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警察博物館內
陳列展出著2000余件文物藏品
每一件背后都蘊含著
首都公安70余載的歷史和文化
每一件都映照著
首都公安人的的初心和使命
小小“佩條”
見證新中國開國大典公安保衛工作
開國大典時公安人員李寧
在天安門城樓執勤時佩帶的“工作人員”佩條
在北京警察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中,有一件淡黃色綢布條,長約18厘米,寬約5厘米,上邊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慶祝大會籌委會”的長方形印章,當中印有“工作人員”四個大字。
它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開國大典時,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便衣警衛大隊副大隊長李寧佩帶的工作證件。當時能夠佩帶這種證件登上天安門城樓執行警衛任務的保衛人員為數不多,市公安局只有李寧一人。
1949年保衛開國大典時公安人員所穿工作服
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黨中央決定在北平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隨后舉行開國大典,鄭重宣告成立新中國。為保證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的順利召開,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決定組建便衣警衛大隊,協同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確保警衛范圍內絕對安全。
開國大典現場
開國大典當日,李寧負責最重要的警衛任務:在天安門城樓上保衛國家領導人安全。當時,他就是佩戴著這件“工作人員”佩條,在天安門城樓上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的安全,親自目睹了毛主席按動電鈕,升起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親耳聆聽了毛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激動人心的宣告。
這件佩條是首都公安國慶安保工作的第一代工作證件,它不僅是李寧個人的榮譽,同時也是市公安局的集體榮譽,它見證了首都公安從新中國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起保衛黨中央、保衛首都、保衛人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
幾代國慶安保工作證件
后來,不同年代國慶安保的公安工作證件,它們的顏色、材料、款式都發生了變化,但佩戴這些證件的首都公安民警都有著相同之處,那就是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黨、對公安事業的絕對忠誠。
開國大典時,準備參加游行的隊伍
開國大典當日,還有數千名像李寧一樣的公安民警在天安門廣場擔負安保任務。今年已九十高齡的喬長煜就是其中一位。現如今,老人的腿腳雖然不太方便,但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走起路來堅持不讓人扶。說起七十二年前的那場慶典,喬老依然難掩激動之情:
帶領三十個群眾參加開國大典。都穿上了新衣服,過年的衣服。廣場三點開會,十二點以前就要進場。我們的地點就在現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靠北一點。我的任務是保護好三十個人的安全,別混進去特務進行破壞。另外,也保護好大會的安全。
下午三點,慶典活動開始。
大伙就非常激動,鼓掌歡呼。我這一邊高興,一邊還要特別警惕,觀察周圍環境,有沒有可疑情況。部隊檢閱時間長,一直到六點多鐘才開始群眾游行。我帶著這三十個人整整齊齊的,呼著口號。到了勞動人民文化宮了,當時叫太廟,大家就往天安門城樓上看,隊伍就不成型了。我又趕快組織大家,這才走過去。就走這一段路,本來幾分鐘的,走了有一刻多鐘。
2019年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喬長煜老人重回當年在天安門廣場執勤的崗位
在天安門廣場 喬長煜老人與執勤的年輕民警敬禮
1991年,參加過開國大典安保工作的喬長煜從北京市公安局離休。每當回憶起這段難忘的經歷,他總是會說,這是他一生的驕傲:
我非常榮幸,一是我趕上了。我這一輩子我不白活,我經歷了。路走對了,我能夠為人民服務,我熱愛這個公安工作。
來源 平安北京
編輯:黃品超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