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糖尿病研究的不斷深入,糖尿病的臨床分型也在不斷變化。
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99年頒布的分型方案,該方案從病因學的角度,將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共四大類型。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導致胰島B細胞嚴重毀損所致,患者的胰島素數量絕對缺乏,必須依賴外源性胰島素維持生命的一類糖尿病。此型患者約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5%,發病年齡較早,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急,“三多一少”癥狀比較明顯,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許多患者是以酮癥酸中毒為首發癥狀。由于患者的胰島功能極差,胰島素分泌呈低平曲線,因而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否則將會反復出現酮癥酸中毒,甚至導致死亡。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自身抗體(如GADA、IAA、ICA)檢查多呈陽性。需要指出的是,有些1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與2型糖尿病頗為相似,例如,在青中年階段發病,起病慢,開始階段“三多一少”癥狀及酮癥傾向均不太明顯,口服降糖藥物治療有效,但這種患者的胰島功能衰竭很快,一般發病半年后出現磺酰脲類口服降糖藥繼發性失效及自發性酮癥酸中毒,胰島B細胞自身抗體檢查呈陽性,我們將它稱為“成人遲發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屬于1型糖尿病的一個特殊類型。
2型糖尿病
其病因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主要病理機制是胰島素抵抗或同時伴有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此型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多見于體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起病比較緩慢,“三多一少”癥狀較輕或不典型,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較少出現酮癥。多數患者在飲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藥治療后可穩定控制血糖,但病程較長、已出現胰島功能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同樣也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
妊娠糖尿病
是指妊娠期間發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間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所致。該病多發生在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齡的孕婦中。妊娠糖尿病對母嬰均有不良影響。糖尿病孕婦本人易合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羊水過多、難產、產后出血等;孕育的胎兒則容易流產、死胎、早產,另外,分娩后新生兒容易出現低血糖休克。隨著分娩的結束,多數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可恢復正常,但有近1/4的患者若干年后會發生永久性糖尿病。
特殊類型糖尿病
主要包括遺傳性胰島B細胞缺陷(如MODY)、胰腺疾病(如胰腺切除)、內分泌疾病(皮質醇增多癥、嗜鉻細胞瘤、肢端肥大癥等)及藥物因素(如糖皮質激素、某些利尿藥等)所致的糖尿病。
小錦囊:如何自我識別1型和2型糖尿病
凡是具備發病年齡小、體型消瘦、酮癥傾向明顯、口服降糖藥無效、胰島功能極差、糖尿病自身抗體陽性等臨床特征的患者支持1型糖尿病;相反,凡是具備成年以后發病、體型肥胖、無明顯酮癥傾向、口服降糖藥有效、胰島功能尚存、糖尿病自身抗體陰性等臨床特征的患者支持2型糖尿病。