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智金蟬(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之前的解讀中,咱們聊到了為什么一定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兒,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唐僧“六賊”纏身,而孫悟空也確實野性難馴,這種落差造成了師徒二人德不配位,師父不像師父,徒弟不像徒弟,所以必須要用外力來促使他們達到平衡。這時候,一款可供凡人簡單練習便可熟練使用的控制系法寶,對唐僧來說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而緊箍兒,就是這樣一款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品。
那么,緊箍到底是個什么法寶?其遙控密碼“定心真言”又是怎么個念法呢?
說起緊箍,我們通常會想起孫悟空被此法寶折磨得生不如死的形象,但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西游記里的緊箍兒其實是靈山量產的法寶,除了“緊箍咒”,還要“金箍咒”和“禁箍咒”。其中“禁箍咒”派給了黑熊精,后來黑熊精去珞珈山當了保安隊長;“金箍咒”派給了紅孩兒,后來紅孩兒去南海作了觀音菩薩的財務主管。
說起這三件法寶,其起源還要從如來佛祖說起。當年委派觀音菩薩前往大唐尋訪取經人的時候,佛祖悄悄從袖中掏出三個箍兒,神秘兮兮地對觀音菩薩交代道:
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服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按照佛祖介紹,我們大體可以猜出緊箍兒的日常使用功能,那就是利用其見肉生根的特點,在使用人念動咒語時,使疼痛如跗骨之蛆一樣牢牢地鎖定受害人,用“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的痛苦,脅迫其拜倒在自己的袈裟之下,從此皈依沙門,再不敢生出二心。
當然,如果要驗證一件法寶的質量優劣,不能只聽廣告,更要看療效。后來,三件緊箍兒使用時的“療效”,也實實在在驗證了該法寶的強大。
對孫悟空念動“緊箍咒”之后,痛得豎蜻蜓,翻筋斗,耳紅面赤,眼脹身麻;
對黑熊精念動“禁箍咒”之后,頭疼難忍,丟了槍,滿地亂滾;
對紅孩兒念動“金箍咒”之后,搓耳揉腮,攢蹄打滾。
通過以上三個臨床案例的驗證,緊箍兒的強大之處我們一覽無遺,它們不但具有強大的物理攻擊能力,讓受害人“眼脹頭痛,腦門皆裂”,同時還擁有強大的精神攻擊,可以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的元神之上,使之心生大恐懼,再不敢對使用者生出反叛之心。并且,禁箍兒操作簡便,使用人只需口誦咒語,無論多么強大的妖王,也會馬上癱軟在地,如羊癲瘋發作一般抽搐不已。
活生生的臨床案例,一次次證明了緊箍兒的強大,但有一問題仍然讓金蟬對緊箍兒的功效和作用原理產生了懷疑。雖然“緊箍咒”可以遙控指揮,但從心中起意到念誦咒語總歸要有一個反應的時間,在西天取經的十四年里,孫悟空有無數的機會可以將唐僧一棒打做肉泥,從而從“緊箍咒”的折磨之中解脫出來,但他除了剛剛戴上緊箍兒的時候做過這種嘗試,為何后來再也沒有產生這樣的念頭呢?
有一天金蟬在《水滸傳》中讀到林沖與高衙內的故事時,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若論勇力,幾十個高衙內也不是林沖的對手,但林沖在面對調戲自己老婆的高衙內時,高高舉起的拳頭徑自軟了下來。其實林沖怕的并不是高衙內,而是高衙內背后的權力。
同樣的道理,孫悟空最害怕的并不是“緊箍咒”,而是“緊箍咒”所代表的的權力。雖然緊箍兒是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的,雖然每次都是唐僧念起“那話兒”把孫悟空折磨得痛不欲生,但是唐僧是代表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念誦“緊箍咒”的,那么唐僧代表的自然就是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授予的權力。想想翻手就可將自己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如來佛祖,想想一個念頭就可以制服自己的觀音菩薩,當“緊箍咒”再次響起的時候,孫悟空只能疼地在地上打滾,卻不敢對唐僧再次生起其他的念頭。
以此,金蟬又進一步推斷出了“金、緊、禁”三篇咒語的念誦方法:
針對孫悟空的“緊箍咒”:不聽話,壓山下;
針對黑熊精的“禁錮咒”:不聽話,殺了吧;
針對紅孩兒的“金箍咒”:不聽話,打趴下。
在取經團功行圓滿之后,唐僧師徒們都得了金身正果,孫行者對唐僧道:“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什么緊箍咒兒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么菩薩再去捉弄他人?!碧粕溃骸爱敃r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
為何孫悟空成佛后頭上的緊箍兒消失了呢?是佛祖或者菩薩悄悄收走了嗎?在金蟬看來,其實緊箍兒并沒有消失,而是消融在了孫悟空的靈魂深處,與其融為一體了。
在取經的后半程,其實唐僧很少再念誦“緊箍咒”了,因為此時的孫悟空,在思想上已經慢慢地融入了靈山,變成了靈山權力的服從者和維護者,作為權力具象化身的緊箍兒,則慢慢的融入到了孫悟空的靈魂深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孫悟空的一舉一動。
當緊箍兒完全融入靈魂之中的時候,“敢把玉帝拉下馬”的孫悟空其實已經消失了,一尊叫做“斗戰勝佛”的靈山護法佛則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