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蘭
蔥蘭
韭蘭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球形,直徑2-3厘米。基生葉常數枚簇生,線形,扁平,長15-30厘米,寬6-8毫米。花單生于花莖頂端,下有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常帶淡紫紅色,長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長2-3厘米;花玫瑰紅色或粉紅色;花被管長1-2.5厘米,花被裂片6,裂片倒卵形,頂端略尖,長3-6厘米;雄蕊6,長約為花被的2/3-4/5,花藥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花期夏秋。
韭蘭株高約15-30厘米,成株叢生狀。葉片線形,極似韭菜。花莖自葉叢中抽出,花瓣多數為6枚,有時開出8枚。韭蘭花形較大,呈粉紅色,花瓣略彎垂,呈濃桃紅色,成株每個鱗莖都能開花,叢生的花團,在艷陽下大放異彩,千嬌百媚,人見人愛。韭蘭花期4-9月;小韭蘭花期夏季約5-8月。適合庭園花壇緣栽或盆栽。跟常見的韭蘭的區別:花較小,顏色更深更艷,花瓣比較硬挺,不易下垂,花型能保持得很好。韭蘭因土壤變化,品種也會發生變異,例如在中國北方大棚,葉片比較寬厚,在美國加州種植,葉片比較窄,香味也比較重。
蔥蘭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直徑約2.5厘米,具有明顯的頸部,頸長2.5-5厘米。葉狹線形,肥厚,亮綠色,長20-30厘米,寬 2-4毫米。
花莖中空;花單生于花莖頂端,下有帶褐紅色的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頂端2裂;花梗長約1厘米;花白色,外面常帶淡紅色;幾無花被管,花被片6,長3-5厘米,頂端鈍或具短尖頭,寬約1厘米,近喉部常有很小的鱗片;雄蕊6,長約為花被的1/2;花柱細長,柱頭不明顯3裂。
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2厘米,3瓣開裂;種子黑色,扁平。
韭蘭生態習性
生性強健,耐旱抗高溫,栽培容易,生育適溫為22-30度,栽培土質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韭蘭喜光,但也耐半陰。喜溫暖環境,但也較耐寒。土層深厚、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喜濕潤,怕水淹。適應性強,抗病蟲能力強,球莖萌發力也強,易繁殖。
蔥蘭生態習性
蔥蓮喜肥沃土壤,喜陽光充足,耐半陰與低濕,宜肥沃、帶有黏性而排水好的土壤。較耐寒,在長江流域可保持常綠,0°C以下亦可存活較長時間。在-10°C左右的條件下,短時不會受凍,但時間較長則可能凍死。蔥蓮極易自然分球,分株繁殖容易,栽培需注意冬季適當防寒。
韭蘭主要產地
產墨西哥南部至危地馬拉;昆明、綏江、屏邊、富寧、鶴慶等地普遍栽培,中國南北各地庭園都引種栽培,貴州、廣西、云南常見。
蔥蘭主要產地
蔥蓮原產南美,分布于溫暖地區,中國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均有引種栽培。
韭蘭園林用途及作用
適合庭園花壇緣栽或盆栽,中國引種栽培供觀賞。韭蘭可以作為花壇、花徑或者草地的鑲邊材料。具有一定的綠化效果。我們經常見到韭蘭的地方,往往是在普通的路邊或者墻邊,可以作為野外的綠化也可以作為盆栽種植在室內,是具有園藝價值的一種花卉,可以好好地利用。
蔥蘭園林用途及作用
蔥蓮株從低矮、終年常綠、花朵繁多、花期長,繁茂的白色花朵高出葉端,在叢叢綠葉的烘托下,異常美麗,花期給人以清涼舒適的感覺。適用于林下、邊緣或半蔭處作園林地被植物,也可作花壇、花徑的鑲邊材料,在草坪中成叢散植,可組成綴花草坪,也可盆栽供室內觀賞。
1、蔥蘭的葉片是圓的,直立而不大容易彎曲或倒伏;韭蘭的葉片是扁的,比較寬一點,較容易彎曲或倒伏;韭蘭葉片線形,極似韭菜。蔥蘭顧名思義它的葉子像蔥。這點還是很明顯。不過這里說的區分是二者均在正常生長情況下,若生長不良,恐怕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2、蔥蘭的花朵顏色一般是白色的,韭蘭的花朵一般是粉紅色的,韭蘭的花朵比蔥蘭的稍大些。花形倒是沒多大區別,就是蔥蘭花是白色的,韭蘭是紅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