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年
杜鵑花謝以后管理不善,常導致第二年枯蕾。杜鵑開花時,人們多喜歡擺在室內觀賞,但這樣空氣不新鮮,且日照不足。上海地區氣候偏暖,可在晚間移出室外,而早晚置于室內見光處。花謝后,逐步增加在室外放置的時間,一周后即可放在室外蔽蔭處,及時剪掉殘花。每隔10天施次以氮為主的液肥以促發新枝。6一8月天氣炎熱,杜鵑生長緩慢,可停止施肥。9月下旬,每隔10天施次磷肥,以促進植株和花芽生長。10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冬季移人溫室,置于可見光處,室溫控制在5一15℃之間。如果溫度偏離,植株萌發新葉,消耗養分,則會影響翌年春季開花。另外夏鵑在春末根部枝干處易萌生子株,如不及時剪除,則與母株爭奪養分,影響開花。
杜鵑葉片變黃,是因為土中缺鐵或
土壤偏堿,亦或
養護不當造成的,若
不及時采取措施也會導致落花落蕾。
土壤中缺鐵,阻礙了葉綠素的合成,導致葉片呈黃白色,尤以幼葉表現明顯,可每隔7天澆一次50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直至葉色轉綠為止。如果土壤的PH值超過6.5,葉色也會發黃,同上述方法一樣施入硫酸亞鐵溶液,待植株恢復正常后,再換入以腐葉為主的酸性培養土。如果光照過強或不足,澆水過多,施肥不當,土壤粘重,都會引起葉片發黃??蛇m當遮蔭,控制澆水,適量施肥,并選用疏松的酸性培養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