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押解犯人用的枷,根據犯的罪輕重而定枷的輕重,死罪25斤,流放20斤,仗罪以下重15斤,全部由木頭做成
連枷,押解兩個犯人用的刑具,走路時需一前一后,這樣更能保證犯人在押解過程中無法逃跑。
審訊大唐,旁邊坐的一般是有身份的或者是監審
審訊定罪后,將犯人裝入木質牢籠,放在街口示眾,這種懲罰非常痛苦,犯人在里面不是舒服的站著,而是彎曲著腿或者惦著腳尖
有的人體力不支,就會在這種懲罰下昏死過去或者直接死亡
將犯人押解至刑場,北京菜市口,幾名差役把刑具取下
取下刑具,需要幾名差役配合
取下刑具,準備行刑
準備對犯人行刑,清朝選在熱鬧非凡的菜市口殺犯人,估計是為了警示老百姓。但“午門”外卻從來都沒有行過刑,那是影視劇中的謠傳
劊子手舉起刀,正式行刑,老百姓圍觀,據說犯人會提前賄賂行刑的劊子手,讓其手快點,刀快點,犯人不受痛苦,否則劊子手用鈍刀,犯人臨死前還得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