前提之下,如果過度瘋狂,把實體經濟的錢抽出來進行賭博和博弈,反而會造成實體經濟失血。“最好是維持繁榮程度,可以支持企業再融資,同時也有一定贏利性,這是市場管控的目標。”他說。
另一方面,不同的牛市基于不同的機理。多位市場人士表示,2006年、2007年的牛市,更多是對未來黃金十年的幻想,而此輪牛市的機理是投資人信心的提升,這基于政府反腐、改革等一系列國家治理能力的信心。相比之下,這輪牛市將更為健康。
“一旦經濟轉景氣,股市將蓬勃成長,這是過去任何一輪牛市所不可比擬的。”陳宇說。
在此情形之下,私募經理們普遍認為,股市的震蕩就好比篩黃金,不斷抖動簸箕,金沙才會浮在上面。最終,垃圾股會沉下去,好的股票會慢慢上漲。
“事對人對價格對。”陳宇告訴記者他選擇標的的原則。所謂“事對”,就是投資行業必須是長期看五到十年有旺盛需求的行業,他看好醫藥等大消費領域。“人對”是指企業家團隊本身是否有夢想和訴求,“價格對”就是買便宜的東西。
“今天它高了,就去買其他便宜一點的,不斷向下尋找安全邊際,有一天找不到了,市場過于狂熱了,退出來,或者反手做空。”陳宇說。
滾雪球投資認為,大盤股可能會在震蕩半年左右之后,重拾升勢。“一路一帶”、國企改革、A股入選MSCI都是長線利好因素。
前述北京私募經理表示,未來對于上市公司本身業績的考量會更多,目前市場的調整趨于均衡,好股票已經顯現,無非是等待更好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