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著誘惑力,一如大家對“盜墓小說”的癡迷,就想看看那地底下埋著什么,它們的身上有怎樣的秘密,或者神秘的能量。
請注意,一大波“兇殘”的萌寶即將襲來
六千年前,一件文物是從邳州大墩子遺址出土的。如今收藏在南京博物院里,它的學名叫陶豆,新石器時期的文物,是古人用來放肉醬的。
陶豆的腿上,雕刻著“工”字形的花紋,兩邊各有倆小點。連在一起,秒變“越獄兔”毫無違和感。
還有這個鸮卣(xiāoyǒu),商代晚期(3000多年前)精美的藝術品,現珍藏在山西博物院,妥妥一只憤怒的小鳥。
為什么它的造型這么萌,它真的不是某位“穿越”回去的奇男/女子照著憤怒的小鳥設計的嗎?
還有這個,唐朝腰帶扣,可惜皮子已經爛光光了,雍容華貴的造型分分鐘秒掉愛馬仕啊。
唐朝不愧是鼎盛時期,除了愛馬仕,我們還有LV!!
如果你真的去故宮好好轉一圈,會發現里面有意思的東西太多了,古人的腦洞大起來也是無邊際的啊~~~
每件文物身上都附著著歲月留下的痕跡以及很多、很多被埋藏在時光中的秘密。它們或許不會像《博物館奇妙夜》中的藏品那樣,一到晚上就會活過來互相嘮嗑。但是它們每一件的身上一定都有很多的故事,它們雖然沒有自然生命力,卻有著時空賦予的不同命運。
于是,央視決定聯合故宮為首的全國九大博物館(院)共同打造一檔聽名字就高大上的節目《國家寶藏》。
《國家寶藏》不是一檔紀錄片,而是一檔用綜藝的手法呈現和講述文物命運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國家寶藏》聽名字特別高大上,感覺是為高知精心打造的,其實并不然,節目整體基調是氣勢磅礴而又青春昂揚。
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9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將從各自珍藏的千千萬萬的文物中,找出三件命運感最為波折又令人感嘆的文物,再從它們中選出九件,最后在故宮展出。這場展覽將用實物+科技的方式呈現,像一場行為藝術般讓人好奇和向往。
《國家寶藏》將通過最頂級、洋氣的舞美設計打造出一個科幻感十足的場景。時下當紅的明星藝人會為國寶守護。27件“國寶”,27個“國寶守護者”。
說不定有你們喜歡的鹿晗哦~~
當然節目最關鍵的是讓“文物活起來”,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上海博物館的鑲嵌云紋敦、唐思惟菩薩像,南京博物院的鳥紋尊,河南博物院的繪彩勾首馬等等。
這些寶貴的文物,它們最初的模樣是怎樣的?它們又為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它們是怎樣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它們在千年的歷史中曾見過怎樣的滄海桑田?
《國家寶藏》將通過舞臺藝術、科技手法、綜藝元素通過表演、講述甚至時空穿越的方式來回溯這27件“國寶”的命運。它們背后的故事帶給觀眾的震撼一定不亞于盜墓小說中的懸疑帶給讀者的沖擊。因為真實才是最無法預料的精彩。
目前《國家寶藏》正在拍攝期間,第四季度將會和觀眾見面。
節目的啟動儀式,各種炫酷,有幸在現場觀看的獨目君,在每位館長手中的燈被點燃的一刻有種神龍馬上出現的錯覺。
CCTV《國家寶藏》項目啟動儀式精彩瞬間
一定要看到“神龍”出現的瞬間呦~
據悉《國家寶藏》的幕后團隊也大有來頭,被業內人士稱為“國家隊”,不僅是春晚的御用團隊,G20峰會的整體視覺呈現也是他們做的。想想這配置和內容,還真是有點小激動呢。
2017第四季度,央視三套的《國家寶藏》將是獨目君重點關注的節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