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里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栓持續生長將血管堵塞,導致的心肌缺血發生壞死!
心肌梗死搶救原則“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為3小時以內!正常情況下,病人到達醫院60~90分鐘之內就必須開通血管,時間越久,預后效果就會越差!
但是,很多心梗病人心梗突發卻沒有得到迅速的搶救,心梗搶救時間延誤在哪里?
許俊堂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
案例一:癥狀識別有誤
2018年1月5日,五十三歲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樣加班到晚上九點后到健身房跑步鍛煉。可剛跑了不到十分鐘就感覺上氣不接下氣,王先生以為是這些天工作忙,再加上運動身體一下子透支了,剛想再堅持一下可突然一陣眩暈襲來,胸口猶如壓了塊石頭,他這才決定回家休息。但第二天早上七點,當王先生醒來后發現不適的癥狀仍不見緩解,妻子見狀勸丈夫還是去醫院做個檢查,正當他們準備出門就醫的時候,王先生卻突然暈倒了。
王先生在晚上9點的時候就出現了心梗癥狀,但是因為癥狀不典型被忽視了,一直到早上7點暈倒才被送到醫院確診為心梗,時間一共是10小時。
對于心梗發生的時候究竟會出現哪些不舒服的感覺,您心里清楚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案例二:未能及時呼叫急救系統
2018年1月7日下午兩點,剛從小區遛彎回來的李先生突然感到胸痛、心慌,于是他趕緊從自家小藥箱中找出急救藥,服用后休息了一個小時,還是喘不過氣來,情急之下李先生連線了遠在外地上學的女兒。女兒聽后讓父親立刻撥打急救電話請求支援,可李先生轉念一想,醫院離家兩站地,乘公交車也很順路,于是強撐著穿好衣服準備獨自前往,結果剛從公交車上下來他感覺胸痛加重隨之大汗淋漓,在路人的幫助下李先生在晚上六點被攙扶到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李先生被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生死難以預料。
從出現癥狀到醫院確診共歷時四個小時,但李先生卻生死難料,原因就在于未能及時呼叫急救系統!
急救醫生到達,就意味著搶救的開始。首先在急救車上就能立即做心電圖,醫生判斷是心梗后立馬可以采取相關急救措施。患者一旦在路途過程中出現了猝死,急救醫生很快就能開始實施搶救。
搶救心梗,呼叫急救車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但是您知道如何快速準確地跟急救系統取得聯系嗎?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吧~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您還可以為病人做這些:
1、不要慌、不要折騰,讓病人平躺安靜休息。
2、病人發生嘔吐時,注意讓他側臥。
3、衣服扣子盡量解開或者是脫掉衣服。
4、假牙、首飾等一定要摘掉。
案例三:未能到有治療條件的醫院就診
2018年1月9日凌晨四點鐘,五十二歲的張女士突然出現胸口憋悶、心慌的癥狀,服用硝酸甘油后癥狀沒有緩解。早上八點鐘,張女士在女兒的陪同下前往自家附近的社區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后,接診醫生建議張女士應該立即去上級醫院就診。但此時張女士似乎感覺自己的癥狀有所緩解,沒有那么難受了,決定回家休息。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到家兩個小時后,張女士突發暈厥倒在了自家地板上。
準確及時到有治療條件的醫院就診,是挽救心梗危機的重要一步!然而并非所有的醫院都能進行介入治療,所以了解周邊的醫院條件,對于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四:家屬存在意見分歧,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2018年1月12日下午五點,七十一歲的趙先生突發心肌梗死,家人緊急將他送往醫院。經過了一系列檢查后,他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須立即進行手術。在萬分緊急的搶救時刻,老人的子女對是否手術產生了分歧,互相推諉,爭執不休,遲遲不肯在手術單上簽字。三個小時過后,趙先生已經意識不清突發室顫,最終因沒有及時進行介入手術。晚上八點鐘,因搶救無效死亡。
確診了是心肌梗死,盡可能早的進行手術搶救,就是在多挽救一分心肌和生命!所以,聽取醫生的專業判斷、遵醫囑對于挽救生命是非常有必要的!
遇上心梗,時間就是生命!準確判斷病情,迅速呼救醫生,正確選擇醫院,積極配合醫生,才能及時挽救生命!
健康之路
《搶救心臟要及時》
播出時間:3月4日 18:07
更多相關精彩內容
掃掃二維碼 送你一個專業健康知識普及平臺
轉載請與小編聯系
未經授權一律投訴
本文編輯:郭曉霞 責編:張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