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depression),也叫抑郁性障礙,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郁為主要癥狀的一組
心境障礙
或情感性障礙。抑郁癥患者中有10-15%面臨自殺的危險。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1、情緒低落。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起初可能在短時間內表現為各種情感體驗能力的減退,表現為無精打采,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
2、思維聯想緩慢。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語量少,應答遲鈍困難,一言一動都需克服重大阻力,嚴重者甚至交流無法順利進行。最嚴重時,可呈木僵狀態。激越型抑郁癥病人,言語動作都明顯增加,焦慮恐懼,激動自傷,危險性很大。
3、意志活動減退。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
4、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5、軀體癥狀。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也較常見。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