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胃癌是一切腫瘤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而且患病死亡率也非常的高。慶幸的是胃癌早期有很多癥狀可以察覺,在胃癌早期治療該病的康復率還是很大的,那么關于胃癌早期癥狀你知道多少?
這五個癥狀可能是胃癌早期警報
1、惡心、噯氣、反酸及嘔吐
胃癌的病灶位于胃出口處的幽門部時,最明顯的早期癥狀常是惡心。一旦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會噯出一種酸臭或蛋臭的氣味,或出現嘔吐,嘔吐物多為宿食和胃液。
2、上腹部隱痛,或表現為持續隱痛
80%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現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不適或有膨脹、沉重感,隱隱作痛,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治療后癥狀可暫時緩解。但大多數病人疼痛程度會持續加重,變成持續無規律性的疼痛。
3、嘔血及黑便
胃癌腫瘤侵犯破壞的是大血管時,就會引發嘔血,或者大便變黑呈現柏油狀。與胃潰瘍引發的出血不同,胃癌的出現為持續性,患者一定要留意。
4、上腹部不適及飽脹
1/3的胃癌早期病人常有一種腹部燒灼、嘈雜及飽脹感,飯后尤其明顯,并且隨著病情發展,癥狀日益加重,部分患者是因胃蠕動變差后進食過多引起腹脹。
5、莫名消瘦、疲勞乏力
1/3的早期胃癌患者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疲勞和乏力的現象。
造成胃癌的病因有哪些?
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
長期食用薰烤、鹽腌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
遺傳和基因: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癌前病變:癌前病變系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
胃黏膜上皮的異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根據細胞的異型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胃黏膜慢性炎癥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
因此,如果平時胃部感覺到不舒服的話,一定要及時根據治療胃癌要做哪些檢查進行判斷,切記不要拖延,以免延誤疾病的治療時機。
編輯 :C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