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我們經常聽到類似腦溢血引發死亡或者腦溢血留下后遺癥的報道,而在現實生活中腦溢血的發病率也比較普遍,中老年人是最主要的腦溢血發病群體,其中又以高血壓患者最為突出。高血壓患者情緒激動、用力過猛、疲勞工作等過度行為就誘發腦溢血,死亡率較高,幸存者也難免留下后遺癥,那么腦溢血留下來的后遺癥有哪些呢?該怎么康復呢?
一、腦溢血常見病因有哪些?
1、高血壓
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誘發了腦溢血,血壓驟然升高時,腦內穿通動脈內的微動脈瘤可能破裂而出血。
2、腦血管淀粉樣變
腦血管淀粉樣變多發生于腦皮質和軟腦膜,而且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
3、顱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
容易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也可能存在腦實質內血液涌入形成腦內血腫。
4、血液疾病
(1)白血病臨床表現為出血,也可能引發腦出血。
(2)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由于血小板過低也易引發腦出血。
二、腦溢血有哪些后遺癥?
1、患者精神與智力出現障礙。精神和智力障礙常出現于腦溢血曾大范圍發作或多次復發,發病之后患者容易出現消極、萎靡不振、情緒激動等現象。
2、失語。
(1)運動性失語。患者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盡管他能聽清對方的話。
(2)感覺性失語。能與他人交流,但是可能聽不懂別人甚至自己在說什么。
(3)命名性失語。叫不出眼前事物的名字但是知道它的性質用途。
3、其他癥狀。在患者身上常表現為心悸、頭暈頭痛、記憶衰減、乏力、多汗等。
三、腦溢血后遺癥該如何康復?
1、給患者營造一個寧靜和諧的氛圍,消除患者的精神負擔,杜絕患者受到刺激。
2、給患者打造良好的周邊環境,促進患者的情緒、心理健康。
3、穩定患者食物供給以及保持膳食平衡。
4、咨詢醫生意見,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5、遵循醫囑,精心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為腦溢血患者的康復提供了幫助,身邊的看護人員要積極引導腦溢血患者配合醫院治療。同時,也要進行心理疏導,搭建與患者溝通的橋梁,讓患者在和諧溫馨的環境中康復。總之,腦溢血后遺癥是能治好的。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聯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