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邊,總能發現幾個大神,不一定很多,但都足夠耀眼,是一種強大到令你忘記了自己也能達到那一層次的人。他可能在某一個領域獨步,也可能幾近完美。面對大神,你是否有一種與其說向往、學習,不如說膜拜、嘆為觀止的感覺?甚至于讓你感慨:“有些人可能就是無法超越的?!闭鹃L君也曾有這種感覺。第一次發現大神,是在讀高二的時候,我們數學老師家的孩子念高三,每次都是年級第一,而且幾乎每次都是單科第一,高三三次大練習,名詞從全市前90,一直進到前十,高考是洛陽市理科狀元,河南省第三,去了復旦,交畢業論文的時候被清華老師看中,于是去了清華,之后大概是去美國哈佛或者斯坦福之類了。據說高中的時候,晚上9點之后就不再怎么看書,而是和家人說話。那時候,真是一種令人窒息的存在。
但是?。?!
既然有人能做到,那么就一定有辦法的,小伙伴們,是不是?
既然有辦法做到,那我們就動動腦筋,制作一份大神養成計劃,把自己訂制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那就開始準備工作的第一步!認識現狀!我自己的現狀是....依然不屬于學霸種族
(你們奏凱,我想靜一靜
.........
......
...
但是!這怎么能阻止擁有小強精神的站長大人!沒難度,怎么能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于是站長想啊想啊想啊想啊想啊想啊想(想七次)......
結果就是,一個少年又一次機智了?。。ㄟ?,為什么又要用又...咦,好像又多用了一個又...)
首先,關于大神,站長的理解是:
1、大神都有明確的目標,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才能一如既往的朝那個方向前進;
2、大神的養成,需要方法和勤奮相結合的,而不是簡單的學習量的堆積,因此一定要找到不同領域間互通的一些東西,發現并認識這一本質,這樣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擴大知識積累的廣度,加深對知識的認識深度。
3、大神有一套很好的作息習慣,這使得他們可以長期處于健康良性循環中,而不會像我等學渣努力一下就累跪了。
所以,關于大神養成計劃,這里要強調的是:
1、計劃是有個人屬性的,每個制定人要先清楚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樣,然后清楚的描述出來,并評估這樣一個自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養成;
2、這份計劃不是簡單的由學習量的堆積導致知識量的堆積,所謂‘有涯隨無涯,殆矣’,關鍵在于對知識深度的領悟,提升自己的思考層次,知識量的提升是中間的一個環節;
3、需要一份配套的良好習慣養成,這個習慣要保障自己的身心不疲勞,‘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以上的第二點是一個難點,涉及到個人對萬事萬物的一些基本看法,所謂哲學的一些東西。大神都是有自己堅實的哲學觀,而不僅僅是外面的花架子。
下面站長就模擬一下制作一份【大神養成計劃】的過程
(注意!這里是為了方便而使用第一人稱!不要和站長對號入座?。?/strong>
第一步、明確理想的自己
要想成為大神,就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不斷的積累沉淀。其實大神沒有什么,你心中理想的自己,就是一個大神。
如果這份計劃的執行期是十年,那么這個問題轉換為:十年后的我應該是什么樣?
這個問題需要清晰的描述,因此我們將自己的生活內容切成四塊:修為、事業、學業、生活
修為:這是偏中式的詞語,這里面主要為哲學,考慮到中國哲學許多與修身相關,為與西方哲學相區別,這里稱之為修為;
事業:這里選擇金融業作為事業,目標依然是建立一個擁有充?,F金和充沛現金流的投資集團;
學業:學習之業,這里涉及到具體學科的學習,主要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以及部分人文科學;
生活:一切能激發靈感的活動,例如茶道、器樂、料理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保障體系,分別是對身體和心理的。我們不能太疲勞,我們的靈魂也不能太疲勞。
下面需要說明一下,修為、事業、學業、生活,這四者在計劃中的位置和關系。
請原其本。在計劃制定前,我們已經清楚了這份計劃不是簡單的量的堆積,而是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層次,所謂招式與內功的區別。如何提升思考層次?站長認為有兩種方式:1、抽象思考;2、具體實踐。天才可以通過抽象思考外加一點實踐就可以獲得很高的層次,但平常人很難做到的,站長自己就需要借助實踐,反復在思考與實踐,抽象與具體間往復,才能一點點提升自己的格局。所謂勤能補拙。而這份計劃中,【修為】就是抽象思考部分,主要負責個人哲學的建立,也就是如何看待萬事萬物,而【學業】屬于具體實踐部分,當然,這個實踐僅相當于實驗室里面的實踐,【事業】也負責實踐,但更為重要的是將前二者得到的成果進行實踐,也就是說,【事業】部分的實踐是為了運用結論,在實務中有收獲,而【學業】部分的實踐是在驗證推論,進行證實與證偽。很顯然,【修為】處于主要地位,【學業】處于次要地位,但這并不說明二者時間分配也如此,【事業】則負責維護整個計劃的正常實施。
這里還有兩個問題:
1、為什么【修為】部分要有大量的中國哲學?
2、為什么【學業】部分涉及領域那么廣,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第一個問題:【修為】中包含大量中國哲學,這當然和自己所處環境有關,關于西方哲學我知之甚少。以我愚見,中國哲學有兩個特點:天人合一,不存在神。在內容上,中國幾千年的書籍都只是在給《易經》作注,有的離《易經》很近,就難以理解,例如《道德經》,有的則延續《易經》的某一個方向,不斷具體,就會易懂一些,例如《論語》。在這幾千年的發展中,自然會有錯解、彎路,但無礙主流。我對《易經》不怎么了解,管中窺豹,只覺得這本書始終在告訴你如果你這么做,你的結果會是什么,當然,反過來,如果你看見一個人現在的境況,就能知道他曾經做了什么。所謂天下眾人,自作自受耳。我自己十分傾向于這種“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思想。正如云谷禪師所言:“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边x擇了這一思想,自己也活得十分輕松,好事來了,受寵若驚,壞事來了,則是考驗磨礪自己,所以事事是好事,何憂也。于是從了孔夫子的教誨:“盡人事以知天命?!边@真的是聽過最積極的一句話了,翻譯成白話,就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站在這一角度,我選取中國哲學作為自己的主體。對于西方哲學,也安排了涉獵的環節。
第二個問題:【學業】部分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這個是因為我需要驗證自己的一個命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哲學本質是同一的。也就是說,這兩大領域的構建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歷史上的一個例子則是德布羅意根據哲學上的對稱性,推測物質波的存在。而我準備進行的,也是幾個領域的對比,物理和經濟、量子物理和金融。但這里似乎還是沒有充分解釋這一問題。下面請大家暫時放下自己的觀點,跟我做一番推理:
假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哲學本質是同一的,我們將這一本質同一稱之為E,那么自然科學僅僅是E在自然科學的定義內衍生出的一套理論體系,而這個定義,站長稱之為一次限定,先將這次限定成為a1,那么對E進行另一種限定b1,則得到社會科學;對自然科學進行a2限定,則可以得到物理學;對社會科學進行b2限定,可得到經濟學。由此,對一切具體學科的本源認識程度才是決定人與人之間思維層次高低的一個主要依據。那么,即便這些都是通順的,又有什么用呢?這里插一個梗,是美國猶他大學的助理教授Matt Might用圖解釋博士學位是什么意思:
瞧,那個小凸起就是PhD為人類做的貢獻。瞬間覺得許多無名英雄奮戰在一線,致敬。我們現在換一個方式看,最核心的那個代表小學知識的圓,我們將其理解為哲學層面的本質同一,在本科階段的凸起,我們理解為這一本質同一進行了一次限定,假設是經濟學吧,后面又進行了限定,而最終的邊界,則是這一個具體的人在經濟學的一個子學科方向上理解的最深層次了。根據我們的假設,一切科學都是本質統一的,考慮到術業有專攻,所以每個人的知識圈并不是一個標準圓,我們把圓心認為是哲學的本質同一,那么邊界上的每一個點距離圓心的距離代表其對某一具體方向的理解層次。例如,一個經濟系的學生,其原點距離微觀經濟學的距離可能是10,而距熱學的距離可能只有2,。這樣舉例解釋之后,你有沒有這樣想過:既然每個具體學科都是同源的,那么我可以把我理解較深的學科進行抽象層面上的還原,還原到圓心,然后再指導我研究自己目前理解較淺的領域。是的!就是這個!如果最終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一個人在任何具體領域的真實進步(在本質同一層次上的新認識),都可以以本質同一為圓心,以這一真實進步為半徑做圓,360度的擴大自己的認知領域。因此,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習慣是需要強化訓練的。之所以選擇相差較多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一是為了驗證命題,二是借用二者的差異,可以更容易得到各自‘具體領域的真實進步’。
兩個問題回答完了。那么【事業】就不需要這么詳細的說明嗎?借用索羅斯的一句話:金融市場是我哲學的實驗室。嗯,當然,打錢也是很重要的,否則計劃怎么進行呢!經費可是需要小伙伴自籌呢。
【生活】的目的在于調節各方,因為以上的任務可能會讓人感到亞歷山大外加枯燥,而我們是需要思維保持活躍的,因此用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進行調節,也可以很好的激發靈感,保持自己的狀態。這里面可以包括料理、茶道、旅游、攝影等等。
最后溫馨提示一下:大家制定自己計劃時,注意平衡各個部分之間的時間精力分配。
下面進入各個部分的明細。
第二步、四部分的布局
【修為】
以下為十年期計劃的階段任務:
在書籍選擇上,以先秦為主,統觀歷代,第一年需要熟讀下列書籍(第一年只需要熟讀,不需要摳意思):
上面陰影部分為非儒家書籍,下面為儒家書籍?!兑捉洝纷鳛楦?,獨立出來,《國語》《尚書》作為史料,《說文》《爾雅》作為字典,《史記》提供當時的歷史背景,有了這些積累,才能開始下一步。
至于資料,站長已經積攢了一些:
這個是站長的【國學】文件夾,共82G,9000余文件,里面有許多書籍的朗讀版,mp3格式,所使用的是中華書局的本子,若沒有,則用古本。其中,【儒家典籍】包括:
也就是十三經。做計劃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只是淺薄?!局T子典籍】包括:
其中,【歷代諸子】包括:
對于西方哲學,了解很少,第一年主要從西方哲學史進行預習,擇要而行。
【學業】
主要進行物理學和經濟學的對照,量子物理與金融學的對照,但同時依然涉及其他科目。這里只列示物理學和經濟學的十年期階段側重:
考慮到數學基礎薄弱,初期的數學強化是逃不掉的,不過數學也是鍛煉思維的一門有益學科。經濟學和物理學的具體書籍這里不再披露,這兩方面的書站長基本都在家里囤的有。當然,電子版的資料也是有的。這是【經濟】文件夾:
這個是【物理】,還沒有整理完,還差300多個文件沒有分類:
物理的側重點放在量子物理和相對論上,同時配合數學的進行。數學的地位站長十分重視,因此在計劃設計時,加入物理,除了進行與金融的對比,其次就是借助物理引入數學的學習。這是十分鍛煉思維的,對于提升層次很有幫助。以下是【數學】文件夾:
這里,涉及到了非自己專業的領域,因此需要大量接觸相關專業人士求教,這個是必須的,因此在計劃期內,結識相關領域的人士,又是必須的一件事。
這里就不提站長對于經濟、金融、物理的具體研究方法了,那個太細了。
【事業】
構建一個具有充?,F金存量和充沛現金流的投資集團。在操作上,很像上一部分的知識實踐。
(此部分略去)
【生活】
這個必須有!給生活加色彩嘛。
這里除了美術,其他我都不擅長。這是多灰暗啊!所以站長要開始學料理,學器樂(為配合修為,選古琴),書法。攝影,那個現在沒時間旅行,先推一下。這些事情散落在生活中,增添許多樂趣。
第三步、保障計劃
最后,需要有身體和心理的保障計劃,這個除了作息計劃以外,還涉及到財務計劃,例如每個月撥出多少錢買水果。這個不是開玩笑,像站長這種人,如果不提醒,真的就不會花那個錢。茶道在這里也是很重要的調節。這些保障計劃因人而異,但站長有以下建議:
1、不宜晚睡,最晚不要過23點;不宜晚起,最晚不要過7點。偶爾賴床除外(最好不要);
2、飲食規律,不宜過分刺激,三餐時間穩定,減少零食;
3、每次連續學習時間控制在80分鐘左右,靈感來了除外(靈感來了也就不記得時間了);
4、去除手機的影響、不要在互聯網上做無用功;
5、自行處理自己的內務、家務等瑣事(家務事極為瑣碎,處理這些事可以有效提升自己辦事效率);
6、定期出游,親近自然。
這里是對【大神養成計劃】總方向的布局說明,之后要制定中期計劃和年計劃,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把事情細化下來,這樣可以給自己形成多個deadline,進而增強計劃的可行性。注意定期對計劃進行回顧,一定要是可行的計劃,如沒有把握,可以先進行試行,之后調整,再拿出定稿。
其實,誰也不是為了成為大神才去做什么事情,大神只是結果,我們做的只是一件事:讓自己成為理想的自己。
2014年5月27日23:02:22,作別25歲
站長大人簽
Ps.文中出現的文件夾,其下載鏈接之前給大家共享過,是百度云盤的,但現在鏈接已經打不開了。站長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性的下載了539G的資料(鏈接資料總量在1.5T以上)。小伙伴們,以后看見資料不要只是轉發了,真需要的話就下載吧!這些資料目前就是想共享也沒有渠道共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