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圖,三陰交穴,三陰交穴的作用與功效
三陰交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另說三陰交穴“在內踝上八寸”《備急千金要方》;“在內踝上一寸”《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三陰交穴位在哪里?患者取正坐或仰臥。三陰交穴位于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足內踝上緣四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
正坐或仰臥位,在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取穴。
正坐或仰臥位,脛骨內側面后緣,內踝尖直上4橫指(一夫法)處取穴。
穴位解剖
三陰交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長屈肌(腱)、(踇)長屈肌(腱)。有大隱靜脈,脛后動、靜脈。分布著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后方有脛神經。皮膚由隱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內有隱神經和起于足背靜脈網內側的大隱靜脈,神經和靜脈并行。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以后,在小腿三頭肌(腱)的前方,進入趾長屈肌(腱)和(踇)長屈肌(腱)。在趾長屈肌(腱)后方,有脛后動、靜脈和脛神經經過。以上諸肌腱由脛神經支配。
三陰交穴在脛骨后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后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后方有脛神經。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趾長屈肌→脛骨后肌→踇長屈肌。
皮膚→皮下組織→趾長屈肌→脛骨后肌→長屈肌。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隱神經和大隱靜脈分布;深層有脛神經和脛后動脈的分支分布。
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后方為脛神經;并有大隱靜脈,脛后動、靜脈通過。
三陰交穴的作用
特異性: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
三陰交穴意義:足三陰經氣血在此交會。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富含水濕,性溫熱。
運行規律:穴內天部之氣的運行分為三支,干燥偏熱的氣態物在天之上部循脾經上炎,濕熱的風氣循肝經向上橫行,滯重的濕冷之氣循腎經下走筑賓穴。
三陰交穴的功效
將足三陰經氣血重組后再行分流。
三陰交穴有健脾理血,益腎平肝的作用。
足太陰脾經屬脾絡胃,上注于心,本穴為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會穴,故三陰交可治肝、脾、腎、心的病變:如消化系統疾病、婦科病、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皮膚病及神志病,臨床應用相當廣泛。
足太陰經循行過下肢,脾主四肢、肌肉,肝主筋,腎主骨,故三陰交穴可治療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取三陰交穴既可活血祛風,又可健脾利濕,所以可用于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
三陰交所治癥,多關經血胎產及子宮精室各癥。凡屬肝脾腎三經癥之關于血分者,統能治之,如藥之當歸也,有健脾益氣、調補肝腎之功。
按摩三陰交穴位的方法及功效視頻
主治病癥
三陰交穴主治腸鳴,泄瀉,腹脹,腹痛,胸腹脹滿,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痢疾,便溏,呃逆,嘔吐,納呆,食飲不化,月經不調,崩漏,赤白帶下,血崩,死胎,惡露不止,陰挺,經閉,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痛經,難產,產后血暈,不孕,帶下,惡露不盡,月經失調,更年期綜合癥,陰道炎,盆腔炎,前陰瘙癢,胎位異常,陽痿,早泄,陰莖痛,遺精,白濁,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足痿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高血壓,神經性皮炎,足痿,癮疹,神經衰弱,黃疸,痃癖,癥瘕,血暈,七疝,癲癇,癡呆,不眠,瘡瘍,手足逆冷,股膝踝內側腫痛,腎炎,腎盂腎炎,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減退,小兒舞蹈病,下肢神經痛或癱瘓,癃閉,淋證,便秘,癲狂,癇證,精神分裂癥,臟躁,下肢痿痹,眩暈,肝脾腫大,腹水浮腫,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乳糜尿,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膝,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病變,糖尿病等。
三陰交穴主治腸鳴泄瀉、腹脹、食不化、月經不調、崩漏、赤白帶下、陰挺、經閉、痛經、難產、產后血暈、惡露不盡、遺精、陽痿、早泄、陰莖痛、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足痿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高血壓、神經性皮炎、不孕。
三陰交主治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經閉,不孕,難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足痿,癮疹,失眠以及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
三陰交主治脾胃、肝腎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呃逆、嘔吐、納呆、食飲不化、胸腹脹滿、腹痛腸鳴、痢疾、泄瀉、黃疸、水腫、痃癖、月經不調、經閉、帶下、癥瘕、血崩、血暈、死胎、惡露不止,陰莖痛、小便不利、遺精白濁、七疝、癲癇、癡呆、不眠;瘡瘍、癮疹、手足逆冷、股膝踝內側腫痛等。
現代又多用三陰交治療急慢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腎炎、腎盂腎炎、尿潴留、尿失禁、遺尿、性功能減退、高血壓、神經衰弱、小兒舞蹈病、下肢神經痛或癱瘓等。
三陰交穴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經閉,難產,產后血暈,惡露不盡,癥瘕,不孕,遺精,陽痿,早泄,陰莖痛;小便不利,遺尿,癃閉,淋證,白濁,疝氣;腸鳴,腹脹,泄瀉,便秘,水腫;癲狂、癇證,癡呆,臟躁,失眠;下肢痿痹,腳氣;濕疹,蕁麻疹,眩暈。
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肝脾腫大,腹水浮腫,肝炎,膽囊炎;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乳糜尿;
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失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帶下,更年期綜合癥,陰道炎,盆腔炎,前陰瘙癢,胎位異常,子宮下垂,難產;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分裂癥,神經衰弱;
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其它:蕁麻疹,神經性皮炎,膝、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病變,糖尿病。
三陰交穴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人體重要與常用的穴位之一,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腳氣。
生理痛、腳底腫脹、過胖過瘦(增肥減肥)、生理不順、手腳冰冷、冷感癥、更年期障礙、婦科多種疾病。此外,對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三陰交穴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三陰交穴配足三里穴治腸鳴泄瀉;
三陰交穴配中極穴治月經不調;
三陰交穴配子宮穴治療陰挺;
三陰交穴配大敦穴治疝氣;
三陰交穴配內關穴、神門穴治失眠。
三陰交穴配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三陰交穴配陰陵泉穴、四白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腎俞穴、光明穴,有益氣健脾生津,滋養肝腎,補腎填精的作用,主治神水將枯。
三陰交穴配外麻點、切口旁針;太沖、下巨虛;內關、足三里,均有良好的鎮痛作用,是剖腹產麻醉最常用的基本方。
三陰交穴配天樞穴、合谷穴,有清熱除濕,健脾和中的作用,主治小兒急性腸炎。
三陰交穴配天樞穴、合谷穴、中脘穴,治急性腸炎。
三陰交穴配中極穴、天樞穴、行間穴,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
三陰交穴配中極穴、行間穴,治月經不調、痛經。
三陰交穴配陰陵泉穴、膀胱俞穴、中極穴,有滲變利尿的作用,治癃閉、小便不利。
三陰交穴配神門穴、內關穴,治失眠。
三陰交穴配關元穴、大赫穴,治遺精、陽痿。
三陰交穴配天樞穴、合谷穴、陰陵泉穴治療腹瀉、飧瀉。
三陰交穴配氣海穴治療遺精、陽痿、白濁等。
三陰交穴配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女人按摩三陰交的好處
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巨額財產,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三陰交穴對女人、對人體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過越好,保養的方法也層出不窮。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卻眼睜睜的看衰老爬上自己的臉龐和身體。內心充滿了憤怒、失望、悵惘……
按摩方法
三陰交按摩手法也非常多樣,常見的有點按、輕揉、直捋等多種,不同病癥有不同的手法,建議在按摩操作前,咨詢相關專業人士,或就醫指導后進行。
按摩三陰交的好處
保養子宮和卵巢人體的任脈、督脈、沖脈這三條經脈的經氣都同起于胞宮(子宮和卵巢)。其中,任脈主管人體全身之血,督脈主管人體全身之氣,沖脈是所有經脈的主管。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三陰交穴位按摩時間各15分鐘左右,能保養子宮和卵巢。促進任脈、督脈、沖脈的暢通。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里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
緊致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看看張曼玉和趙雅芝,臉都緊緊的,沒有松垮下來,因為她們的飲食都很規律,脾沒有受到傷害。再看看大美人關之琳,經常在家開Party,飲食無節制,喝酒無節制,傷了脾,臉部松弛得非常明顯,老態驟然顯現。經常傷害脾,臉上及全身肌肉都會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歲之后,還能對抗地球的引力,保證臉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飲食要規律之外,還要經常在晚上9點左右,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健脾,因為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哦。
調月經,去斑,去皺,祛痘三陰交穴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不來月經等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只要每天晚上9點~11點,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不過,要堅持才有效果哦,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兩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夢了。
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對高壓的生活節奏,或者因為自身飲食結構或生活習慣不合理,導致性冷淡。這樣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還影響夫妻感情,容易導致家庭不穩。三陰交穴是一個大補穴,能補氣補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讓女人逃離性冷淡,重溫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按揉三陰交穴,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堅持一個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調治肌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皮炎 三陰交穴是脾經的大補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每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能把身體里面的濕氣、濁氣、毒素都給排出去。皮膚之所以過敏,長濕疹,蕁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體內的濕氣、濁氣、毒素在搗亂。只要按揉三陰交,把這些討厭的調皮鬼趕出去,不出一個半月,皮膚就能恢復光潔細膩,干凈無暇了。
保持血壓穩定三陰交穴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當你血壓過高或過低,每天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堅持兩三個月,能把血壓調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陰交穴還能調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白帶過多,子宮下垂,全身水腫,眼袋浮腫,小便不利,腳氣,失眠等癥。保養秘訣: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適量運動,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揉三陰交穴,每條腿的三陰交穴至少按揉或用經絡錘敲打10分鐘以上。
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針刺方法
三陰交系回陽九針穴之一。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脹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脹感擴至膝關節和股內側。
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可有麻電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脹感擴至膝關節和股內側;
理氣止痛可用龍虎交戰法;
消腫利水可用子午搗臼法;
注意:《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孕婦禁針”。
艾灸方法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或藥物天灸。
強身保健,采用疤痕灸,每年1次,或累計灸百余壯亦可,溫灸至皮膚溫熱舒適稍風紅暈1隔日一次,每日20次。
三陰交解析
穴位出處:《針灸甲乙經》:三陰交,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
三陰交為經穴名(Sānyīnjiāo SP6)。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別名承命、太陰。三陰指足三陰,交即交會,此穴系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經之交會穴,故名三陰交。
主治腸鳴,泄瀉,腹脹,腹痛,胸腹脹滿,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痢疾,便溏,呃逆,嘔吐,納呆,食飲不化,月經不調,崩漏,赤白帶下,血崩,死胎,惡露不止,陰挺,經閉,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痛經,難產,產后血暈,不孕,帶下,惡露不盡,月經失調,更年期綜合癥,陰道炎,盆腔炎,前陰瘙癢,胎位異常,陽痿,早泄,陰莖痛,遺精,白濁,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足痿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高血壓,神經性皮炎,足痿,癮疹,神經衰弱,黃疸,痃癖,癥瘕,血暈,七疝,癲癇,癡呆,不眠,瘡瘍,手足逆冷,股膝踝內側腫痛,腎炎,腎盂腎炎,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減退,小兒舞蹈病,下肢神經痛或癱瘓,癃閉,淋證,便秘,癲狂,癇證,精神分裂癥,臟躁,下肢痿痹,眩暈,肝脾腫大,腹水浮腫,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乳糜尿,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膝,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病變,糖尿病等。
三陰交意義
承命穴、太陰穴:《備急千金要方》。
三陰交穴。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該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故名。
太陰。太,大也。陰,陰之屬也。本穴物質為足三陰經氣血交會而成,位處足部,總體表現出較強的陰寒特性,故名太陰。
下三里。下,下部也。三里,穴內氣血場的范圍也。下三里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場范圍較大,有如三里之廣,故名。
足少陰厥陰太陰之會。理同三陰交名解。
足太陰絡。絡,聯絡也。本穴物質為足三陰經交會而成,氣血物質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陰經,本穴有聯絡足三陰經氣血的作用,故為足太陰絡。
附注:1、足太陰、少陰、厥陰經交會穴,足太陰絡。2、孕婦禁針。
穴位名解
三陰指足三陰,交即交會,此穴系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經之交會穴,故名三陰交。
歷史研究
對輸尿管蠕動的調整作用電針狗的三陰交穴、照海穴、膀胱俞穴、腎俞穴等,當達到一定刺激量時,可使輸尿管蠕動顯著增加,引起輸尿管蠕動增加的機理,一是針刺直接增強輸尿管的蠕動,另一方面可能是增加尿量。
在靜脈腎盂造影中,同時針刺雙側三陰交穴、昆侖穴、關元穴,對于顯示尿路細小結石,腹膜后腫塊,先天性畸形及早期炎癥改變,均有獨特的效果,可減輕患者痛苦,真實的顯示病理改變,提高早期診斷率。
據報道用針刺三陰交穴、氣海穴、腎俞穴,治療痛經12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三陰交穴首見于《黃帝明堂經》,部位在“內踝上八寸”,其中“三陰”指足太陰-三陰交,在宋本《千金》中作足太陰交。
六朝后,三陰交部位,除《千金》《圣惠》等書引文中作“八寸”外,所有文獻均作“三寸”。
六朝前,“足太陰”位置“內踝后白肉際陷骨宛中”《醫心》。
六朝后,足太陰部位移至“內踝上三寸”--十二經脈穴中唯一過于手足腕踝關節。
混淆源頭:《靈樞衛氣》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后世醫家多理解為內踝上三寸,從而引起“足太陰”穴部位改變。
六朝時,足太陰穴與三陰交穴并未混淆。
六朝后,三陰交(足太陰交)與足太陰相混;至《千金翼》中“足太陰穴在內踝上一夫,一名三陰交。”至此徹底混淆。
宋以后,為了避免混淆,像“足太陰”這樣的腧穴名不再使用,而將內踝上三寸處成為“三陰交穴”,但其主治癥仍沿用“內踝上八寸”之“三陰交穴”主治癥,并非“足太陰”主癥。
自唐代,“三陰交穴”之“三陰”已被理解成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從而被視為三陰經交會穴,一直沿襲至今。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足下熱痛,不能久坐,濕痹不能行,三陰交主之。飧泄,補三陰交。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昔有宋太子性善醫術,出苑逢一懷娠婦人,太子診曰,是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診之,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視之,臣請針之,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也。
《備急千金要方》:勞淋,灸足太陰百壯,在內踝上三寸,三報之。卵偏大入腹,灸三陰交隨年壯。夢泄精,灸三陰交二七壯。主髀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
《針灸大成》: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痹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內廉痛,小便不利,陰莖痛,足痿不能行,疝氣,小便遺,膽虛,食后吐水,夢遺失精,霍亂手足逆冷,呵欠,頰車蹉開,張口不合,男子陰莖痛,元臟發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后惡漏不行,出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如經脈閉塞不通,瀉之立通,經脈虛耗不行者,補之,經脈益盛則通。
《千金翼方》:產難,月水不禁,橫生胎動;牙車失欠蹉跌;腳疼。
《針灸聚英》: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疝氣,小便遺失……男子陰莖痛,元藏發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后惡露不行,去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如經脈閉塞不通,瀉之產通;經脈虛耗不行,補之,經脈益盛則通。
《類經圖翼》:主中風卒厥不省人事。
《雜病穴法歌》:嘔噎陰交不可饒,死胎陰交不可緩。
《勝玉歌》:陰交針入下胎衣。
研究進展
對胃的影響
臨床觀察針刺足三里、三陰交對胃下垂患者有較好的療效。在服鋇餐X線下觀察,經針刺治療前后對比,胃角和胃下極在髂嵴連線下的距離、胃張力和潴留液等指標,均有明顯差異(P<0.05)。胃的形態、胃體與胃竇縱軸線夾角和胃蠕動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針刺三陰交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可使原來偏低的胃總酸度、游離酸度,胃蛋白酶等很快恢復正常,說明對胃分泌功能有調整作用。
對生殖功能的影響
三陰交對婦女避孕有特效作用,再配肩外俞等穴,避孕率可達66.6%。對性腺功能也有影響,可促進卵巢功能,有報道對無排卵子宮出血者于經后18 d,取三陰交、中極、關元,連續治療幾個月后,可使患者排卵過程與月經周期恢復正常,也可使繼發性閉經患者出現激素撤退性出血現象。對男性生殖功能也有影響,如針刺三陰交、關元、腎俞,對陽痿治療有顯著療效,對精子缺乏癥也有一定療效。
對神經體液的影響
針刺三陰交可使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加,其效應與注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效應相等。對非胰島素性糖尿病患者,針刺三陰交可使血糖下降,在測定血糖的同時,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胰島素的含量,結果凡是針刺后血糖比針刺前降低10%以上者,血漿胰島素含量均顯著增加;胰島功能不全者,血漿胰島素含量無改變或減少,說明針刺三陰交可能對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腺有調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
對泌尿系統的影響
三陰交對下焦疾病效果尤為顯著。針刺家兔的“三陰交”、“照海”,可引起腎血流量明顯增多,尿量增多,輸尿管運動加強,其利尿作用發生在針刺后30~60 min中,且能維持2h以上。實驗證明其對膀胱張力有一定調節作用,可使松弛者緊張,緊張者松弛。據報道,將孕酮40 mg,注入雙側三陰交,治療腎絞痛療效確切,比單純藥物或針刺治療效果顯著。
針刺照海、三陰交等穴位,可引起輸尿管蠕動加強,對于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礙病人,可促使其排尿功能恢復正常,并可使急慢性腎炎患者排尿量明顯增加;在慢性輸尿管瘺的動物實驗中發現,可促進排尿作用。
靜脈腎盂造影
在靜脈腎盂造影中,同時針刺雙側三陰交、昆侖、關元,對于顯示尿路細小結石,腹膜后腫塊,先天性畸形及早期炎癥改變,均有獨特的優點,可減輕患者痛苦,真實地顯示病理改變,提高早期診斷率。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有人用腧穴激光照射法,于照射前后以單向免疫擴散法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測定。結果表明:血清IgG、IgM含量均有增加,E玫瑰花結形成率、淋巴細胞轉化率均顯著升高(P<0.01),說明三陰交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另外,針刺“三陰交”可使動物淋巴細胞和淋巴液量顯著增加,T淋巴細胞針后較針前有顯著增加。
針刺兔的“三陰交”30分鐘時,腘淋巴結輸出淋巴液平均升高3.24倍,淋巴細胞升高16.06倍,出針30分鐘則逐漸恢復,此時淋巴液為針前的1.74倍。淋巴細胞為針前的4.15倍,通常淋巴液增加時淋巴細胞的密度亦相應增加。淋巴細胞如此迅速成倍的增加,可能與針刺改變了毛細血管后靜脈的通透性有關。
鎮痛作用
針刺三陰交對婦科疾病手術的鎮痛作用十分明顯,對剖宮產手術,針刺麻醉成功率可達95.29%~96.4%。其作用機制可能直接興奮阿片受體或興奮膽堿能系統,從而加強針刺鎮痛作用。
在針麻施行胃大部切除術中,有較好的抗切皮痛和松肌作用。
治療痛經:據報道用針刺三陰交、氣海、腎俞,治療痛經125例,取得良好效果。
胎位異常
對妊娠7~8個月的胎位異常者,艾灸三陰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動活躍,有助于矯正胎位。
腫瘤的輔助治療
對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腫瘤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可改善機體狀況,減輕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和緩解癥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照海穴】照海穴位位置圖
[轉載]艾灸:補腎最快最好方法 不信你試試
女性常用六大要穴
大鐘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及按摩三陰交穴的功效與作用!
水泉穴:清熱益腎,通經活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元阳县| 平利县| 象州县| 西藏| 宜昌市| 武宣县| 富裕县| 双柏县| 斗六市| 吉水县| 荥阳市| 三门县| 扎囊县| 会同县| 大同市| 双鸭山市| 吉木乃县| 大新县| 神农架林区| 宁国市| 沅陵县| 株洲县| 衡阳市| 固阳县| 保德县| 秭归县| 都江堰市| 桂东县| 宝坻区| 濮阳市| 崇信县| 泾源县| 新蔡县| 永新县| 辽阳市| 乐清市| 安仁县| 封开县| 乐陵市|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